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40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设有凸块,凸块相对鞋底本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通槽,通槽贯穿凸块背对鞋尖的一侧,通槽内设有转动块,凸块的侧面上设有与通槽相通的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的轴线方向与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转动块上设有与第一转动孔对应的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内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位于转动块背对鞋底本体底部的一侧,凹槽内设有滑动的滑块,凹槽的深度大于鞋底本体的一半长度,滑块的长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滑块相对鞋底本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燕尾滑槽,燕尾滑槽内设有燕尾滑块,燕尾滑块与转动块固定连接,能够防止踩脏凳子。
【专利说明】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类,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鞋底。

【背景技术】
[0002]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十分的普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当人们在公司睡觉的时候,喜欢将脚放在凳子上睡觉,而这样的话会在不经意间踩到凳子,从而踩脏凳子,而睡醒后有时候会忘了去清扫凳子,给他人造成不便,而且在需要够到一个比较高的东西的时候,需要用凳子来垫脚,从而方便拿到所要拿到的东西,而这样的话就需要将鞋子脱掉再踩上去,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踩脏凳子的鞋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的鞋底本体包括鞋尖和鞋跟,所述的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设有凸块,所述的凸块相对鞋底本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通槽,所述的通槽贯穿凸块背对鞋尖的一侧,所述的通槽内设有转动块,所述的凸块的侧面上设有与通槽相通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的第一转动孔的轴线方向与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与第一转动孔对应的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内穿设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所述的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位于转动块背对鞋底本体底部的一侧,所述的凹槽内设有滑动的滑块,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鞋底本体的一半长度,所述的滑块的长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的滑块相对鞋底本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燕尾滑槽,所述的燕尾滑槽内设有燕尾滑块,所述的燕尾滑块与转动块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的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上设有与凹槽相通的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内设有滑动的限位块,所述的滑块的侧面靠近其凸出于凹槽的一端处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卡槽。
[0006]优选的,所述的凹槽背对鞋底本体底部的一端刷毛。
[0007]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块设有燕尾滑块的一端至转动轴轴线的距离与转动轴的轴线至鞋底本体底部的距离相同。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正常行走的时候,滑块位于凹槽内,燕尾滑块位于燕尾滑槽内,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行走,当要将脚靠在凳子上睡觉或者需要踩在凳子上的时候,滑动滑块,使滑块脱离凹槽,然后翻转转动块,由于燕尾滑块始终位于燕尾滑槽内,因此转动块会带动滑块一起转动,当要将脚靠在凳子上睡觉的时候,将转动块翻转90度,然后滑动燕尾滑块,使燕尾滑块位于燕尾滑槽远离鞋底本体的一端,这样当要将脚抬起踩在凳子上的时候,转动块会自动发生翻转,而这样鞋底就会踩在滑块上,这样就不会将凳子踩脏,而如果要直接踩在凳子上的时候,在将转动块翻转了 90度的情况下再翻转90度即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的滑块位于凹槽内的结构图;
[0010]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的滑块位于鞋底本体底部时的结构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的滑块脱离凹槽时的结构图;
[0013]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的滑块脱离凹槽后翻转90度的结构图;
[0015]图7为燕尾滑块的结构图。
[0016]附图标记:1、鞋底本体;11、鞋尖;12、鞋跟;121、限位槽;122、凹槽;2、滑块;21、卡槽;22、燕尾滑槽;3、限位块;4、转动轴;5、凸块;51、第一转动孔;52、通槽;6、转动块;61、第二转动孔;7、燕尾滑块;8、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鞋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的鞋底本体I包括鞋尖11和鞋跟12,所述的鞋跟12背对鞋尖11的侧面设有凸块5,所述的凸块5相对鞋底本体I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通槽52,所述的通槽52贯穿凸块5背对鞋尖11的一侧,所述的通槽52内设有转动块6,所述的凸块5的侧面上设有与通槽52相通的第一转动孔51,所述的第一转动孔51的轴线方向与鞋底本体I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的转动块6上设有与第一转动孔51对应的第二转动孔61,第一转动孔51内穿设有转动轴4,所述的转动轴4依次穿过第一转动孔51、第二转动孔61,所述的鞋跟12背对鞋尖11的侧面上设有凹槽122,所述的凹槽122位于转动块6背对鞋底本体I底部的一侧,所述的凹槽122内设有滑动的滑块2,所述的凹槽122的深度大于鞋底本体I的一半长度,所述的滑块2的长度大于凹槽122的深度,所述的滑块2相对鞋底本体I底部的端面上设有燕尾滑槽22,所述的燕尾滑槽22内设有燕尾滑块7,所述的燕尾滑块7与转动块6固定连接。
[0019]在正常穿鞋子行走的时候,滑块2位于凹槽122内,燕尾滑块7位于燕尾滑槽22内,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行走,当要将脚靠在凳子上睡觉或者需要踩在凳子上的时候,滑动滑块2,使滑块2脱离凹槽122,然后翻转转动块6,由于燕尾滑块7始终位于燕尾滑槽22内,因此转动块6会带动滑块2 —起转动,当要将脚靠在凳子上睡觉的时候,将转动块6翻转90度,然后滑动燕尾滑块7,使燕尾滑块7位于燕尾滑槽22远离鞋底本体I的一端,这样当要将脚抬起踩在凳子上的时候,转动块6会自动发生翻转,而这样鞋底就会踩在滑块2上,这样就不会将凳子踩脏,而如果要直接踩在凳子上的时候,在将转动块6翻转了 90度的情况下再翻转90度即可。
[0020]鞋跟12背对鞋尖11的侧面上设有与凹槽122相通的限位槽121,所述的限位槽121内设有滑动的限位块3,所述的滑块2的侧面靠近其凸出于凹槽122的一端处设有与限位块3对应的卡槽21,在行走的时候,将限位块3卡入卡槽21内,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滑块2从滑槽内滑出。
[0021]凹槽122背对鞋底本体I底部的一端刷毛8,当将滑块2滑入或者滑离凹槽122的时候,刷毛8能对滑块2进行清扫,保证滑块2与凳子接触的一端的干净。
[0022]转动块6设有燕尾滑块7的一端至转动轴4轴线的距离与转动轴4的轴线至鞋底本体I底部的距离相同,当滑块2与凳子接触的时候,保证滑块2的另一端与鞋底本体I的底部接触,提高通过滑块2站立时的平稳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的鞋底本体包括鞋尖和鞋跟,其特征是:所述的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设有凸块,所述的凸块相对鞋底本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通槽,所述的通槽贯穿凸块背对鞋尖的一侧,所述的通槽内设有转动块,所述的凸块的侧面上设有与通槽相通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的第一转动孔的轴线方向与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与第一转动孔对应的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内穿设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所述的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位于转动块背对鞋底本体底部的一侧,所述的凹槽内设有滑动的滑块,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鞋底本体的一半长度,所述的滑块的长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的滑块相对鞋底本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燕尾滑槽,所述的燕尾滑槽内设有燕尾滑块,所述的燕尾滑块与转动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鞋跟背对鞋尖的侧面上设有与凹槽相通的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内设有滑动的限位块,所述的滑块的侧面靠近其凸出于凹槽的一端处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凹槽背对鞋底本体底部的一端刷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块设有燕尾滑块的一端至转动轴轴线的距离与转动轴的轴线至鞋底本体底部的距离相同。
【文档编号】A43B13/37GK203986376SQ20142040544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孙小金 申请人:台州市万利泰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