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3874阅读:1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及制备方法。该面料主要用于春夏季节服装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环境意识的逐渐加强,对纺织品安全健康性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圣麻纤维是一种天然抗菌,抑菌防霉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经多次洗涤抑菌性能不变,对人体无副作用可降解,是一种新型,健康,时尚,绿色环保的生态纺织纤维,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但是,圣麻纤维粗硬,刚性大,手感差,无光泽,穿着有刺痒感,不适合春夏季节贴身穿着;另外,圣麻纤维湿强较低,吸湿透气性大,易发粘,粗纱难纺,在细纱过程中易断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织物达到透气,抗菌,保健目的,同时达到春夏季面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的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所述面料的原料成份质量比例为:羊毛纤维28%;圣麻纤维35%;聚酯纤维17%;棉纤维18%;桑蚕丝纤维3%。所述面料规格为:经纱纱支:96/2(公支)纬纱纱支:54/1(公支)成品经/纬密:456/427(根/10cm)平方米重量:182(g/m2)成品幅宽:152-2cm。一种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棉纤维和圣麻纤维的条染工序;(二)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桑蚕丝纤维的条染、复精梳工序;(三)纺纱工序;(四)织造工序;(五)染整工序。所述(一)棉纤维和圣麻纤维的条染工序步骤包括:混合球—给湿—储存—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二道混并—粗纱—络筒—捻线;所述(二)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桑蚕丝纤维的条染、复精梳工序步骤包括:松球→染色→脱水→复洗→B412针梳三遍→B303针梳→B304针梳→B311精梳→B305针梳一→B305针梳二→B306针梳;在(三)纺纱工序,先将(二)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桑蚕丝纤维的条染、复精梳工序制得的产品,经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四针,然后与(一)棉纤维和圣麻纤维的条染工序制得的纱线一起经粗纱、二次粗纱,再经细纱,所述细纱工序采用双钢丝勾。所述(三)纺纱工序步骤具体为:B412混条→B423头针→B432二针→B442三针→B452四针→FB441粗纱一→FB441粗纱二→细纱→自动络筒→并线→倍捻→蒸纱;所述(四)织造工序步骤包括::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剑杆织造;所述(五)染整步骤包括::生修→烧毛→单煮→平洗→双煮→吸烘→轧烘→中检→熟修→刷剪→给湿→电压→蒸呢→成品。所述圣麻纤维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工艺时间短,渗透性和均染性达到主色要求,染色时间30分钟,固色率已达75%,较高的上染率,染色时升温严格控制,染助剂采用弱碱作为促染剂。桑蚕丝纤维较细,较软,相互容易吸附,蓬松度差,如采用散纤维染色后,再经精梳混条,不易混条均匀,增加混合次数,不但增加成本,而且还会增加毛粒,损伤纤维,我们采用先把纤维制成条,条重控制6g/m,采用低温染料进行染色,固色后选用热水洗涤处理,使固色率保持稳定和便于控制缸差。棉纤维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将染料与元明粉同时加入进行化料;时间20-30分钟,然后注入染缸在40℃下运转15分钟,以1.5℃/分升温至60℃,根据不同颜色计算的用量及次数保温30分钟,,然后排除残液进行固色后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了弥补湿强力低的不足,提高产品分格档次,设计时考虑加入聚酯纤维弥补圣麻纤维不足性能,而羊毛纤维具有很好的卷曲性、弹性、强力;桑蚕丝纤维和棉纤维的加入来改善圣麻纤维产品手感风格、光泽及刺痒感,干湿强度高,吸湿透气性大。羊毛纤维、圣麻纤维、桑蚕丝纤维、棉纤维和聚酯纤维在混合过程中,由于各纤维性能的差异性,造成粗纱工序制条过程产生抱合力较差,容易造成条干不均匀现象,同时还要解决纱线毛粒,毛羽的问题。(1)先将圣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条染加捻成线;将羊毛纤维、桑蚕丝纤维和聚酯纤维经条染、复精梳工艺;在经过纺纱工序,在纺纱工序圣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条染加捻线在粗纱过程中加入,并经过两次粗纱;(2)圣麻纤维的湿态强力低;干态强力比湿伸长大,生产过程中,控制车间湿度,车间湿度偏高控制掌握,温度偏低控制,温度过高,圣麻纤维易发粘,造成粗纱难纺。由于粗纱捻度过大,为顺利退捻,在细纱过程中采用光滑钢丝勾,且需要采用双钢丝勾,分散牵伸力与张力,减少纱线断头率。织物达到透气,抗菌,保健目的,同时达到春夏季面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所述面料的原料成份质量比例为:羊毛纤维28%;圣麻纤维35%;聚酯纤维17%;棉纤维18%;桑蚕丝纤维3%。所述面料规格为:经纱纱支:96/2(公支)纬纱纱支:54/1(公支)成品经/纬密:456/427(根/10cm)平方米重量:182(g/m2)成品幅宽:152-2cm。一种羊毛/圣麻/桑蚕丝/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一)棉纤维和圣麻纤维的条染工序:混合球—给湿—储存—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二道混并—粗纱—络筒—捻线;(二)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桑蚕丝纤维的条染、复精梳工序:松球→染色→脱水→复洗→B412针梳三遍→B303针梳→B304针梳→B311精梳→B305针梳一→B305针梳二→B306针梳;(三)纺纱工序:B412混条→B423头针→B432二针→B442三针→B452四针→FB441粗纱一(步骤一的加捻线在此加入)→FB441粗纱二→细纱→自动络筒→并线→倍捻→蒸纱;所述细纱工序采用双钢丝勾。(四)织造工序: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剑杆织造;(五)染整::生修→烧毛→单煮→平洗→双煮→吸烘→轧烘→中检→熟修→刷剪→给湿→电压→蒸呢→成品。工艺注意要点:1、条染、复精梳工艺(1)染色羊毛纤维,聚酯纤维按正常成熟的染色工艺进行。圣麻纤维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工艺时间短,渗透性和均染性达到主色要求,染色时间30分钟,固色率已达75%,较高的上染率,染色时升温严格控制,染助剂采用弱碱作为促染剂。桑蚕丝纤维较细,较软,相互容易吸附,蓬松度差,如采用散纤维染色后,再经精梳混条,不易混条均匀,增加混合次数,不但增加成本,而且还会增加毛粒,损伤纤维,我们采用先把纤维制成条,条重控制6g/m,采用低温染料进行染色,固色后选用热水洗涤处理,使固色率保持稳定和便于控制缸差。棉纤维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将染料与元明粉同时加入进行化料;时间20-30分钟,然后注入染缸在40℃下运转15分钟,以1.5℃/分升温至60℃,根据不同颜色计算的用量及次数保温30分钟,,然后排除残液进行固色后处理。(2)复精梳工艺由于纤维性质有差异性而造成混合工序的难度,圣麻、棉纤维短,强力低,我们以开松、混合为主,精细抓取、多松少打、减少损伤纤维、达到混合均匀。梳棉工序加强梳理工序、精细除杂、减少纤维损伤、及时除去短绒。因纤维与纤维之间长度、细度、差异性、璃散性、抱合力等差异;梳理工序适当降低前罗拉速度,适当减小罗拉隔距,增大罗拉加压压力,有效地控制纤维的运动,提高条干均匀度。2、纺纱工艺羊毛纤维、圣麻纤维、桑蚕丝纤维、棉纤维和聚酯纤维在混合过程中,由于各纤维性能的差异性,造成粗纱工序制条过程产生抱合力较差,容易造成条干不均匀现象,同时还要解决纱线毛粒,毛羽的问题。(1)先将圣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条染加捻成线;将羊毛纤维、桑蚕丝纤维和聚酯纤维经条染、复精梳工艺;在经过纺纱工序,在纺纱工序圣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条染加捻线在粗纱过程中加入,并经过两次粗纱;(2)圣麻纤维的湿态强力低;干态强力比湿伸长大,生产过程中,控制车间湿度,车间湿度偏高控制掌握,温度偏低控制,温度过高,圣麻纤维易发粘,造成粗纱难纺。由于粗纱捻度过大,为顺利退捻,在细纱过程中采用光滑钢丝勾,且需要采用双钢丝勾,分散牵伸力与张力,减少纱线断头率。3、织造工艺织造控制好张力,控制前、中、后排三段张力,保证纱线的通道光滑、顺畅。加强巡回检查,保证花型无误,提高坯布质量。4、染整工艺整理加工因涉及纤维种类较多,根据各种纤维特性,以低温、小张力为主,煮呢温度控制在85℃以下。1.通过烧毛,两正两反,中强火口,去除呢面绒毛,保证呢面洁净。2.选用先煮后洗(平洗)工序,是为了防止呢面条折痕产生,加入柔软工序增加织物滑度,改善产品手感。3.保证面料呢面平整,纹路清晰,增加产品亮光度,采用先电压再蒸呢的工序。经检测,羊毛纤维、圣麻纤维、桑蚕丝纤维、棉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面料,达到设计要求;经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有限公司理化检测中心检测,各项内在指标达FZ/T24004-2009《精梳低含毛混纺及纯化纤毛织品》一等品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