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56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由大底、活杆助行结构和与其相匹配的鞋帮构成,其中,活杆助行结构包括:旋转固定端、自由活动端和连接杆,大底上有第五跖趾槽和第一跖趾滑槽,第一跖趾滑槽两端有圆形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部深于第一跖趾滑槽的其它部位,所述自由活动端底面有垫片,所述自由活动端可在第一跖趾滑槽内滑动,并可陷入圆形部内,所述旋转固定端侧面为凸形,与第五跖趾槽相匹配,为活动轴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皮鞋的设计与制造,根据每个人在行走时后跟先着地到前掌蹬地再到前掌离地的循环的足部运动变化规律,更具体的说,是在着地、离地的过程中,前掌部位第一趾跖先着地,第五趾跖后着地的规律,即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设计前掌着地顺序,利用活杆结构这一设计,达到减震的作用,提高鞋的舒适度,并且实现助行的功能。
【专利说明】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男皮鞋或女皮鞋的大底的设计与制造。

【背景技术】
[000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需求的生活品质相对提高,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所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便需要设计师对产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设计理念。
[0003]在这高速发展的社会里,生活质量的相对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对鞋子能穿就好的老旧思想,对鞋子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皮鞋作为现代众多消费者钟爱的一款鞋类产品,其功能的创新也备受关注,现今皮鞋大底基本都是真皮大底或泡沫大底或其它材质大底,在减震效果上来说,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迫切需要在大底上一种能实现大底减震的结构,来解决现今大底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鞋的减震效果的现状,并且提供助走的功倉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针对皮鞋的设计与制造,根据每个人在行走时后跟先着地到前掌蹬地再到前掌离地的循环的足部运动变化规律,更具体的说,是在着地、离地的过程中,前掌部位第一趾跖先着地,第五趾跖后着地的规律,即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设计前掌着地顺序,利用活杆结构这一设计,达到减震的作用,提高鞋的舒适度,并且实现助行的功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由大底、活杆助行结构和与其相匹配的鞋帮构成,其中,活杆助行结构包括:旋转固定端、自由活动端和连接杆,大底上有第五跖趾槽和第一跖趾滑槽,第一跖趾滑槽两端有圆形部。
[0006]具体的说,圆形部深于第一跖趾滑槽的其它部位,自由活动端底面有垫片,自由活动端可在第一跖趾滑槽内滑动,并可陷入圆形部内,旋转固定端侧面为凸形,与第五跖趾槽相匹配,为活动轴结构。
[0007]较佳技术方案中,第五跖趾槽位于对应足底第五跖趾部位。
[0008]较佳技术方案中,旋转固定端底面有胶类垫片,为第五趾跖部位提供减震和回弹,帮助行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图2所示,一种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由大底1、活杆助行结构2和与其相匹配的鞋帮构成3,其中,活杆助行结构2包括:旋转固定端21、自由活动端22和连接杆23,大底I上有第五跖趾槽11和第一跖趾滑槽12,第一跖趾滑槽12两端有圆形部121。
[0013]具体的说,圆形部121深于第一跖趾滑槽12的其它部位,自由活动端22底面有垫片221,自由活动端22可在第一跖趾滑槽12内滑动,并可陷入圆形部121内,旋转固定端21侧面为凸形,与第五跖趾槽11相匹配,为活动轴结构。
[0014]进一步说明,第五跖趾槽11位于对应足底第五跖趾部位,旋转固定端21底面有胶类垫片211。
[0015]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由大底、活杆助行结构和与其相匹配的鞋帮构成,其中,活杆助行结构包括:旋转固定端、自由活动端和连接杆,大底上有第五跖趾槽和第一跖趾滑槽,第一跖趾滑槽两端有圆形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部深于第一跖趾滑槽的其它部位,所述自由活动端底面有垫片,所述自由活动端可在第一跖趾滑槽内滑动,并可陷入圆形部内,所述旋转固定端侧面为凸形,与第五跖趾槽相匹配,为活动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其特征是所述第五跖趾槽位于对应足底第五跖趾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杆助行式减震皮鞋,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固定端底面有胶类垫片。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3952602SQ20142019624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李再冉 申请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