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61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为细长的杆状,设置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经历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西服驳头的胸衬和外层面料叠放在工作台上,设置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第二个步骤:该工具设置在胸衬和外层面料之间,胸衬沿该工具的表面隆起;第三个步骤:在过该工具轴线的水平面与外层面料之间,胸衬垂直设置;第四个步骤:在胸衬隆起部位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绷线缝纫线迹;第五个步骤:该工具移出胸衬的覆盖范围;第六个步骤:胸衬和外层面料折叠。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在西服制作中可以保证一致、均匀的胸衬翻折余量,提高西服的制作质量,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成余量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西服制作过程中,为了使西服的领口驳头部位外形自然而优雅,高质量西服的领口驳头的翻折,不是使用熨烫方法形成及定型,而是依靠驳头胸衬预留的翻折余量,使翻折部位胸衬的长度大于外层面料的长度而自然形成翻折并定型的,保证了高质量西服的领口驳头形状自然而优雅。目前的西服制造企业都是使用手工操作的方法,依靠手法和感觉预留胸衬翻折余量,因此无法保证留出的胸衬翻折余量适当而均匀,从而影响了西服质量的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改变目前西服制作过程中依靠手法和感觉预留胸衬翻折余量,无法保证留出的胸衬翻折余量适当而均匀,影响西服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周表面平滑连续,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长度与胸衬翻折的折痕长度相适配。
[0005]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多边形为等边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为5边至8边,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与胸衬翻折余量的长度相适配。
[0006]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大于其另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
[0007]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范围是4毫米至8毫米。
[0008]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小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为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70%至90%。
[0009]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材料包括:木、竹、塑料和/或金属,金属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或铜合金。
[0010]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西服驳头的胸衬翻折分为五个步骤:
[0011]第一个步骤的结构是:西服驳头的胸衬和外层面料按照设定的位置由上至下顺序固定叠放在工作台上,设置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形状和尺寸,与胸衬翻折的折痕相适配;[0012]第二个步骤的结构是: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设置在胸衬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设置位置,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相重合,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的一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邻近领口的部位,位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胸衬的部分下表面,均匀弹性包绕接触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部轮廓表面,位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胸衬沿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部轮廓表面隆起;
[0013]第三个步骤的结构是:沿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轴线方向,设置胸衬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表面,在过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轴线的水平面与外层面料之间,胸衬垂直于外层面料设置;
[0014]第四个步骤的结构是:在胸衬的隆起部位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绷线缝纫线迹,绷线缝纟刃线迹穿透连接胸衬和外层面料;
[0015]第五个步骤的结构是:在胸衬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沿其轴向方向移出胸衬的覆盖范围;
[0016]第六个步骤的结构是:沿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胸衬和外层面料折叠,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两侧,外层面料的表面相对接触。
[0017]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小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远离领口的一端,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大端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邻近领口的部位伸出胸衬的遮蔽范围。
[0018]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绷线缝纫线迹平行于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侧边设置。
[0019]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绷线缝纫线迹的位置分别在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侧边下方,至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侧10毫米的范围内。
[0020]本实用新型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0021]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周表面平滑连续,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长度与胸衬翻折的折痕长度相适配。
[0022](I)、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为细长的杆状结构,长度与胸衬翻折的折痕长度相适配,在西服制作过程中可以准确、稳定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保证西服的质量。
[0023](2)、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周表面平滑连续,可以顺利地用于服装制作过程,防止损伤衣料。
[0024]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多边形为等边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为5边至8边,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与胸衬翻折余量的长度相适配。
[0025](I)、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多边形为等边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为5边至8边,可以为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提供多种横断面形状的选择,为不同衣料、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手持和放置工具提供方便。
[0026](2)、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与胸衬翻折余量的长度相适配,可以设定胸衬隆起的高度,保证胸衬翻折余量符合需要。
[0027]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大于其另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
[0028](I)、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两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不同,可以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两端形成不同的翻折余量,以适应胸衬翻折在领口部位的余量较大,在下部的余量较小的需要。
[0029]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范围是4毫米至8毫米。
[0030](I)、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范围是4毫米至8毫米,可以适应通常的西服制作需要。
[0031]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小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为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70%至90%。
[0032](I)、较小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为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70%至90%,可以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两端形成不同的翻折余量,以适应胸衬翻折在领口部位的余量较大,在下部的余量较小的需要。
[0033]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材料包括:木、竹、塑料和/或金属,金属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或铜合金。
[0034](I)、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适合多种材料制作,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和使用需求。
[0035]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西服驳头的胸衬翻折分为五个步骤:
[0036]第一个步骤的结构是:西服驳头的胸衬和外层面料按照设定的位置由上至下顺序固定叠放在工作台上,设置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形状和尺寸,与胸衬翻折的折痕相适配;
[0037]第二个步骤的结构是: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设置在胸衬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设置位置,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相重合,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的一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邻近领口的部位,位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胸衬的部分下表面,均匀弹性包绕接触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部轮廓表面,位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胸衬沿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部轮廓表面隆起;
[0038]第三个步骤的结构是:沿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轴线方向,设置胸衬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表面,在过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轴线的水平面与外层面料之间,胸衬垂直于外层面料设置;
[0039]第四个步骤的结构是:在胸衬的隆起部位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绷线缝纫线迹,绷线缝纟刃线迹穿透连接胸衬和外层面料;
[0040]第五个步骤的结构是:在胸衬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沿其轴向方向移出胸衬的覆盖范围;
[0041]第六个步骤的结构是:沿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胸衬和外层面料折叠,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两侧,外层面料的表面相对接触。[0042](I)、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设置在胸衬和外层面料之间,可以使位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胸衬隆起,使该部位胸衬的长度大于外层面料的长度,形成翻折余量。
[0043](2)、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较大的一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邻近领口的部位,可以使邻近领口的部位的翻折余量较大,形成的折痕较锐利、明显,使折痕位置下端的折痕逐渐模糊以致消失,以保证折痕自明显至消失的逐渐过渡。
[0044](3)、胸衬包绕工具的上表面,工具的轴线以下的胸衬垂直设置,可以准确设定翻折余量的大小,保证批量制作的驳头的翻折效果一致。
[0045](4)、在胸衬的隆起部位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绷线缝纫线迹,可以在撤出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后,保持翻折余量不变。
[0046](5)、沿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胸衬和外层面料折叠,可以完成驳头的胸衬和外层面料的翻折。
[0047]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小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远离领口的一端,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大端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邻近领口的部位伸出胸衬的遮蔽范围。
[0048]( I)、小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远离领口的一端,大端在邻近领口的部位伸出胸衬的遮蔽范围,可以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全部长度内由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衬垫形成翻折余量,并方便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撤出。
[0049]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绷线缝纫线迹平行于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侧边设置。
[0050](I)、绷线缝纫线迹平行于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侧边设置,可以准确保持翻折余量的状态。
[0051]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绷线缝纫线迹的位置分别在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侧边下方,至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侧10毫米的范围内。
[0052](I)、绷线缝纫线迹的位置分别在工具的侧边下方,至工具的外侧10毫米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胸衬和外层面料材料的不同质地和厚度,选择设置绷线缝纫线迹的位置,以获得最好的翻折效果。
[0053]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在西服制作过程中可以预留出一致、适当而均匀的胸衬翻折余量,提高西服的制作质量,效果显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4]图1是本实用新型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2是本实用新型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胸衬和外层面料叠放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3是本实用新型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胸衬和外层面料间放入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4是本实用新型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工具的轴线以下的胸衬垂直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5是本实用新型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设置绷线缝纫线迹的结构示意图。
[0059]图6是本实用新型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移出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60]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
[0061]I一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2一胸衬,3—外层面料,4一折痕位置,5一绷线缝细线迹。
【具体实施方式】
[0062]本实用新型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周表面平滑连续,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长度与胸衬翻折的折痕长度相适配。
[0063]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多边形为等边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为5边至8边,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横断面的直径或径向尺寸应与胸衬翻折余量的长度相适配。
[0064]图1中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圆形。
[0065]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通常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 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大于其另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如图1所示。
[0066]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范围通常是4毫米至8毫米。
[0067]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小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通常为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70%至90%。
[0068]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材料通常包括:木、竹、塑料和/或金属,金属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或铜合金。
[0069]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西服驳头的胸衬翻折分为五个步骤:
[0070]第一个步骤的结构是:西服驳头的胸衬2和外层面料3按照设定的位置由上至下顺序固定叠放在工作台上,设置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的形状和尺寸,与胸衬翻折的折痕相适配;
[0071]第一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0072]第二个步骤的结构是: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设置在胸衬2和外层面料3之间,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设置位置,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相重合,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的一端通常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邻近领口的部位,位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的胸衬2的部分下表面,均匀弹性包绕接触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上部轮廓表面,位于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的胸衬2沿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上部轮廓表面隆起;
[0073]第二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0074]第三个步骤的结构是:沿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轴线方向,设置胸衬2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上表面,在过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轴线的水平面与外层面料3之间,胸衬2垂直于外层面料3设置;
[0075]第三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0076]第四个步骤的结构是:在胸衬2的隆起部位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绷线缝纫线迹5,绷线缝纫线迹5穿透连接胸衬2和外层面料3 ;
[0077]第四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0078]第五个步骤的结构是:在胸衬2和外层面料3之间,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沿其轴向方向移出胸衬2的覆盖范围;
[0079]第五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0080]第六个步骤的结构是:沿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胸衬2和外层面料3折叠,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的两侧,外层面料3的表面相对接触。
[0081]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小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的远离领口的一端,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大端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4邻近领口的部位伸出胸衬2的遮蔽范围。
[0082]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绷线缝纫线迹5平行于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侧边设置。
[0083]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绷线缝纫线迹5的位置分别在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侧边下方,至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I的外侧10毫米的范围内。
[0084]本实用新型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式,经过变换、代换和/或组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包绕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周表面平滑连续,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长度与胸衬翻折的折痕长度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所述多边形为等边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边数为5边至8边,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与胸衬翻折余量的长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大于其另一端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范围是4毫米至8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小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为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一端的直径或径向尺寸的70%至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材料包括:木、竹、塑料和/或金属,所述金属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或铜合金。
7.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西服驳头的胸衬翻折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的结构是:西服驳头的胸衬和外层面料按照设定的位置由上至下顺序固定叠放在工作台上,设置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所述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胸衬翻折的折痕相适配; 第二个步骤的结构是: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设置在所述胸衬和所述外层面料之间,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相重合,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横断面形状的直径或径向尺寸较大的一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邻近领口的部位,位于所述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所述胸衬的部分下表面,均匀弹性包绕接触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部轮廓表面,位于所述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所述胸衬沿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部轮廓表面隆起; 第三个步骤的结构是:沿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胸衬包绕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上表面,在过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轴线的水平面与所述外层面料之间,所述胸衬垂直于所述外层面料设置; 第四个步骤的结构是:在胸衬的所述隆起部位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绷线缝纫线迹,所述绷线缝纫线迹穿透连接所述胸衬和所述外层面料; 第五个步骤的结构是:在所述胸衬和所述外层面料之间,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沿其轴向方向移出所述胸衬的覆盖范围; 第六个步骤的结构是:沿所述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所述胸衬和所述外层面料折叠,在所述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两侧,所述外层面料的表面相对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小端设置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的远离领口的一端,所述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大端在胸衬翻折的折痕位置邻近领口的部位伸出胸衬的遮蔽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线缝纫线迹平行于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侧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余量形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线缝纫线迹的位置在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侧边下方,至邻近的形成胸衬翻折余量的工具的外侧10毫米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A41D27/02GK203723489SQ20142005371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季连京, 房景霞 申请人:北京五木服装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