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垫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81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垫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垫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气垫或袋体组合一泵和泄放阀,来控制该气垫或袋体的膨胀或压缩状态胸垫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织物来包覆、托住乳房的内衣或胸罩,已属已知技术。为了增加视觉美观、塑型或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情形,已知技术也已揭露了一种应用胸垫组合内衣或胸罩,来辅助内衣托高、集中乳房的手段;例如,中国台湾的第89111819号「丰胸胸垫」、第95206211号「改良型胸垫」、第96215790号「胸垫改良结构」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在旧法中也已揭示了一种具有充气效果的胸垫结构,来让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要或位置调整胸垫大小的作用;例如,中国台湾的第93209499号「多气囊之可调式胸垫」、第·98207779号「充气式胸垫结构改良」、第99206585号「充气式美胸胸垫」专利案等,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这类充气式胸垫通常为一可扩张或被压缩的胸垫本体,本体设置有一泵或气阀;使用者可操作该泵或气阀,使外部空气进入本体内部,使本体形成扩张状态。在其它的实施例(例如,上述第99206585号「充气式美胸胸垫」专利案)中,本体也配置有一泄气阀和一设置在泄气阀内的按压杆;以及,按压杆也组合有一弹簧,使按压杆的头部上端常态性的封闭泄气阀的出气孔,阻止本体内部的空气泄出。或在使用者按住按压杆时,开放该出气孔,让本体内部空气排出,而回复初始的扁平(或压缩)型态。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充气式胸垫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胸垫本体和相关组件(例如,帮浦、泄放阀等)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增加它的应用范围等手段,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在具备有调整胸垫大小和增加视觉美观,以符合不同使用者实际需求的条件下,也会获得一结构精简或操作简便的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操作简便的胸垫改良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垫改良结构,包括一挠性的气垫或袋体,该气垫或袋体界定有一可往复扩张及被压缩的腔室;该气垫或袋体设置有泵和泄放阀;其特点是所述泵具有一和腔室相通的渠道,以容许流体经渠道进入腔室里面,让气垫或袋体产生扩张状态;该泄放阀形成有凹室、连接凹室的槽室、和可移动于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的阀杆;该阀杆具有头部;该凹室包含一组合阀杆头部的第一凹室和一第二凹室,该第一凹室设置有至少一开口,该开口使该第一凹室恒常的与外界形成通路状态;以及一阀门组合一弹性体,配置在该槽室里面,常态性的封闭在该凹室和槽室之间;并且在阀杆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运动,阀门容许被该阀杆推开,而让腔室内的流体从槽室经凹室和开口排出,使气垫或袋体形成非扩张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胸垫改良结构,该泄放阀的凹室包含第一凹室和第二凹室;第一凹室和第二凹室之间形成有一通孔,使第一凹室和第二凹室形成相通的型态。对应该第一、二凹室,该阀杆头部和一弹性器,组合在该第一凹室上;以及,该阀杆设有一肩部,位在该第二凹室里面,常态 性的封闭该通孔;除非阀杆朝第二位置移动,才会解除该肩部封闭通孔的状态,而使通孔形成开放状态。该第二凹室形成有通道,使第二凹室和槽室形成相通的型态;以及,该槽室配置有弹性体,使阀门常态性的封闭该通道;因此,腔室内的空气或气流无法从槽室、通道、第二凹室、通孔和第一凹室排出。除非该阀杆将阀门推开,才能使槽室和通道、凹室形成通路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胸垫改良结构,该泄放阀的槽室设置有至少一槽口,使腔室内的空气可经该槽口进入槽室里面,所述槽室由两个筒状物的部份相互组合所构成。以及,该凹室(或第一凹室)设置有至少一开口,在槽室和通道、凹室形成通路状态时,空气或气流可经该开口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胸垫改良结构,所述气垫或袋体为两包覆片的组合;每一包覆片分别具有外层和内层;并且,使外层和内层复合在一起;以及该包覆片共同界定出该腔室。所述外层由布料织物制成;该内层由塑料薄膜制成。所述气垫或袋体经一形成在内衣上的开口装入该内衣里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胸垫改良结构,所述泵界定有一反应室,以及该泵设有一唧孔,使流体可被汲入反应室。所述泵包含有一和反应室形成相通的副室;该副室里面配装有阀瓣和弹性物;该弹性物常态性的使该阀瓣封闭该唧孔。所述副室和渠道形成相通。所述泵和泄放阀配置在该两包覆片的其中之一上。所述泵和泄放阀连接形成一体。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具有操作简便、增加使用者视觉美观的作用。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它目的与功效,将在下文中配合所附图式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该包覆片具有外层和内层的结构,以及该泄放阀分解结构的情形。图3是图I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同时,描绘了该气垫或袋体汲入外部空气的情形;以及,该虚线部分显示反应室被按压形成压缩状态的情形,然后回复成实线部份显示的初始扩张状态的情形。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显示了操作按压泵反应室,迫使空气或气流进入腔室的情形。图5是图I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同时,描绘了该泄放阀的结构组合情形。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泄放阀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显示了操作按压该阀杆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运动,推开阀门的情形。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衍生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该泵和泄放阀连接成一体的情形。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和内衣组合使用的实施例示意图。[0024]标号说明10气垫或袋体11、12包覆片lla、12a 外层llb、12b 内层13 腔室20 泵21反应室22唧孔23副室24 阀瓣25弹性物26渠道30泄放阀 31凹室31a第一凹室31b第二凹室31c通道32 槽室32a 槽口33 阀杆33a头部33b肩部34 阀门35通孔36 弹性器37弹性体38 开口40 内衣41 开口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胸垫改良结构,包括一挠性的气垫或袋体,概以参考编号10表示。所述的气垫或袋体10为两包覆片11、12的组合。包覆片11、12分别具有一外层lla、12a和一内层llb、12b ;并且,使外层Ila (或12a)和内层Ilb (或12b)复合在一起构成该包覆片11 (或12);以及,该包覆片11、12共同界定有一可往复扩张及被压缩的腔室13。该外层lla、12a选择布料织物;该内层lib、12b选择塑料薄膜的型态。图中也显示了该气垫或袋体10设置有一泵20和一泄放阀30。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泵20和泄放阀30配置在该包覆片12上。请参考图I、图2及图3,该泵20界定有一反应室21,和使所述反应室21与外界相通的唧孔22,使反应室21可在泵20被压缩及释放之间产生往复收缩及扩张状态,用以在扩张过程经该唧孔22汲入外部流体。请参阅图2及图3,详细来说,泵20包含有一和反应室21形成相通的副室23 ;副室23里面配装有一阀瓣24和一弹性物25。所述的弹性物25常态性的使该阀瓣24封闭该唧孔22。请参考图3和图4,图3显示了反应室21从虚线部分的压缩状态回复到初始的扩张状态时,反应室21会将外部流体(例如,空气或气流)从该唧孔22汲入反应室21。也就是说,被汲入的外部流体系推开阀瓣24进入副室23和反应室21 ;并且,迫使弹性物25蓄积能量。图4描绘了当使用者操作或按压泵20 (例如,图4的箭头部份所描绘的情形)时,弹性物25会释放先前蓄积的能量,使阀瓣24封闭唧孔23 ;同时,会迫使反应室21的流体通过副室23进入气垫或袋体10的腔室13里面,使气垫或袋体10 (或腔室13)产生扩张状态。具体来说,该泵20具有一和腔室13相通的渠道26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渠道26和该副室23形成相通的型态。在使用者操作或按压泵20时,会迫使反应室21的流体打开渠道26,让气流经渠道26进入腔室13里面;例如,图4所描绘的情形。因此,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要,经由泵20的操作,来控制该气垫或袋体10扩张或膨胀的情形。请参阅图2、图5及图6,该泄放阀30形成有一凹室31、一连接凹室31的槽室32、和一可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的阀杆33 ;一阀门34,常态性的封闭在该凹室31和槽室32之间,并且在阀杆33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运动时,阀门34容许被该阀杆33推开,而让腔室13内的流体从槽室32经凹室31排出,使腔室13形成非扩张(或压缩)状态。详细来说,该泄放阀30的凹室31包含一第一凹室31a和一第二凹室31b ;第一凹室31a和第二凹室31b之间形成有一通孔35,使第一凹室31a和第二凹室31b形成相通的型态。对应该第一、二凹室31a、31b的结构,该阀杆33具有一头部33a和一弹性器36,组合 在该第一凹室31a上;以及,该阀杆33设有一肩部33b,位在该第二凹室31b里面。该弹性器36使肩部33b常态性的封闭该通孔35 ;除非阀杆33朝第二位置移动,才会解除该肩部33b封闭通孔35的状态,而使通孔35形成开放状态。图5也显示了该第二凹室31b形成有一通道31c,使第二凹室31b和槽室32形成相通的型态;以及,该槽室32配置有一弹性体37,使阀门34常态性的封闭该通道31c。因此,腔室13内的空气或气流无法从槽室32、通道31c、第二凹室31b、通孔35和第一凹室31a排出。除非该阀杆33将阀门34推开,才能使槽室32和通道31c、凹室31形成通路状态。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泄放阀30的槽室32设置有至少一槽口 32a,使腔室13内的空气可经该槽口 32a进入槽室32里面。须加以说明的是,图2特别显示了该槽室32为两个类似筒状物的部份相互组合所构成。请再参考图5、图6,该凹室31 (或第一凹室31a)设置有至少一开口 38 ;所述的开口 38使该第一凹室31a恒常的与外界形成开放型态(或通路状态)。并且,在槽室32、通道31c、和凹室31形成通路状态时,空气或气流可经该开口 38排出。具体来说,当使用者操作阀杆33从第一位置(如图5所示的位置,即阀杆33的肩部33b常态性的封闭该通孔35时阀杆所在的位置)向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的位置,即使通孔35成开放状态)移动后,阀杆33迫使弹性器36蓄积能量,以及使肩部33b解除封闭通孔35的状态,而使通孔35形成开放状态。并且,如图6所描绘的阀杆33会下压阀门34,让弹性体37也形成储能状态。因此,当阀杆33下压阀门34后,也解除了阀门34封闭通道31c的状态,使槽口 32a、槽室32、通道31c、第二凹室31b、通孔35、第一凹室31a和开口 38形成通路状态。使用者可经按压该气垫或袋体10,使腔室13里面的空气经上述通路及开口 38排出,以调整该气垫或袋体10的大小;或让气垫或袋体10回复到初始扁平形状。请参阅图7,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一个衍生的实施例;该泵20和泄放阀30连接形成一体的型态。可了解的是,在这实施例中,该气垫或袋体10和泵20、泄放阀30的操作或运动情形系相同于上述的说明。请参考图8,描绘了该气垫或袋体10可经由一形成在内衣40 (或胸罩)上的开口41装入该内衣40里面,提供使用的情形。代表性的来说,这胸垫改良结构在具备有调整胸垫大小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考虑条件和优点I.该气垫或袋体10或其相关结合组件(例如泵、泄放阀等)在使用和结构设计、组织关系已被重行设计考虑,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和应用范围,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提供了一个结构精简和增加使用者视觉美观的作用。2.该气垫或袋体10组合帮浦20和泄放阀30的结构,以及使该泄放阀30包括第一、二凹室31a、31b、通道31c、槽室32等部分;或在凹室31和槽室32上分别设置开口 38和槽口 32a,配合该阀杆33、阀门34和弹性体37等,来控制通道31c和通孔35的通路状态等情形;也提供了一个操作简便的作用。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技术,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分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含盖。
权利要求1.一种胸垫改良结构,包括一挠性的气垫或袋体,该气垫或袋体界定有一可往复扩张及被压缩的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或袋体设置有泵和泄放阀;该泵具有一和腔室相通的渠道,以容许流体经渠道进入腔室里面,让气垫或袋体产生扩张状态;该泄放阀形成有凹室、连接凹室的槽室、和可移动于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的阀杆;该阀杆具有头部;该凹室包含一组合阀杆头部的第一凹室和一第二凹室,该第一凹室设置有至少一开口,该开口使该第一凹室恒常的与外界形成通路状态;以及一阀门组合一弹性体,配置在该槽室里面,常态性的封闭在该凹室和槽室之间;并且在阀杆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运动,阀门容许被该阀杆推开,而让腔室内的流体从槽室经凹室和开口排出,使气垫或袋体形成非扩张状态。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第一凹室和第二凹室之间形成有通孔。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阀杆头部和一弹性器组合在该第一凹室上;该阀杆设有一肩部,位在该第二凹室里面;该弹性器使肩部常态性的封闭该通孔;在阀杆朝第二位置移动,才能解除该肩部封闭通孔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第二凹室形成有通道,使第二凹室和槽室形成相通;以及该阀门配合该弹性体,常态性的封闭该通道。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槽室设置有至少一槽口,使腔室内的流体经该槽口进入槽室里面。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槽室由两个筒状物的部份相互组合所构成。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气垫或袋体为两包覆片的组合;每一包覆片分别具有外层和内层;并且,使外层和内层复合在一起;以及该包覆片共同界定出该腔室。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泵界定有一反应室,以及该泵设有一唧孔,使流体可被汲入反应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泵包含有一和反应室形成相通的副室;该副室里面配装有阀瓣和弹性物;该弹性物常态性的使该阀瓣封闭该唧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副室和渠道形成相通。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泵和泄放阀配置在该两包覆片的其中之一上。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泵和泄放阀连接形成一体。
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外层由布料织物制成;该内层由塑料薄膜制成。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垫改良结构,其特在于所述气垫或袋体经一形成在内衣上的开口装入该内衣里面。
专利摘要一种胸垫改良结构,具有结构精简和操作简便的作用;包括一挠性的气垫或袋体,所述的气垫或袋体界定有一可往复扩张及被压缩的腔室。该气垫或袋体设置有泵和泄放阀;该泵具有和腔室相通的渠道,以容许气流经渠道进入腔室里面,让气垫或袋体产生扩张状态。以及,该泄放阀形成有凹室、连接凹室的槽室、和可移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阀杆;阀门,常态性的封闭在该凹室和槽室之间,并且在阀杆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运动时,阀门容许被该阀杆推开,而让腔室内的气流从槽室经凹室排出,使腔室形成非扩张(或压缩)状态。
文档编号A41C3/14GK202664252SQ2012203092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李淑枫 申请人:李淑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