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64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一鞋底主体,该鞋底主体由软胶材料或发泡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鞋底主体中一体成型有可与外接螺钉螺旋固定的硬质连接部,该硬质连接部位于鞋底主体内部,且靠近鞋底主体外侧面的位置。该硬质连接部为硬质塑胶板片,其端面与鞋底主体外侧面平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用于制作拖鞋,先选择合适的鞋面,通过螺钉可直接穿过鞋面的两侧,并将鞋面的两侧固定于鞋底主体两侧,此时,螺钉与鞋底主体两侧内的硬质连接部螺旋固定,令鞋面固定装配于鞋底主体上,以制作形成鞋子,整个制作过程简便,且拆装方便,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爱好或需求更换不同的鞋面,可灵活使用,以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专利说明】一种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够通过螺钉可直接穿过鞋面的两侦牝并将鞋面的两侧固定于鞋底主体两侧,以形成鞋子的鞋底,该鞋底穿着舒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背景技术】:
[0002]鞋是人们的生活必备品,而拖鞋是鞋的一种,其后跟全空,拖鞋一般包括以鞋底及设置与鞋底前面的鞋面,该鞋面一般采用质地较软的塑胶、皮料或布料等材料制成。
[0003]传统拖鞋的鞋底由木刨制而成,其又称之为木屐,其可将鞋面的两侧直接固定于鞋底两侧,以制作成木屐,其由于制作简便和可更换鞋面方便,以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鞋的舒适度以及功能性要求也不断的增加,木屐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市场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小。
[0004]随后,出现了有效由软胶材料或发泡材料一体成型的鞋底和鞋面构成的拖鞋,其中,鞋底和鞋面一般都是通过胶水粘贴固定,其之间并不能够通过螺钉固定;或者鞋底和鞋面直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通过胶水粘贴固定的拖鞋结构不够牢固,容易脱离;鞋底和鞋面一体成型的拖鞋外形固定,呆板,不能吸引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低下。
[0005]故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螺钉可直接穿过鞋面的两侧,并将鞋面的两侧固定于鞋底主体两侧,以形成鞋子的鞋底,该鞋底穿着舒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鞋底包括:一鞋底主体,该鞋底主体由软胶材料或发泡材料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中一体成型有可与外接螺钉螺旋固定的硬质连接部,该硬质连接部位于鞋底主体内部,且靠近鞋底主体外侧面的位置。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硬质连接部为硬质塑胶板片,其端面与鞋底主体外侧面平行。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硬质塑胶板片与鞋底主体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mm。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硬质塑胶板片的厚度为2-3mm。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底主体外侧面的中部向内凹陷。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底主体上端面具有一防滑层。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底主体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脚的容槽,该容槽对应人的脚跟的位置形成有椭圆状凸起;该容槽对应人的前脚掌的位置形成有一人字形凸起。[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底主体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脚的容槽,该容槽对应人的脚跟的位置形成有椭圆状的第一气囊;该容槽对应人的前脚掌的位置形成有
人字形的第二气囊。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用于制作拖鞋,先选择合适的鞋面,通过螺钉可直接穿过鞋面的两侧,并将鞋面的两侧固定于鞋底主体两侧,此时,螺钉与鞋底主体两侧内的硬质连接部螺旋固定,令鞋面固定装配于鞋底主体上,以制作形成鞋子。上述制作过程十分简便,且拆装方便,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爱好或需求更换不同的鞋面,可灵活使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沿A-A相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参见图1、2所示,为一种鞋底,其包括:一鞋底主体1,该鞋底主体I由软胶材料或发泡材料一体成型。
[0021]所述鞋底主体I中一体成型有可与外接螺钉螺旋固定的硬质连接部2,该硬质连接部2位于鞋底主体I内部,且靠近鞋底主体I外侧面的位置。
[0022]具体而言,所述的硬质连接部2为硬质塑胶板片,该硬质塑胶板片的厚度为2-3mm。上述硬质塑胶板片的端面与鞋底主体I外侧面平行。其中,所述硬质塑胶板片与鞋底主体I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mm。
[0023]所述鞋底主体I外侧面的中部向内凹陷。所述鞋底主体I上端面具有一防滑层。
[0024]所述鞋底主体I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脚的容槽11,该容槽11对应人的脚跟的位置形成有椭圆状凸起111 ;该容槽11对应人的前脚掌的位置形成有一人字形凸起112。椭圆状凸起111和人字形凸起112均能够增强鞋底主体的穿着舒适度。
[0025]另外,结合图3所示,为鞋底的另一结构,其与上述结构的鞋底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鞋底主体I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脚的容槽11,该容槽11对应人的脚跟的位置形成有椭圆状的第一气囊113 ;该容槽11对应人的前脚掌的位置形成有人字形的第二气囊114,该第一气囊113和第二气囊114能够增强鞋底主体的穿着舒适度。
[002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用于制作拖鞋,先选择合适的鞋面,通过螺钉可直接穿过鞋面的两侧,并将鞋面的两侧固定于鞋底主体两侧,此时,螺钉与鞋底主体两侧内的硬质连接部2螺旋固定,令鞋面固定装配于鞋底主体上,以制作形成鞋子。上述制作过程十分简便,且拆装方便,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爱好或需求更换不同的鞋面,可灵活使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7]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其包括:一鞋底主体(I),该鞋底主体(I)由软胶材料或发泡材料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I)中一体成型有可与外接螺钉螺旋固定的硬质连接部(2),该硬质连接部(2)位于鞋底主体(I)内部,且靠近鞋底主体(I)外侧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连接部(2)为硬质塑胶板片,其端面与鞋底主体(I)外侧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胶板片与鞋底主体(I)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_。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胶板片的厚度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I)外侧面的中部向内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I)上端面具有一防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I)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脚的容槽(11),该容槽(11)对应人的脚跟的位置形成有椭圆状凸起(111);该容槽(11)对应人的前脚掌的位置形成有一人字形凸起(112)。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I)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脚的容槽(11),该容槽(11)对应人的脚跟的位置形成有椭圆状的第一气囊(113);该容槽(11)对应人的前脚掌的位置形成有人字形的第二气囊(114)。
【文档编号】A43B13/04GK203801859SQ20142020186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9日
【发明者】孙亮 申请人:孙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