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84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鞋跟,大底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分体设置,鞋跟固设于后脚掌部,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分别与中底的前脚掌区和中底的后脚掌区固定连接,前脚掌部朝向后脚掌部的一端与后脚掌部朝向前脚掌部的一端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携带、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可折叠鞋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便于携带的可折叠鞋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鞋底一般包括大底、中底和鞋跟,中底粘贴于大底朝鞋帮的端面,鞋跟固设于大底朝地面的端面。由于一般的鞋底的形状都是一体成型结构式的,由此加工制得的鞋子,需要较大的包装空间,在批量生产的时候,就需要生产较大的鞋盒,增加鞋子的成本;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亦占用较多空间,提高运输成本;另外,由于鞋子鞋底是一体成型,无法折叠,人们外出携带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占用包装空间小、便于携带的可折叠鞋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分体设置,所述鞋跟固设于所述后脚掌部,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分别与所述中底的前脚掌区和中底的后脚掌区固定连接,所述前脚掌部朝向后脚掌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掌部朝向前脚掌部的一端之间留有空隙。
[0005]上述结构中,通过将大底分体设置成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并使两者分别与中底固定连接,前脚掌部与后脚掌部断开的地方即两者与中底连接后留有空隙的位置,便于将鞋底折叠起来,经折叠后的鞋底,达到缩小了体积,减小了包装空间,便于携带,降低了包装生产成本,降低了运输成本的作用。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底的前脚掌区和中底的后脚掌区通过胶料分别与所述前脚掌部以及后脚掌部粘结连接,所述前脚掌部朝向所述后脚掌部的一端与所述中底通过缝线加固,所述后脚掌部朝向所述前脚掌部的一端与所述中底通过缝线加固。
[0007]上述结构中,由于大底与中底之间一般通过胶料粘结连接,而由于大底分体成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由于两者之间在经常折叠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胶料粘结不牢,易脱胶,通过缝线分别将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缝制在中底上,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加固作用,可以将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的外围一圈整体缝制于中底上。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前脚掌部朝向所述后脚掌部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楔形块,所述后脚掌部朝向所述前脚掌部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配合的第二楔形块。
[0009]上述结构中,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设置,在鞋底展开的时候,起到支撑中底的作用,避免了因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之间留有的空隙过大而造成不舒适感,而在鞋底折叠起来的时候,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之间是分体设置,并不影响鞋底的折叠。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大底为橡胶大底或塑料大底或皮革大底。[0011]上述结构中,橡胶大底比一般注射成型的塑料大底具有更好的弹性,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底包括布面编织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布面编织层上与所述前脚掌部以及所述后脚掌部之间的空隙相对应的位置。
[0013]上述结构中,由于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分体设置后,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中容易接触地面水溃,使得中底受潮,因此在中底上与该空隙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防水层起到防潮作用;为了有更好的防潮防水效果,可以使防水层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脚后跟和脚趾头的位置。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水层由防水涂料经涂设于所述中底与所述空隙相对应的位置并经风干后形成。
[0015]上述结构中,通过防水涂料涂设于中底上形成防水层,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水层为乳胶层,所述乳胶层通过车线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底上。
[0017]上述结构中,通过车线将乳胶层固接于中底上的方法具有防水效果好以及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是可折叠鞋底,包括大底1、中底2和鞋跟3,大底I包括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分体设置,鞋跟3固设于后脚掌部12,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分别与中底2的前脚掌区和中底的后脚掌区固定连接,前脚掌部11朝向后脚掌部12的一端与后脚掌部12朝向前脚掌部11的一端之间留有空隙13。将大底I分体设置成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并使两者分别与中底2固定连接,前脚掌部11与后脚掌部12断开的地方即两者与中底2连接后留有空隙13的位置,便于将鞋底折叠起来,经折叠后的鞋底,达到缩小了体积,减小了包装空间,便于携带,降低了包装生产成本,降低了运输成本的作用。
[0024]上述中底2的前脚掌区和中底2的后脚掌区通过胶料分别与前脚掌部11以及后脚掌部12粘结连接,前脚掌部11朝向后脚掌部12的一端与中底2通过缝线14加固,后脚掌部12朝向前脚掌部11的一端与中底2通过缝线14加固。由于大底I与中底2之间一般通过胶料粘结连接,而由于大底I分体成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由于两者之间在经常折叠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胶料粘结不牢,易脱胶,通过缝线14分别将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缝制在中底2上,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加固作用,可以将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的外围一圈整体缝制于中底2上。[0025]如图3-4所示,上述前脚掌部11朝向后脚掌部12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楔形块111,后脚掌部12朝向前脚掌部11的一端延伸有与第一楔形块111配合的第二楔形块121。第一楔形块111与第二楔形块121的设置,在鞋底展开的时候,第一楔形块111与第二楔形块121配合形成平整的大底I底面,不会因为前脚掌部11与后脚掌部12断开而对穿着有影响,可以起到支撑中底的作用,可以尽量减小空隙13的大小,避免了人们在穿着时因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之间留有的空隙13过大而造成不舒适感,而在鞋底折叠起来的时候,第一楔形块111与第二楔形块121之间是分体设置,并不影响鞋底的折叠。
[0026]上述大底I为橡胶大底I或塑料大底I或皮革大底I。橡胶大底I比一般注射成型的塑料大底I具有更好的弹性,穿着更舒适。
[0027]上述中底2包括布面编织层21和防水层22,防水层22位于布面编织层上21与前脚掌部11以及后脚掌部12之间的空隙13相对应的位置。由于前脚掌部11和后脚掌部12分体设置后,两者之间留有空隙13,该空隙13中容易接触地面水溃,使得中底2受潮,因此在中底2上与该空隙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防水层22起到防潮作用;为了有更好的防潮防水效果,可以使防水层2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脚后跟和脚趾头的位置,上述提及的布面编织层21可以是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经编织而形成,也可以是真皮类天然动物纤维编织而成,由于天然纤维材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以及透气性,可以给穿着者带来更好的舒适性。
[0028]上述防水层22由防水涂料经涂设于中底2与上述前脚掌部11与后脚掌部12之间的空隙13相对应的位置并经风干后形成。将防水涂料涂设于中底2上形成防水层22的方式,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0029]上述防水层22也可以是由乳胶材料制成的乳胶层,该乳胶层通过车线23固定连接于中底2上。通过车线23将乳胶层固接于中底2上的方法具有防水效果好以及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30]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携带、运输成本低且具有防水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分体设置,所述鞋跟固设于所述后脚掌部,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分别与所述中底的前脚掌区和中底的后脚掌区固定连接,所述前脚掌部朝向后脚掌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掌部朝向前脚掌部的一端之间留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前脚掌区和中底的后脚掌区通过胶料分别与所述前脚掌部以及后脚掌部粘结连接,所述前脚掌部朝向所述后脚掌部的一端与所述中底通过缝线加固,所述后脚掌部朝向所述前脚掌部的一端与所述中底通过缝线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掌部朝向所述后脚掌部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楔形块,所述后脚掌部朝向所述前脚掌部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配合的第二楔形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为橡胶大底或塑料大底或皮革大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包括布面编织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布面编织层上与所述前脚掌部以及所述后脚掌部之间的空隙相对应的位置。
6.根据权利5所述的可折叠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由防水涂料经涂设于所述中底与所述空隙相对应的位置并经风干后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乳胶层,所述乳胶层通过车线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底上。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3457874SQ20132059069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郑国宏, 朱成魁, 郑颖博 申请人:温州市蒙拉妮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