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71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在电力系统中为工作需要辅佐的配套野外移动作业箱,特别是一种携带方便,适应电力工作所用到的工具盛放,尤其适用于电力、地质勘探、交通外景等一切野外作业项目。
技术背景目前的供电局系统在野外作业时,需要携带许多作业工具,包括万用表、手电、电笔等各种工具。有时去现场校表,还要带电瓶、逆变器。而现有技术中人们一般采用将所有工具放置到一个大的工具箱或者工具袋中,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而且凌乱的工具杂乱无章地放在箱体中,寻找起来非常麻烦,还容易使电瓶漏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电力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作业箱,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做成各种尺寸,以及在作业箱内设置了分隔物品的储物盒,大大方便了现场作业人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结构中包括底盒与盖体,关键是在底盒与盖体形成的腔内设置有折叠式货物架,折叠式货物架包括一组储物盒,储物盒之间以及储物盒与底盒之间借助支撑条支撑定位,支撑条与储物盒之间借助铆钉形成铰接结构。所述的盖体的结构包括对开式的两个分盖结构,第一分盖与第二分盖分别借助转轴与底盒铰接,第一分盖与第二分盖的连接处为阶梯槽插接结构,并借助锁扣锁紧。所述的储物盒的数量设置为2-4个。在第一分盖或第二分盖上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具箱,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做成各种尺寸不同,分隔不同的箱子,给用户提供了全方位选择;可以在隔开的格子里分别放置不同种类的工具,电表,电瓶,现场用线,照明灯,手电筒等等大大方便了现场作业人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代表底盒,2代表第一分盖,3代表第二分盖,4代表储物盒,5代表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结构中包括底盒I与盖体,关键是在底盒I与盖体形成的腔内设置有折叠式货物架,折叠式货物架包括一组储物盒4,储物盒之间以及储物盒4与底盒I之间借助支撑条5支撑定位,支撑条5与储物盒4之间借助铆钉形成铰接结构。[0012]所述的盖体的结构包括对开式的两个分盖结构,第一分盖2与第二分盖3分别借助转轴与底盒I铰接,第一分盖2与第二分盖3的连接处为阶梯槽插接结构,并借助锁扣锁紧。所述的储物盒4的数量设置为2-4个。在第一分盖2或第二分盖3上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以三层的储物盒4为例。打开锁扣,将三层储物盒4分别打开,借助支撑条5进行限位与支撑,然后将电表,电瓶,现场用线,照明灯,手电筒,万用表等物品根据需要分别放在不同的储物盒4中,然后再将三层储物盒4分别折叠,形成堆叠结构,最后盖住第一分盖2和第二分盖3,最后用锁扣锁紧。其中支撑条5采用金属材质,更好地起到了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具箱,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做成各种尺寸不同,分隔不同的箱子,给用户提供了全方位选择;可以在隔开的格子里分别放置不同种类的工具,电表,电瓶,现场用线,照明灯,手电筒等等大大方便了现场作业人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1.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结构中包括底盒(I)与盖体,其特征在于在底盒(I)与盖体形成的腔内设置有折叠式货物架,折叠式货物架包括一组储物盒(4),储物盒之间以及储物盒(4)与底盒(I)之间借助支撑条(5)支撑定位,支撑条(5)与储物盒(4)之间借助铆钉形成铰接结构,所述的盖体的结构包括对开式的两个分盖结构,第一分盖(2)与第二分盖(3)分别借助转轴与底盒(I)铰接,第一分盖(2)与第二分盖(3)的连接处为阶梯槽插接结构,并借助锁扣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物盒(4)的数量设置为2-4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分盖(2)或第二分盖(3)上设置有把手。
专利摘要便携式野外移动作业箱,结构中包括底盒与盖体,关键是在底盒与盖体形成的腔内设置有折叠式货物架,折叠式货物架包括一组储物盒,储物盒之间以及储物盒与底盒之间借助支撑条支撑定位,支撑条与储物盒之间借助铆钉形成铰接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具箱,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做成各种尺寸不同,分隔不同的箱子,给用户提供了全方位选择;可以在隔开的格子里分别放置不同种类的工具,电表,电瓶,现场用线,照明灯,手电筒等等大大方便了现场作业人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760432SQ2012204051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丁浩臣, 刘继红, 范丽 申请人:石家庄贝斯特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