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42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套,具体涉及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套往往是用牛皮制成的,其作用是携带手机,手机装在手机套内,手机套再挂在腰间。使用手机打电话时,手机与手机套脱离,如果不小心让手机掉到地上,手机则容易摔坏。因此,现有的手机套不能很好地保护手机,使用手机套的人也不多,多数人直接将手机装在包中或者放在衣服口袋中。如果手机能够放置在手机套中打电话,让手机套起缓冲作用,则人们不小心将手机摔到地上时,手机套能够减轻手机与地面的冲击力,使手机的受损程度降到最低甚至不会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手机套的缺点,提供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的特征是设置上壁、下壁、左壁、右壁、底壁和盖壁,所述上壁、下壁、左壁、右壁、底壁和盖壁连接成整体且它们围成的空间是长方体形,所述盖壁的中部设置进出孔。下面对以上的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I、所述进出孔在底壁上的投影是长方形。2、设置护盖,所述护盖的上部粘贴在所述盖壁的外表面上部,所述护盖在所述盖壁上的投影大于所述进出孔在所述底壁上的投影。积极的意义直板手机能够放置在这种手机套中打电话,如果人们不小心让手机摔到地面,手机套能够起缓冲作用,减轻手机与地面的冲击力,使手机的受损程度降到最低甚至不会受损;不使用手机时,手机没有直接与外界物体接触,避免磨损;翻盖手机改进设计,将翻盖转轴从手机前端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则也可以放置在这种手机套中打电话。

图I为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第一种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起缓冲作用的第一种结构手机套的左视图;图4为一种起缓冲作用的第二种结构手机套的左视图。图中1、左壁;2、盖壁;3、进出孔;4、下壁;5、底壁;6、右壁;7、上壁;8、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I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其特征是设置上壁7、下壁4、左壁I、右壁6、底壁5和盖壁2,所述上壁7、下壁4、左壁I、右壁6、底壁5和盖壁2连接成整体且它们围成的空间是长方体形,所述盖壁2的中部设置进出孔3。所述进出孔3在底壁5上的投影是长方形。设置护盖8,所述护盖8的上部粘贴在所述盖壁2的外表面上部,所述护盖8在所述盖壁2上的投影大于所述进出孔3在所述底壁5上的投影。这种手机套用乳胶制成,护盖8上部用胶水粘贴在盖壁2的外表面上部。由于乳 胶有很大的弹性,因此手机很容易从进出孔中进入手机套。打电话时揭开护盖8。
权利要求1.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其特征是设置上壁(7)、下壁(4)、左壁(I)、右壁(6)、底壁(5)和盖壁(2),所述上壁(7)、下壁(4)、左壁⑴、右壁(6)、底壁(5)和盖壁⑵连接成整体且它们围成的空间是长方体形,所述盖壁(2)的中部设置进出孔(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其特征是所述进出孔(3)在底壁(5)上的投影是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其特征是设置护盖(8),所述护盖(8)的上部粘贴在所述盖壁(2)的外表面上部,所述护盖(8)在所述盖壁(2)上的投影大于所述进出孔(3)在所述底壁(5)上的投影。
专利摘要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手机套,其特征是设置上壁(7)、下壁(4)、左壁(1)、右壁(6)、底壁(5)和盖壁(2),所述上壁(7)、下壁(4)、左壁(1)、右壁(6)、底壁(5)和盖壁(2)连接成整体且它们围成的空间是长方体形,所述盖壁(2)的中部设置进出孔(3)。直板手机能够放置在这种手机套中打电话,如果人们不小心让手机摔到地面,手机套能够起缓冲作用,减轻手机与地面的冲击力,使手机的受损程度降到最低甚至不会受损;不使用手机时,手机没有直接与外界物体接触,避免磨损;翻盖手机改进设计,将翻盖转轴从手机前端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则也可以放置在这种手机套中打电话。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664564SQ2012202940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陈冬妮 申请人:陈冬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