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35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其技术方案要点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相邻凸条间形成间隔槽,所述间隔槽内均设有长条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将间隔槽内泥土推出的推板,所述推板与凹槽底壁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分别与推板和凹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一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杆,所述鞋底本体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杆端部从滑槽穿出,所述滑槽侧壁上设有与支杆配合且限制支杆在滑槽内滑动的卡槽,当有泥土或杂物卡在间隔槽内,可以通过推板从凹槽内弹出实现清理效果,清理完后能够将推板收纳到凹槽内,不影响鞋底的正常使用,操作简单快捷,而且清理效果好。
【专利说明】
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鞋底。

【背景技术】
[0002]鞋子是人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众所周知,鞋子是人们出行的必须穿着品,随着人们的各种需求,鞋子也从材料或用途等被分为了各式各样的鞋子。
[0003]鞋子的鞋底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其底面都会间隔设凸条,有时当人们田里或地面不好的地方走动时,泥土经常会卡在鞋底的凸条之间,这些泥土如果不清理,走起路来会特别不舒服,而且这些泥土清理异常麻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鞋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相邻凸条间形成间隔槽,所述间隔槽内均设有长条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将间隔槽内泥土推出的推板,所述推板与凹槽底壁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分别与推板和凹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一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杆,所述鞋底本体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杆端部从滑槽穿出,所述滑槽侧壁上设有与支杆配合且限制支杆在滑槽内滑动的卡槽。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泥土或杂物卡在间隔槽内,可以通过推板从凹槽内弹出实现清理效果,清理完后能够将推板收纳到凹槽内,不影响鞋底的正常使用,操作简单快捷,而且清理效果好。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支杆相对位于鞋底本体外侧的端部之间均设有连接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将各个支杆连接起来,只需推动其中一个支杆就能够带动所有的支杆一起在滑槽滑动,无需一个个去推动各个支杆,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相对滑槽的边缘设有与其活动铆接且阻挡支杆滑动的挡块,所述挡块相对与鞋底本体的接触面设有第一防滑纹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清理间隔槽内的泥土杂物时,可以转动挡块到阻挡支杆滑动的位置,避免鞋底在平时正常使用时支杆会在滑槽内滑动导致推板推出的现象出现,第一防滑纹路能够增大挡块与鞋底本体的摩擦力,更加不易出现转动,在需要清理时,只需转动挡块就能实现支杆的推动,操作简单方便。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背离鞋底本体的表面设有正六边形的第二防滑纹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六边形的第二防滑纹路不仅增加鞋底的整体美观性,而且极大的增大了摩擦力,使得鞋子与地面摩擦力更多,不易出现相对滑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间隔槽处的截面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1处的放大图。
[0016]附图标记:1、鞋底本体;2、凸条;3、间隔槽;4、凹槽;5、推板;6、支杆;7、弹簧;8、滑槽;9、连接杆;10、挡块;11、第二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I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凸条2,所述相邻凸条2间形成间隔槽3,所述间隔槽3内均设有长条状的凹槽4,所述凹槽4内均设有将间隔槽3内泥土推出的推板5,所述推板5与凹槽4底壁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分别与推板5和凹槽4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板5 —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杆,所述鞋底本体I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杆端部从滑槽穿出,所述滑槽侧壁上设有与支杆配合且限制支杆在滑槽内滑动的卡槽,所述相邻支杆6相对位于鞋底本体I外侧的端部之间均设有连接杆9,所述鞋底本体I相对滑槽8的边缘设有与其活动铆接且阻挡支杆6滑动的挡块10,所述挡块10相对与鞋底本体I的接触面设有第一防滑纹路,所述凸条2背离鞋底本体I的表面设有正六边形的第二防滑纹路11。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泥土或杂物卡在间隔槽3内,可以推动支杆6位于鞋底本体I外的端部,使其移出卡槽,支杆6在弹簧7的作用下在滑槽内移动,进而推板5从凹槽4内弹出,实现很好的清理效果,通过连接杆9将各个支杆6连接起来,只需推动其中一个支杆6就能够带动所有的支杆6 —起移动,无需一个个去推动各个支杆6,这样轻松实现所有凹槽4内推板5的弹出,清理完后可以通过移动支杆6的端部并将其卡在卡槽内,将推板5收纳到凹槽4内,不影响鞋底的正常使用,操作简单快捷,在不需要清理间隔槽3内的泥土杂物时,可以转动挡块10到阻挡支杆6移动的位置,避免鞋底在平时正常使用时支杆6会从卡槽内滑出导致推板5推出的现象出现,第一防滑纹路能够增大挡块10与鞋底本体I的摩擦力,更加不易出现转动,在需要清理时,只需转动挡块10就能实现支杆6的推动,操作简单方便,正六边形的第二防滑纹路11不仅增加鞋底的整体美观性,而且极大的增大了摩擦力,使得鞋子与地面摩擦力更多,不易出现相对滑动。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凸条,相邻所述凸条间形成间隔槽,所述间隔槽内均设有长条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将间隔槽内泥土推出的推板,所述推板与凹槽底壁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分别与推板和凹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一侧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杆,所述鞋底本体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杆端部从滑槽穿出,所述滑槽侧壁上设有与支杆配合且限制支杆在滑槽内滑动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相邻支杆相对位于鞋底本体外侧的端部之间均设有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本体相对滑槽的边缘设有与其活动铆接且阻挡支杆滑动的挡块,所述挡块相对与鞋底本体的接触面设有第一防滑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凸条背离鞋底本体的表面设有正六边形的第二防滑纹路。
【文档编号】A43B13/26GK203986371SQ20142040177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徐尚 申请人:温州市睿成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