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的摇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832阅读:1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伞的摇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阳伞的摇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夹固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夹板,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能相互插配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在夹板上开有供所述第一插接件或第二插接件穿过的插孔,在第一侧板或者第二侧板的外侧设有摇把手持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该摇把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能相互插接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且第一插接件或第二插接件穿过夹板上的插孔后可以实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互插接,并将夹板夹固在两者之间,因而该摇把不仅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摇把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均不需要借助于外部工具,拆装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
—种遮阳伞的摇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遮阳伞的摇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户外遮阳伞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在沙滩和咖啡馆等休闲场合,遮阳伞得到了广泛引用。对于遮阳伞而言,由于伞面较大,因而摇把是遮阳伞的必要部件,打开伞面和闭合伞面需要通过转动摇把来进行。现有的大多数摇把一般由多个组件组装而成,比如有这样一种摇把,摇把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成一体,组装摇把时需要借助于螺丝刀将螺丝拧上,拆卸摇把时需要用螺丝刀将螺丝拧开,不仅操作较为麻烦、而且组装和拆卸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有待对现有的这种摇把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均非常方便的遮阳伞的摇把。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遮阳伞的摇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夹固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夹板,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能相互插配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在所述的夹板上开有供所述第一插接件或第二插接件穿过的插孔,在所述第一侧板或者第二侧板的外侧设有摇把手持部。
[000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插接件为水平设置的柱形孔,所述的第二插接件为水平设置的凸柱,所述的凸柱穿过所述的插孔并插设在所述的柱形孔内。通过凸柱与柱形孔的插接配合,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以很方便地插接在一起并将夹板夹固在中间。
[0006]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柱形孔设于第一侧板上,柱形孔共有三个并呈三角形分布,对应地,所述的凸柱设于第二侧板上,凸柱共有三个并呈三角形分布。柱形孔和凸柱呈三角形分布后,可以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插接结构更为牢固。
[0007]为了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能更牢固地相互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卡脚,在所述夹板的顶部开有供所述卡脚穿过的缺口,在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有--^口,所述的卡脚穿过所述的缺口后卡设在所述的卡口内。
[0008]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在所述夹板侧面的底部设有向第一侧板所在侧水平延伸的摇把手持杆,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摇把手持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摇把手持部设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并安装在穿过所述通孔的摇把手持杆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该摇把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能相互插接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且第一插接件或第二插接件穿过夹板上的插孔后可以实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互插接,并将夹板夹固在两者之间,因而该摇把不仅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摇把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均不需要借助于外部工具,拆装非常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遮阳伞的摇把包括均呈长条形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和夹板3,其中夹板3被夹固在第一侧板I与第二侧板2之间,在第一侧板I的外侧安装有摇把手持部4。
[0016]第一侧板I的内侧壁上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柱形孔11,且柱形孔11为三个并呈三角形分布,对应地,第二侧板2的内侧壁上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凸柱21,且凸柱21为三个并呈三角形分布,与柱形孔11和凸柱21的个数相对应,在夹板3的对应位置上开有三个能供凸柱穿过的插孔31。本实施例中,柱形孔11和凸柱21均呈三角形分布后,可以提高第一侧板I与第二侧板2的插接牢固度。柱形孔11作为第一插接件,凸柱21作为第二插接件,凸柱21穿过对应的插孔31后插入在对应的柱形孔11内而形成插接配合,由此,第一侧板I和第二侧板2便插接固定成一体并将夹板3固定在第一侧板I和第二侧板2之间。
[0017]为了使第一侧板I与第二侧板2能更牢固地相互固定,在第一侧板I的顶部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卡脚12,在夹板3的顶部开有供卡脚12穿过的缺口 32,在第二侧板2的顶部设有卡口 22,在第一侧板I与第二侧板2相互插接固定的同时,卡脚12穿过缺口 32后卡设在卡口 22内。
[0018]另外,在夹板3侧面的底部设有向第一侧板I所在侧水平延伸的摇把手持杆33,在第一侧板I的底部设有供摇把手持杆33穿过的通孔13,摇把手持部4设于第一侧板I的外侧并安装在穿过通孔13的摇把手持杆33上。
[0019]组装摇把时,首先,将第一侧板I和第二侧板2分别设于夹板3的两侧;然后,使第二侧板I的凸柱21穿过夹板3上对应的插孔31并插入第一侧板I上对应的柱形孔11内,并在凸柱21与柱形孔11相互插配的同时,使第一侧板I的卡脚12穿过夹板3上的缺口 32并卡设在第二侧板2的卡口 22上;最后,在穿过通孔13的摇把手持杆33上安装摇把手持部4。拆卸摇把时,采用上述相反的步骤即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遮阳伞的摇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I)、第二侧板(2)和夹固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夹板(3),在所述第一侧板(I)和第二侧板(2)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能相互插配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在所述的夹板(3)上开有供所述第一插接件或第二插接件穿过的插孔(31),在所述第一侧板(I)或者第二侧板(2)的外侧设有摇把手持部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伞的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接件为水平设置的柱形孔(11),所述的第二插接件为水平设置的凸柱(21),所述的凸柱(21)穿过所述的插孔(31)并插设在所述的柱形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伞的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孔(11)设于第一侧板(I)上,柱形孔(11)共有三个并呈三角形分布,对应地,所述的凸柱(21)设于第二侧板(2)上,凸柱(21)共有三个并呈三角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伞的摇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板(I)的顶部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卡脚(12),在所述夹板(3)的顶部开有供所述卡脚穿过的缺口(32),在所述第二侧板(2)的顶部设有一卡口(22),所述的卡脚(12)穿过所述的缺口(32)后卡设在所述的卡口(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遮阳伞的摇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板(3)侧面的底部设有向第一侧板(I)所在侧水平延伸的摇把手持杆(33),在所述第一侧板(I)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摇把手持杆(33)穿过的通孔(13),所述的摇把手持部(4)设于第一侧板(I)的外侧并安装在穿过所述通孔(13)的摇把手持杆(33)上。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4032560SQ20142029633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赵立峰 申请人:宁波佳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