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蹄形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028阅读:1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蹄形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蹄形高跟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马蹄形高跟鞋,包括鞋后跟和鞋底,鞋后跟设置有鞋跟底块和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对称设置的一对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均包括上支撑臂、铰接座和下支撑臂,上固定座固定在鞋底上,上支撑臂的一端与上固定座铰接,上支撑臂对应上固定座的另一端与铰接座铰接,下支撑臂的一端与下固定座铰接,下支撑臂对应下固定座的另一端与铰接座铰接,两铰接座之间联动穿设有丝杆,下固定座与鞋跟底块固定。该马蹄形高跟鞋可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需要能在一定的高度区间内自由的调节鞋后跟的高度,而且实用。
【专利说明】
—种马蹄形高跟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跟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马蹄形高跟鞋。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鞋子有很多种,其中高跟鞋特别受到广大女性群体的青睐,因为高跟鞋不但美观大方,而且穿着还能凸显身材,但是在不同的场合,比如说在聚会、派对和逛街等场合下所需要的高跟鞋的鞋跟高度是不一的,然而传统的高跟鞋只能是固定高度,有些人便出于无奈,外出时会带上不同高度的高跟鞋或是平底鞋,以应对不同场合时穿上不同的鞋子。
[0003]许多人在生活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经行改进,例如有一个技术方案为,将马蹄形高跟鞋的后跟分成几块块状物,然后在利用卡槽将该若干块状物堆积叠加在一起形成鞋后跟,当需要改变鞋子高度时,只要抽出或是加上块状物,就起到了改变高跟鞋后跟高度的效果。虽然该技术方案具有可实施性,且运用简单,但也存在着不足,块状物之间是由卡槽连接的,时间久了,块状物之间的配合会出现松动现象,容易造成块状物自动掉落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鞋子的实用效果,而且利用块状物调节高度,受到很大的局限性,所能调节的高度只能是固定的高度,不能在区间内任意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一定区间内,高度能够自由调节的马蹄形高跟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蹄形高跟鞋,包括鞋后跟和鞋底,鞋后跟设置有鞋跟底块和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对称设置的一对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均包括上支撑臂、铰接座和下支撑臂,上固定座固定在鞋底上,上支撑臂的一端与上固定座铰接,上支撑臂对应上固定座的另一端与铰接座铰接,下支撑臂的一端与下固定座铰接,下支撑臂对应下固定座的另一端与铰接座铰接,两铰接座之间联动穿设有丝杆,下固定座与鞋跟底块固定。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该鞋后跟上的高度调节机构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场合所需要的鞋子高度,将鞋子的高度在一定的区间内自由的调节,解决了广大女性群众出门带鞋的问题,而且实用性能高。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铰接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对称设置的铰接座上的两个螺纹孔内螺纹相反,且成相反方向与丝杆螺纹配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丝杆上的外螺纹和铰接座上的螺纹孔反向配合,便可以方便的通过转动丝杆,使得对称设置的铰接座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调整,且两铰接座同时缩进或张开,进而改变上固定座于下固定座之间的距离,起到鞋后跟升降的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握持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握持件,能够便于穿该鞋的人利用该握持件方便的旋转丝杆,以起到调节高度的效果,增加了高度调节机构的实用性。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高度调节机构中各部件之间的铰接均采用销杆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销杆进行铰接,能够加强高度调节机构的灵活运作,并且达到鞋后跟在一定的高度区间内,能自由调节高度的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鞋后跟的外围可见部分均绕制有麻绳。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后跟上绕制麻绳,不但起到了麻编鞋的美观效果,而且麻绳有任意折叠的性质,能够配合鞋后跟的自由升降效果,提高了该鞋子的实用性。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固定座、上支撑臂、下支撑臂、铰接座和下固定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人的全部重量都是需要鞋子来承受的,而鞋子承受的部分重量是由鞋后跟来承担的,所以高度调节机构中的各部件就需要用金属制成来承受这些重量,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鞋子的实用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马蹄形高跟鞋的鞋后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且根据不同场合所需要的鞋子高度,自由的在一定的高度区间内任意调节高度,解决了广大女性群众出门带鞋的问题,而且实用性能又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马蹄形高跟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马蹄形高跟鞋的高度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马蹄形高跟鞋的高度调节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鞋跟底块;2、上固定座;3、销杆;4、上支撑臂;5、下支撑臂;6、下固定座;7、握持件;8、丝杆;9、铰接座;
[0022]10、麻绳。
[0023]具体实施内容
[0024]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马蹄形高跟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5]一种马蹄形高跟鞋,包括鞋后跟和鞋底,鞋后跟设置有鞋跟底块I和高度调节机构,鞋跟底块I设置于高度调节机构的下部,并与高度调节机构粘合固定于一体,同时与地面接触,所以要求该鞋跟底块I有一定的硬度,增强鞋子的耐摩擦性能和实用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上固定座2、下固定座6、上支撑臂4、下支撑臂5和铰接座9,上述部件是本技术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上固定座2铰接固定于鞋底,上支撑臂4铰接于上固定座2,下支撑臂5铰接于下固定座6上,上支撑臂4与下支撑臂5通过铰接座铰接,上述铰接均采用销杆3铰接,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销杆铰接,有利于提高支撑臂之间的伸缩灵活性,是本技术方案的必要条件。上支撑臂4、下支撑臂5和铰接座9分别成左右对称设置,该对称设置能够加强高度调节机构的稳定性,增强其实用效果。同时在对称设置的铰接座9之间联动穿设有丝杆8,铰接座9上设置有螺纹孔,且铰接座9上的两个螺纹孔内螺纹成相反方向设置,且成相反方向与丝杆8上的螺纹配合,该设置能够利用丝杆8上的外螺纹和铰接座9上的螺纹孔反向配合,便可以方便的通过转动丝杆8,使得对称设置的铰接座9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调整,且两铰接座9同时收缩或张开,铰接座9之间的伸缩能够改变上支撑臂4和下支撑臂之间的夹角,进而改变上支撑臂4上端连接的上固定座2与下支撑臂下端连接的下固定座6之间的距离,起到鞋后跟自由升降的效果。丝杆8 —端设置有握持件7,通过该握持件7能够轻松的旋动丝杆8,方便人操作该鞋的升降功能。由于人的全部重量都是需要鞋子来承受的,而鞋子承受的部分重量是由鞋后跟来承担的,所以要求高度调节机构中的各项调节高度部件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最好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并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提高该高度调节机构牢固性和高跟鞋鞋跟的实用性,同时大大提升了鞋子的整体实用性,所以是该机构的优选材料。在该鞋后跟的外围可见部分有规律的绕制麻绳10,麻绳10不但起到了麻编鞋的美观效果,而且麻绳10具有可折叠的性质,该性质能够有效的配合马蹄形高跟鞋高度的可升降功能。在绕制麻绳时,在丝杆8带有握持件7的一端设置有一通孔,使丝杆8略微露出鞋后跟,便于旋转丝杆8。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蹄形高跟鞋,包括鞋后跟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后跟设置有鞋跟底块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对称设置的一对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上支撑臂、铰接座和下支撑臂,所述上固定座固定在鞋底上,所述上支撑臂的一端与上固定座铰接,所述上支撑臂对应上固定座的另一端与铰接座铰接,所述下支撑臂的一端与下固定座铰接,所述下支撑臂对应下固定座的另一端与铰接座铰接,所述两铰接座之间联动穿设有丝杆,所述下固定座与鞋跟底块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蹄形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两铰接座上均设置有配合丝杆的螺纹孔,所述两铰接座上的螺纹孔的螺纹方向呈反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蹄形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握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蹄形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中各部件之间的铰接均采用销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蹄形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后跟的外围可见部分均绕制有麻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蹄形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上固定座、上支撑臂、下支撑臂、铰接座和下固定座均采用金属制成。
【文档编号】A43B21/42GK203952619SQ20142038039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0日
【发明者】汪岗林 申请人:杭州杉友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