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化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114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化妆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卸妆等的一次性化妆垫。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具有含有亲水性纤维的缓冲层和包覆该缓冲层的被覆片的一次性化妆垫。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层和被覆片的一次性化妆垫,被覆片的肌肤接触面含有50%以上的人造丝纤维,并由具有0.1旦尼尔~3旦尼尔的纤维直径的纤维无纺布形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1514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化妆垫能够用于轻拍化妆水、除去乳霜等。在这样的化妆垫中,由于与肌肤接触,因此追求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刺激感的柔和的肌肤触感。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化妆垫中,当为了降低刺激感而缩小被覆片的纤维直径时,存在被覆片的强度下降、容易破损的问题。另一方面,当为了提高被覆片的强度而由超过1旦尼尔的比较大的纤维直径的纤维无纺布形成被覆片时,在擦去化妆品时使用者容易感受到刺激。特别是,在含浸用于在洗脸后清除毛孔的污垢或者除去老旧角质的化妆水(所谓的洁面水)而使用的情况下,当利用化妆垫擦拭肌肤时使用者容易感受到刺激,追求更加柔和的肌肤触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良以往的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被覆片的强度并提高柔和的肌肤触感的一次性化妆垫。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对具有含有亲水性纤维的缓冲层和包覆所述缓冲层的被覆片的一次性化妆垫进行改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化妆垫中,所述被覆片具有:肌肤接触面及位于其相反的一侧的非肌肤接触面;位于所述肌肤接触面侧的外层;以及位于所述非肌肤接触面侧的内层,所述外层由以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下的吸湿性纤维为主的纤维无纺布形成,所述内层由含有50质量%以上的纤维直径大于所述吸湿性纤维的纤维素纤维的纤维无纺布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次性化妆垫的一种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使用时,由于以作为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下的极细纤维的吸湿性纤维为主的外层与肌肤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柔和的肌肤触感。并且,内层由含有50质量%以上的纤维直径大于外层的吸水性纤维的纤维素纤维的纤维无纺布形成,因此能够提高被覆片的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不仅包括发明不可缺少的结构,还包括选择性的或者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一次性化妆垫的一个例子。

图2是沿着图1的ΙI-ΙI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化妆垫的展开俯视图。

图4(a)是表示化妆垫的变形例1的与图2相同的图。图4(b)是表示化妆垫的变形例2的与图2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方式关于作为本发明的例子的图1~图4所示的一次性化妆垫,不仅包括发明不可缺少的结构,还包括选择性的或者优选的结构。

参照图1以及图2,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次性化妆垫的一个例子的化妆垫10具有: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S和第二方向R;第一面11以及位于其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12;沿第一方向S延伸的两侧缘13、14;沿第二方向R延伸的两端缘15、16;在第一方向S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端部17以及第二端部18;以及位于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之间的中间部19。在中间部19中,第二方向R的宽度恒定,在各个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中,侧缘13、14以第二方向R的尺寸朝向端缘15、16而变小的方式倾斜。化妆垫10包括:含有亲水性纤维的缓冲层20、以及包覆缓冲层20的被覆片21。中间部19的第一方向S的尺寸大于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的第一方向S的尺寸。

缓冲层20是以亲水性纤维为主的纤维集合体,该纤维集合体只要不阻碍缓冲层20所需要的吸水性也可以混合疏水性纤维。具体地说,含有大约80质量%以上的亲水性纤维。作为亲水性纤维,例如能够使用人造丝纤维、棉纤维、丙烯酸纤维等。作为疏水性纤维,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聚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或者这些纤维的复合纤维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层20由以纤维素纤维、例如人造丝纤维为主的纤维集合体形成。在亲水性纤维使用人造丝纤维的情况下,与使用棉纤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含浸化妆水而使用时的脱水性。在一个化妆垫10中缓冲层20质量优选是大约0.2g~0.4g。优选缓冲层20的中间部19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小于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并且,缓冲层20的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能够以几乎相同或者分别不同的方式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几乎相等。并且,例如,通过使缓冲层20的第一端部17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于第二端部18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在手指插入后述的口袋50而使用化妆垫10时,手指所插入的一侧的端部(第一端部17)的柔软性提高,能够形成柔和的肌肤触感。

被覆片21包括位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内层23、以及位于肌肤接触面侧的外层24。内层23例如由纤维无纺布形成,所述纤维无纺布含有大约50~100质量%的具有吸湿性的人造丝纤维、吸水性纸浆纤维等纤维素纤维、大约0~50质量%的疏水性纤维、以及大约0~50质量%的热熔接性纤维。内层23优选含有大约1~50质量%的疏水性纤维,更优选含有1~30质量%的疏水性纤维,优选含有1~50质量%的热熔接性纤维,更优选含有大约1~30质量%的热熔接性纤维。疏水性纤维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聚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热熔接性纤维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合成纤维,或者能够使用复合纤维等,该复合纤维等使用两种以上这些纤维。在疏水性纤维及热熔接性纤维使用相同的纤维的情况下,即,在使用疏水性且热熔接性纤维的情况下,优选疏水性纤维的含有量(即,热熔接性纤维的含有量)为大约1~50质量%,更优选为大约1~30质量%。疏水性纤维以及热熔接性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为大约10μm~20μm,纤维素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为大约10μm~20μm。

外层24由纤维无纺布形成,该纤维无纺布以通过熔喷法形成的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下的吸湿性纤维为主。具体地说,含有大约80质量%以上的由熔喷法形成的吸湿性纤维,优选含有大约95质量%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00质量%。优选用于外层24的吸湿性纤维的吸湿性低于用于内层23的纤维素纤维的吸湿性,该吸湿性纤维例如能够使用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纤维、丙烯酸纤维、或者经过亲水化处理的疏水性纤维等。通过使吸湿性纤维的吸湿性低于内层23的纤维素纤维的吸湿性,在涂抹卸妆乳剂等化妆液的情况下,抑制化妆液的急速的吸收,能够使化妆液保持于化妆垫10的肌肤接触面。吸湿性纤维的纤维直径小于形成内层23的纤维素纤维的纤维直径。吸湿性纤维的纤维直径更优选为大约5μm以下。在形成内层23的纤维素纤维使用人造丝纤维的情况下,优选形成外层的吸湿性纤维使用尼龙6或者尼龙66。

内层23的厚度尺寸t1为大约0.10mm~0.25mm,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0.16mm。内层23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大约10g/m2~35g/m2,更优选为大约15g/m2~30g/m2。内层23的密度优选为大约0.08g/cm3~0.2g/cm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0.12g/cm3。外层24的厚度尺寸t2为大约0.05mm~0.15mm,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0.09mm。外层24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约在5g/m2~30g/m2的范围,更优选为大约5g/m2~15g/m2。外层24的密度优选为大约0.05g/cm3~0.2g/cm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0.11g/cm3。在外层24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大约10g/m2以下的情况下,优选内层23的质量为大约25g/m2以上。被覆片21的厚度尺寸t3为大约0.2mm~0.3mm,被覆片21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在大约25g/m2~40g/m2的范围。并且,被覆片21的比容为大约50m3/kg~200m3/kg,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145m3/kg。外层24的厚度尺寸t2优选小于内层的厚度尺寸t1。

参照图2以及图3,被覆片21具有:肌肤接触面及位于其相反的一侧的非肌肤接触面;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Y及宽度方向X;朝向长度方向Y延伸的第一侧缘部31及第二侧缘部32;以及朝向宽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端缘部33及第二端缘部34,利用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和第一及第二端缘部33、34划定被覆片21的外形。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方向Y及宽度方向X分别与化妆垫10的第一方向S及第二方向R一致。

被覆片21具有:位于第一端缘部33侧并朝向宽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弯折线35;以及位于第一弯折线35与第二端缘部34之间并朝向宽度方向X延伸的第二弯折线36,被覆片21被区分为位于第一端缘部33与第一弯折线35之间的第一区域41、位于第一弯折线35与第二弯折线36之间的第二区域42、以及位于第二弯折线36与第二端缘部34之间的第三区域43。第二区域42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M2大于第一及第三区域41、43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M1、M3。并且,优选第一及第三区域41、43的尺寸M1、M3大于第二区域42的尺寸M2的二分之一,第三区域43的尺寸M3为第一区域41的尺寸M1以上。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分别在第一弯折线35附近以及第二弯折线36附近朝向宽度方向X内侧呈凹曲状。第一弯折线35与化妆垫10的一侧的端缘15一致,第二弯折线36与化妆垫10的另一侧的端缘16一致。

缓冲层20在展开被覆片21的状态下配置于被覆片21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为了方便说明,缓冲层20具有: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分离的第一侧区域75及第二侧区域76;以及位于第一侧区域75与第二侧区域76之间的中央区域77。第一侧区域75是从位于第一侧缘部31侧的第一弯折线35(端缘15)的一端部78a位于宽度方向X外侧(从位于第一侧缘部31侧的第二弯折线36(端缘16)的一端部78b的宽度方向X外侧)的区域。第二侧区域76是从位于第二侧缘部32侧的第一弯折线35(端缘15)的另一端部79a位于宽度方向X外侧(从位于第二侧缘部32侧的第二弯折线36(端缘16)的另一端部79b的宽度方向X外侧)的区域。中央区域77是在宽度方向X上位于第一弯折线35的一端部78a与另一端部79a之间(第二弯折线36的一端部78b与另一端部79b之间)的区域。第一侧区域75和第二侧区域76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几乎相等,中央区域77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于第一及第二侧区域75、76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

第一及第二侧区域75、76和中央区域77分别具有:配置于被覆片21的第一区域41的第一缓冲部71;配置于被覆片21的第二区域42的第二缓冲部72;以及配置于被覆片21的第三区域43的第三缓冲部73。第一缓冲部71形成于第一区域41中形成化妆垫10的第一端部17的区域,第二缓冲部72形成于第二区域42的整个区域,第三缓冲部73配置于第三区域43中形成化妆垫10的第二端部18的区域。

被覆片21的第一区域41在与第二区域42之间夹着缓冲层20的状态(即,夹着第二缓冲部72的一部分和第一缓冲部71的状态)下,沿着第一弯折线35朝向第二区域42的非肌肤接触面侧弯折,第三区域43在与第二区域42之间夹着缓冲层20的状态(即,夹着第二缓冲部72的一部分和第三缓冲部73的状态)下,沿着第二弯折线36朝向层叠于第二区域42的第一区域41的肌肤接触面侧弯折。在该化妆垫10中,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于中间部19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并且,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以及中间部19各自的第二方向R的中央区域(即,配置有缓冲层20的中央区域77的区域)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于位于中央区域的第二方向R外侧的两侧区域(即,配置有缓冲层20的第一及第二侧区域75、76的区域)的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而且,优选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的两侧区域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于中间部19的中央区域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

被层叠的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分别通过利用热或者超声波的凸加工/凹加工而熔接,由此,形成将被折叠的被覆片21接合的两侧接合部44。第一以及第三区域41、43形成化妆垫10的第一面11,第二区域42形成第二面12。在第一面11,通过层叠于第一及第二区域41、42的第三区域43形成口袋50。在两侧接合部44中,缓冲层20在被第二区域42和第一及第三区域41、43夹持的状态下与被覆片21熔接。另外,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的接合也可以利用针刺法进行。

参照图1,两侧接合部44从第一弯折线35延长至第二弯折线36,并包含位于第一侧缘部31的第一接合部45和位于第二侧缘部32的第二接合部46。第一及第二接合部45、46分别具有沿第一方向S(长度方向Y)延伸的直线状部47和位于直线状部47的第一方向S外侧的一对倾斜部48。在本实施方式中,直线状部47位于化妆垫10的中间部19,倾斜部48位于化妆垫10的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直线状部47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大于倾斜部48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接合部45、46由大致圆形的多个熔接部形成,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四方形状的熔接部、连续或者非连续的线状。与直线状部47相比,在倾斜部48中,被层叠的被覆片21之间的接合强度高。通过使位于化妆垫10的角部的倾斜部48的接合强度比较高,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化妆垫10的形状崩溃。并且,优选在位于化妆垫10的两端缘15、16的倾斜部48的外端部48a中,接合强度形成为高于倾斜部48的其他部位的接合强度。参照图1以及图3,化妆垫10的侧缘13与第一接合部45的分离尺寸以及化妆垫10的侧缘14与第二接合部46的分离尺寸(位于各侧缘13、14与各接合部45、46之间的、被覆片21的非接合部的第二方向R的尺寸)d1优选在大约0.5mm~5mm的范围,第一及第二接合部45、46的宽度尺寸(第二方向R的尺寸)d2优选分别在大约0.5mm~5mm的范围。

口袋50利用两侧接合部44和在两侧接合部44之间延伸的第二弯折线36以及第二端缘部34而划定,通过第二端缘部34形成沿第二方向R(宽度方向X)延伸的口袋50的开口缘51。在口袋50中,层叠有第一及第三区域41、43的层叠部的第一方向S上的尺寸L2具有化妆垫10的第一方向S上的尺寸L1的大约20%~50%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缘51位于化妆垫10的中间部19,被覆片21的第一端缘部33侧的端缘33a位于中间部19。开口缘51也可以是位于化妆垫10的第一端部17的结构。

在该化妆垫10中,能够在第一面11或者第二面12涂抹卸妆乳剂来用作卸妆用的垫,或者在第一面11或者第二面12涂抹用于清除毛孔的污垢或者除去老旧角质的化妆水(所谓的洁面水)来用作化妆水用的垫。在擦去化妆品时,由于将化妆垫10的第一面11或者第二面12按压于肌肤而擦拭,因此与含浸化妆水并与脸接触而使用的面膜(face mask)相比,追求使用者感受不到刺激的程度所需要的柔软性。特别是,在含浸洁面水而使用的情况下,在清除毛孔的污垢或者老旧角质的同时,追求感受不到刺激的程度的比较高的柔软性。在本实施方式的化妆垫10中,形成第一及第二面11、12的外层24由以作为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下的极细纤维的吸湿性纤维为主的熔喷纤维无纺布形成,因此与利用比较大的纤维直径的纤维无纺布形成外层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刺激感,获得柔和的肌肤触感。而且,由于该极细纤维是熔喷纤维,因此与使用分割型纤维作为极细纤维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纤维直径均匀,且能够使纤维的周面平滑,能够进一步提高柔和的肌肤触感。并且,内层23以具有纤维直径大于吸湿性纤维的纤维直径的纤维素纤维为主,因此能够防止因使用极细纤维导致的被覆片21的强度下降。

并且,通过使用吸湿性低于形成内层23的纤维素纤维的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纤维作为形成外层24的吸湿性纤维,在将卸妆乳剂等化妆液涂抹在化妆垫10的肌肤接触面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化妆液急速吸收到吸湿性高的内层23、缓冲层20,能够在化妆液保持于肌肤接触面的状态下进行卸妆。由此,在卸妆时,能够抑制化妆液的过度消耗。在内层23含有疏水性纤维的情况下,内层23的吸湿性下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效果。并且,通过使吸湿性纤维的纤维直径为大约10μm以下,使外层24的密度为大约0.05g/cm3~0.2g/cm3,能够缩小纤维间的空隙从而比较紧密地配置。这样比较紧密地配置的吸湿性纤维是纤维直径为大约10μm以下的所谓的极细纤维,因此能够将进入毛孔的皮脂或者污垢掏出,卸妆乳功能提高。并且,通过化妆液进入纤维间的微细的空间,容易在肌肤接触面形成无间隙的均匀的液膜,能够进一步提高肌肤接触面的化妆液的保持性,并且向肌肤的紧贴性提高,能够带来在含浸化妆液的状态下表面(肌肤接触面)吸附于肌肤的触感。并且,通过使被覆片21的厚度尺寸t3为大约0.2mm~0.3mm,使比容为大约50m3/kg~200m3/kg,能够维持被覆片21的柔软性,并且不易破损。

而且,优选形成外层24的吸湿性纤维由以在第一及第二面11、12上不存在纤维的顶端部的方式朝向第一方向S、第二方向R延伸的连续的纤维形成。也就是说,在吸湿性纤维是在第一及第二面11、12上存在纤维的顶端部那样的短纤维的情况下,在使用时,存在该顶端部与肌肤接触从而带来刺激的担忧,通过形成外层24的吸湿性纤维为以顶端部仅存在于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的方式在第一及第二面11、12上连续的纤维,与使用短纤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肌肤触感,并且能够提高相对于一定方向的片材强度。参照图1以及图3,在本实施方式的化妆垫10中,由于在作为被覆片21的切断边的化妆垫10的两侧缘13、14的内侧形成有两侧接合部44,因此在第二面12中利用两侧接合部44和两端缘15、16划定的化妆液涂抹区域不存在作为连续纤维的吸湿性纤维的顶端部,能够获得良好的肌肤触感。

构成被覆片21的外层24与内层23能够通过机械交织法,具体地说,通过流体交织法(水流交织法、空气交织法)、针刺交织法一体化,优选通过水流交织法一体化。在水流交织法中高压水流优选从肌肤接触面侧(外层24侧)喷射,根据该方法,与从内层23侧喷射高压水流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外层24的表面强度,并且能够使被覆片21的肌肤接触面形成为平滑的触感。并且,在水流交织法中也可以使高压水流从肌肤接触面侧(外层24侧)以及非肌肤接触面侧(内层23侧)喷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使高压水流喷射至非肌肤接触面侧后,喷射至肌肤接触面侧,由此,能够提高外层24的表面强度从而能够使被覆片21的肌肤接触面形成为平滑的触感。

内外层23、24中至少外层24具有沿着第二方向R(被覆片21的宽度方向X)的纤维取向性。在此,纤维取向性指的是形成外层24的纤维中大约50%以上的纤维的取向方向。内层23具有沿着第一方向S或者第二方向R(被覆片21的宽度方向X或者长度方向Y)的纤维取向性。

在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口袋50而使用化妆垫10的情况下,大多为手指沿与口袋50的开口缘51大致正交的方向插入,在化妆垫10与肌肤接触后,以使化妆垫10沿着开口缘51所延伸方向的移动的方式而使用。通过使外层24的纤维取向性为第二方向R,即,使外层24的纤维取向性为与开口缘51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能够使化妆垫10移动的方向与外层24的纤维取向方向一致,在使用时能够获得顺滑的触感。并且,通过使插入手指的方向(第一方向S)与纤维取向方向相交,能够抑制在使用时被覆片21破损。

在内层23含有热熔接性纤维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被覆片21的接合强度。并且,在口袋50的开口缘51位于第一端部17的情况下,开口缘51的两端部在接合强度高于直线状部47的倾斜部48接合,因此在手指插入口袋50时,能够防止开口缘51打开,第一及第三区域41、43的接合剥离。在接合部中化妆垫10的刚性变高,但通过使直线状部47的接合强度低于倾斜部48,能够抑制接合部整体的刚性变高。

如上所述,化妆垫10的第一端部17、18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于中间部19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化妆垫10的形状崩溃。并且,化妆垫10的第二方向R上的两侧区域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小于第二方向R的中央区域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因此能够提高中央区域中化妆垫10的缓冲性,在两侧区域中,能够将被层叠的被覆片21在两侧接合部44牢固地接合。

<变形例>

图4(a)是化妆垫10的变形例1的与图2相同的示意剖视图,图4(b)是化妆垫10的变形例2的与图2相同的示意剖视图。变形例1及变形例2所涉及的化妆垫1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垫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仅说明不同点。

变形例1中的化妆垫10具有第一弯折端部53,所述第一弯折端部53通过被覆片21的第二端缘部34沿着在宽度方向X(第二方向R)上延伸的第三弯折线60使内层23成为内侧地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端部53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L3是大约1mm~5mm,第一弯折端部53位于第一端部17。口袋50的开口缘51由第三弯折线60形成。在该化妆垫10中,由于在口袋50的开口缘51处被覆片21折返,因此能够提高开口缘51的片材强度。并且,在第一弯折端部53中,在第一区域41的外层24与第三区域43的外层24相向的状态下,在两侧接合部44处相互接合,因此在形成外层24的吸湿性纤维是尼龙6或者尼龙66,形成内层23的纤维素纤维是人造丝纤维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一弯折端部53处的第一及第三区域41、43的接合强度。另外,第一弯折端部53也可以是位于中间部19的结构。

变形例2中的化妆垫10具有:第一弯折端部53,所述第一弯折端部53通过被覆片21的第二端缘部34沿着在宽度方向X(第二方向R)上延伸的第三弯折线60使内层23成为内侧地弯折而形成;以及第二弯折端部54,所述第二弯折端部54通过被覆片21的第一端缘部33沿着在宽度方向X(第二方向R)上延伸的第四弯折线61使外层24成为内侧地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端部53位于第一端部17,第二弯折端部54位于第二端部18,第一及第二弯折端部53、54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L3、L4分别为大约1mm~5mm。在该化妆垫10中,能够获得变形例1的效果。并且,在第二弯折端部54的两侧接合部44中,在第一区域41的内层23与第二及第三区域42、43的内层23相向的状态下接合,在内层23含有热熔接性纤维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二弯折端部54的接合强度。另外,第一及第二弯折端部53、54也可以是分别位于中间部19的结构。

<厚度尺寸的测定方法>

被覆片21的厚度尺寸在向被覆片21施加3.0gf/cm2荷载的状态下,使用厚度计((株)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UF-60)进行测定。内层23以及外层24的厚度尺寸使用显微镜((株)キーエンス制,真实表面视图显微镜VE-7800)进行测定。被覆片21、内层23以及外层24的各自的密度基于密度(g/cm3)=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厚度尺寸(mm)×10-3进行计算,被覆片21的比容(m3/kg)作为密度(g/cm3)×103的倒数计算。

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次性化妆垫10的各构成部件除了说明书中记载的材料之外,在这些种类的物品中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通常使用的各种公知的材料。并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的用语只是用于区别相同的要素、位置等。

以上记载的关于本发明的公开至少能够整理为以下的事项。

在具有含有亲水性纤维的缓冲层20和包覆缓冲层20的被覆片21的一次性化妆垫10中,被覆片21具有:肌肤接触面以及位于其相反的一侧的非肌肤接触面;外层24,所述外层24位于所述肌肤接触面侧;以及内层23,所述内层23位于所述非肌肤接触面侧,外层24由以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下的吸湿性纤维为主的纤维无纺布形成,内层23由纤维无纺布形成,所述纤维无纺布含有50质量%以上的纤维直径大于所述吸湿性纤维的纤维素纤维。

上述0039段公开的本发明至少能够包括以下的实施方式。

(1)所述吸湿性纤维通过熔喷法形成。

(2)所述吸湿性纤维是尼龙6或者尼龙66。

(3)被覆片21的比容是50m3/kg~200m3/kg。

(4)内层23具有1~50质量%的疏水性纤维。

(5)内层23具有1~50质量%的热熔接性纤维。

(6)缓冲层20以人造丝纤维或者棉纤维为主。

(7)被覆片21具有:长度方向Y以及宽度方向X;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所述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朝向长度方向Y延伸;第一及第二端缘部33、34,所述第一及第二端缘部33、34朝向宽度方向X延伸;第一弯折线35,第一弯折线35朝向宽度方向X延伸并位于第一端缘部33侧;以及第二弯折线36,所述第二弯折线36朝向宽度方向X延伸并位于第一弯折线35与第二端缘部34之间,被覆片21被区分为位于第一端缘部33与第一弯折线35之间的第一区域41、位于第一弯折线35与第二弯折线36之间的第二区域42以及位于第二弯折线36与第二端缘部34之间的第三区域43,第二区域42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大于第一以及第三区域41、43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在被覆片21的所述非肌肤接触面侧配置有缓冲层20,在沿着第一弯折线35将第一区域41朝向第二区域42的所述非肌肤接触面侧弯折,沿着第二弯折线36将第三区域43朝向层叠于第二区域42的第一区域41的所述肌肤接触面侧弯折的状态下,分别将被层叠的第一及第二侧缘部31、32接合,由此划分两侧接合部44和将第二端缘部34作为开口缘51的口袋50,化妆垫10具有:第一端部17,所述第一端部17位于第一弯折线35侧;第二端部18,所述第二端部18位于第二弯折线36侧;以及中间部19,所述中间部19位于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之间,第一及第二端部17、18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于中间部19中缓冲层20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

(8)缓冲层20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区域中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小于位于所述两侧区域之间的中央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

(9)外层24具有朝向宽度方向X的纤维取向性。

(10)两侧接合部44具有直线状部47和位于直线状部47的长度方向Y外侧的一对倾斜部48,所述一对倾斜部48中至少一方的倾斜部48的接合强度高于直线状部47的接合强度,口袋50的开口缘51在所述一方的倾斜部48之间延伸。

(11)被覆片21的第一及第二端缘部33、34中至少一方的端缘部被弯折。

(12)第二端缘部34以内层23成为内侧的方式弯折。

(13)外层24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小于内层23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外层24的厚度尺寸t2小于内层23的厚度尺寸t1。

附图标记说明

10 化妆垫

17 第一端部

18 第二端部

19 中间部

20 缓冲层

21 被覆片

23 内层

24 外层

50 口袋

51 开口缘

X 宽度方向

Y 长度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