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减震橡胶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成型的真空减震橡胶鞋底,主要由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构成,鞋底上层的周边围着侧墙,在所述鞋底上层的上表面按脚掌受力点分布有多个与鞋底上层为一体的凹孔,而每个凹孔的相反面在鞋底上层的下表面形成高度一致的缓冲凸柱;所述的鞋底下层与鞋底上层的缓冲凸柱和侧墙采用粘合物通过一体技术连接并使鞋底内形成空气循环的真空减震空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体成型结构,其制作工艺简单并且能有效降低鞋底生产成本,鞋底内部有真空减震空腔和缓冲凸柱,两者结合作用,使足部得到合理支撑鞋之余,鞋底内部的脚跟与前掌之间形成空气循环,产生良好的保护和缓冲、减震作用,并使足部更舒适,不易产生疲劳感。
【专利说明】一种真空减震橡胶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鞋材领域,尤其是一体成型的真空减震橡胶鞋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减震鞋底基本采用弹性橡胶或改塑性橡胶通过硫化工艺制作,而鞋底作为鞋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在穿着行走以及参与各类运动时,起到保护和缓冲足部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力,为了加强这种保护和缓冲、减震效果,现有的鞋底一般在鞋底内嵌入气囊、减震层或者鞋底底部采用镂空设计等方式,使鞋底产生回弹特性。采用气囊的,除增加鞋底重量外,当长时间行走会增加鞋底压力使人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气囊也会发生变形,无法提供积极有效的合理支撑,因为气体、液体的流动完全是高压向低压,发生形变时内部无法提供足够大的阻力,在此情况下,如果做剧烈运动还极容易使足部受伤;采用减震层的,鞋底一般较重,缓冲效果受到限制,适用鞋种范围比较窄,而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且生产成本高;鞋底底部采用镂空设计的,其缓冲、减震效果较差,长期在恶劣的路面行走和运动时,当鞋底镂空的薄弱部位当受力不均时极容易断裂,导致保护和缓冲、减震作用失效。因此本 申请人: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种种不足,作出如下的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真空减震橡胶鞋底,采用一体成型技术,使鞋底内部脚跟和前掌形之间形成可空气循环的真空减震空腔,并结合人体工程学,在鞋底的减震空腔内合理分布受力点,使鞋底均匀承托脚掌之余,还能产生良好的保护和缓冲、减震作用,并且在行走和运动时,足部更舒适,不易产生疲劳感。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构成,鞋底上层的周边围着侧墙,其特征是:在所述鞋底上层的上表面按脚掌受力点分布有多个与鞋底上层为一体的凹孔,而每个凹孔的相反面在鞋底上层的下表面形成高度一致的缓冲凸柱;所述的鞋底下层与鞋底上层的缓冲凸柱和侧墙采用粘合物通过一体技术连接并使鞋底内形成空气循环的真空减震空腔。
[0005]优选的,在所述的鞋底上层脚跟部位还设有支撑凸柱,该支撑凸柱的高度比缓冲凸柱短。
[0006]优选的,鞋底下层底部的鞋跟和前掌分别设置有多个弧形橡胶凸块,而每个弧形橡胶凸块分别与一缓冲凸柱对应粘接。
[0007]本实用新型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制作工艺简单并且能有效降低鞋底生产成本,而在鞋底内部有真空减震空腔和缓冲凸柱,加强鞋底的回弹性,当穿着行走和运动时,真空减震空腔和缓冲凸柱同时作用,使足部得到合理支撑鞋之余,鞋底内部的脚跟与前掌之间形成空气循环,产生良好的保护和缓冲、减震作用,并使足部更舒适,不易产生疲劳感。其次,真空减震空腔的高度可以随缓冲凸柱的高度进行调整,使鞋底更好适用于各种需求的减震鞋类。【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上层的上表面结构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下层的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真空减震橡胶鞋底,主要由鞋底上层I和鞋底下层6构成,鞋底上层I和鞋底下层6 —般采用弹性橡胶或改塑性橡胶通过模具配合硫化工艺生产制作。
[0013]鞋底上层I是与足部接触的部分,其周边围着有侧墙4,该侧墙4的其中一边用于与鞋面边部粘接或者使用其他公知的方式接合,在鞋底上层I的上表面按脚掌受力点分布有多个凹孔2,所述凹孔2与鞋底上层I为一体成型的,而每个凹孔2的相反面在鞋底上层I的下表面形成高度一致的缓冲凸柱3,由此可见,缓冲凸柱3内里为空心开口结构,受力时具有良好的曲挠特性,使鞋底既能合理的承托足部,同时又能在行走或运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由于脚跟连接有韧带、筋骨关节,因此极容易受伤,为了增加鞋底脚跟的承托力和保护,在鞋底上层I的下表面还增加了支撑凸柱5,该支撑凸柱5的高度比缓冲凸柱3短,能加强缓冲脚跟与地面的冲击力。
[0014]鞋底下层6是与地面接触摩擦的部分,鞋底下层6的上表面采用粘合剂与鞋底上层I的侧墙4和缓冲凸柱3通过二次硫化或者其他方公知方式形成一体结构,并使鞋底内部构成真空减震空腔7,该真空减震空腔7在受力时能使鞋底内部脚跟与前掌之间产生气压从而形成空气循环,使鞋底能获得更好的回弹性,穿着更舒适,由于鞋底内部采用真空结构,能使鞋底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真空减震空腔7的高度还可通过调整鞋底上层4所设的缓冲凸柱3的高度进行改变,因此,使鞋底更好适用不同要求的减震鞋种,以达到特定的减震作用。
[0015]如图3所示,鞋底下层6底部设置有防滑纹理,且在脚跟和前掌部位分别设置多个弧形橡胶凸块8,弧形橡胶凸块8的合适数量分别在脚跟部位设置四个,而前掌部位设置有六个,无论设有多少个弧形橡胶凸块8,所设置的每个弧形橡胶凸块8均与一缓冲凸柱3对应粘接,能够有效加强缓冲凸柱3对脚掌的支撑度。
[0016]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减震手段是通过鞋底内部真空减震空腔7配合缓冲凸柱3作用,使人在行走或运动时获得足够的支撑和缓冲、减震效果,从而起到保护足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减震橡胶鞋底,主要由鞋底上层(I)和鞋底下层(6)构成,鞋底上层(I)的周边围着侧墙(4),其特征是:在所述鞋底上层(I)的上表面按脚掌受力点分布有多个与鞋底上层为一体的凹孔(2),而每个凹孔(2)的相反面在鞋底上层的下表面形成高度一致的缓冲凸柱(3);所述的鞋底下层(6)与鞋底上层(I)的缓冲凸柱(3)和侧墙(4)采用粘合物通过一体技术连接并使鞋底内形成空气循环的真空减震空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减震橡胶鞋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鞋底上层(I)脚跟部位还设有支撑凸柱(5),该支撑凸柱(5)的高度比缓冲凸柱(3)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减震橡胶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的鞋底下层(6)底部的鞋跟和前掌分别设置有多个弧形橡胶凸块(8),而每个弧形橡胶凸块(8)分别与一缓冲凸柱(3)对应粘接。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3482948SQ20132059394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冯沃伟 申请人:冯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