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568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用于安装在行李箱的两个可开合的箱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框架的边缘部的底部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两个所述框架的扣合方向,该凹槽内容置密封条的底座;所述第二框架设有用于在所述密封条被挤压后容置所述边缘部的V形接纳槽,该接纳槽的一个侧壁具有与所述密封条接触的斜向迎合面,以形成对所述密封条的挤压。安装有该框架密封结构的行李箱的密封效果十分好,具有防尘、防潮和防水的功效。
【专利说明】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箱体采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的行李箱,大都通过在上下两箱体之间安装拉链实现行李箱的盖合,然而,实际生活中,当行李箱使用较长时间后,拉链极容易破损,整个行李箱就很难再使用了,造成了极大地浪费;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行李箱,在拉链处具有一定的缝隙,空气中的灰尘、水珠等很容易钻进箱体中,其防尘、防潮和防水效果极差,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安装有该框架密封结构的行李箱的密封效果十分好,具有防尘、防潮和防水的功效。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用于安装在行李箱的两个可开合的箱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框架的边缘部的底部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两个所述框架的扣合方向,该凹槽内容置密封条的底座;所述第二框架设有用于在所述密封条被挤压后容置所述边缘部的V形接纳槽,该接纳槽的一个侧壁具有与所述密封条接触的斜向迎合面,以形成对所述密封条的挤压。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的凹槽的开口端,相对设有一对凸缘,所述凸缘限制所述底座从凹槽的开口端脱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的边缘部由底部到端部逐渐变窄。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迎合面所在的侧壁长于相对侧壁,并由底部到端部逐渐变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还包括挤压部和连接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挤压部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窄于两端的底座和挤压部以形成限位槽,所述凹槽的开口端的凸缘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限位槽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设有用于所述挤压部被挤压时的支撑凸台,该支撑凸台为所述凹槽的一个侧壁的延伸段。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沿中心轴设有贯通的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和/或第二框架为一体成形,中间部分设有一个或多个
弯折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的本体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弯折段和边缘部,所述第一弯折段设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边缘部之间;所述第二框架的本体包括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折段和接纳槽,所述第二弯折段设于所述第二直线段和接纳槽之间;其中,所述接纳槽的迎合面所在的侧壁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外侧连成一个弧面。[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达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
[0015]1、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框架密封结构的行李箱,盖合时密封性好,且行李箱受到的挤压力越大,密封条受挤压的面越大,盖合越紧密,密封性越好,可达到防尘、防潮和防水的功效。
[0016]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通过在行李箱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密封条,并通过锁具、扣具等锁合件实现行李箱上、下两箱体的盖合,无需使用拉链,不存在拉链易破损的问题。
[0017]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在第一框架和/或第二框架的中间部分设有弯折部分,使行李箱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增大了行李箱的抗压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合在一起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合在一起的左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合在一起的立体图;
[0021]图4为当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未设有密封条时图1的A-A面剖视图;
[0022]图5为当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密封条时图1的A-A面剖视图;
[0023]图6为当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的密封条为过盈结构时图1的A-A面剖视图;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的密封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第一框架I和第二框架2,该第一框架I和/或第二框架2为一体成形,两个框架的中间部分设有一个或多个弯折结构,二者可固定于行李箱的两个可开合的箱体的开口端,扣上行李箱时,两框架盖合。如图5所示,在第一框架I和第二框架2之间设有密封条3,所述密封条3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橡胶等,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受挤压时易变形的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密封条3包括底座31、挤压部33和连接部32,其底座31通过连接部32与挤压部33相连接。具体地,第一框架I本体包括第一直线段11、第一弯折段12和边缘部13,所述第一弯折段12设于第一直线段11和边缘部13之间,其中,第一弯折段12在行李箱受到挤压时,可以增加行李箱的抗压能力,当然,第一框架I本体也可以只包括第一直线段11和边缘部13,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边缘部13由底部到端部逐渐变窄,其底部外侧设有凹槽14,该凹槽14的开口方向垂直于两个所述框架的扣合方向,也可以沿垂直于两个所述框架的扣合方向倾斜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凹槽14内容置密封条3的底座31,凹槽14的形状可为“U”型或“v”型等,当然也可为其它适用形状,其实际大小和形状根据密封条3的底座31形状和大小配合设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特别地,如图6所示,密封条3的底座也可以为过盈的设置于凹槽14内,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密封条3插入第一框架I凹槽中的底座31的形状大于凹槽的容纳物体的空间,其代表密封条3的可变形空间。在凹槽14的开口端,相对设有一对凸缘15,该凸缘15为条状,其可限制底座31从凹槽14的开口端脱出,具体为,如图7所示,密封条3的连接部32相对窄于两端的底座31和挤压部33以形成限位槽35,位于第一框架I上的凹槽14的开口端的凸缘15位于连接部32两侧的限位槽内,因此,密封条3受凸缘15限制,无法从凹槽14中脱出;在第一框架I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挤压部33的支撑凸台16,该支撑凸台16为凹槽14的一个侧壁的延伸段。
[0027]第二框架2的本体包括第二直线段21、第二弯折段22和接纳槽23,第二弯折段22设于第二直线段21和接纳槽23之间,其中,第二弯折段22在行李箱受到挤压时,可以增加行李箱的抗压能力,当然,第二框架2本体也可以只包括第二直线段21和接纳槽23,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接纳槽23的迎合面24所在的侧壁的外侧与第二弯折段22的外侧连成一个弧面,该结构的设置不仅使得框架的中间部分具有弯折段,增加了行李箱的抗压能力,且使得接纳槽的开口刚好迎向第一框架I的边缘部13。接纳槽23的横截面为V形,用于在所述密封条3被挤压后容置第一框架I的边缘部13,即在密封条3受到很小力的挤压时,第一框架I的边缘部13与该接纳槽23并未接触,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密封条3受到很大压力的挤压,发生形变,此时,第一框架I的边缘部13进入到接纳槽23中;其一个侧壁具有与密封条3接触的斜向迎合面24,进一步地,该迎合面24与密封条3的挤压部33相接触,且此迎合面24所在的侧壁长于相对侧壁,并由底部到端部逐渐变窄,当行李箱的上、下两箱体盖合时,迎合面24可形成对密封条3挤压部33的挤压,此时,挤压部33夹于迎合面24和支撑凸台16之间,受力越大,密封性越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密封条3的底座31容置在第一框架底部外侧的凹槽14内,而第二框架的斜向迎合面24在挤压密封条3时,挤压的是挤压部33朝向迎合面的斜向的面,此时,一方面,由于挤压力越大,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距离越近,密封条受挤压的面便可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挤压力越大,密封条发生的形变越大,也可以使密封条与迎合面的接触面积越大,实现密封效果更好的技术效果。
[0028]在一应用实施例中,密封条3的挤压部33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并沿其中心轴方向设有贯通的孔,当挤压部33受到第二框架2上迎合面24的挤压时,由于其中心轴部位为贯通的孔34,因此具有一定的可变形空间,挤压部33受力越大,密封条3位于中心轴部位贯通的孔34的形变量越大,在第一框架I与第二框架2之间贴合越紧密,因此,可实现箱体盖合时受力越大密封性越好的技术效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密封条3整体为条形,其挤压部33的横截面呈圆环形,底座31的横截面呈箭头形,此时,横截面呈箭头形的底座31 —端容置在第一框架I的凹槽14中,由于凹糟中的凸台限制底座31脱出凹槽14,因此,密封条3可固定于第一框架上,横截面呈圆环形的挤压部33位于支撑凸台16上,当行李箱盖合时,第二框架2的迎合面24挤压所述的挤压部33,且挤压力越大,两框架的密封效果越好。
[002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框架密封结构适合安装于箱体外壳材质为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的行李箱上,且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框架密封结构的行李箱,仅需通过锁具、扣具等锁合件即可实现行李箱上、下两箱体的盖合,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在行李箱两箱体的端部安装拉链,其密封效果好,可达到防尘、防潮和防水的功效。
[0030]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结构进行等效的改进。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行李箱的框架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用于安装在行李箱的两个可开合的箱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边缘部的底部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两个所述框架的扣合方向,该凹槽内容置密封条的底座;所述第二框架设有用于在所述密封条被挤压后容置所述边缘部的V形接纳槽,该接纳槽的一个侧壁具有与所述密封条接触的斜向迎合面,以形成对所述密封条的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凹槽的开口端,相对设有一对凸缘,所述凸缘限制所述底座从凹槽的开口端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边缘部由底部到端部逐渐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合面所在的侧壁长于相对侧壁,并由底部到端部逐渐变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还包括挤压部和连接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挤压部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窄于两端的底座和挤压部以形成限位槽,所述凹槽的开口端的凸缘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设有用于所述挤压部被挤压时的支撑凸台,该支撑凸台为所述凹槽的一个侧壁的延伸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沿中心轴设有贯通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或第二框架为一体成形,中间部分设有一个或多个弯折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本体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弯折段和边缘部,所述第一弯折段设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边缘部之间;所述第二框架的本体包括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折段和接纳槽,所述第二弯折段设于所述第二直线段和接纳槽之间;其中,所述接纳槽的迎合面所在的侧壁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外侧连成一个弧面。
【文档编号】A45C13/06GK203416906SQ201320323416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李大伟 申请人:李大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