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鞋帮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861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鞋帮拖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鞋帮拖鞋。



背景技术:

拖鞋是鞋子的一种,一般在室内穿。如图1所示,由鞋底1和鞋帮2组成,鞋帮2也叫鞋面。如图2所示,鞋底被分成“鞋头部分A”和“鞋跟部分B”前后两部分,“鞋头部分A”与使用者的前脚掌接触,“鞋跟部分B”与使用者的脚跟(后脚掌)接触。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拖鞋就是“鞋头部分”有鞋帮而“鞋跟部分”没有鞋帮的鞋。

拖鞋多为平底,材质经常是相当轻软的皮料、塑料和布料等。拖鞋材质依穿着场合及性能用途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海滩拖鞋,多采用塑料材质,这是为了防水,好清洗的缘故。现代家庭中在厨房和卫生间内部也都使用塑料拖鞋。

现有技术的拖鞋从结构上看是一种单鞋帮拖鞋,也叫单鞋头拖鞋。

在家庭中,厨房内的拖鞋是单独使用的,每一天做饭的人会多次出入厨房。第一次他进入厨房时会穿上拖鞋,从厨房出来时会脱下拖鞋,这时鞋头向外;如果第二次他进入厨房,他首先的动作是用脚转动拖鞋,使两只拖鞋鞋跟向外,之后他才能穿上拖鞋,每一次都是这样。所以,每次进入厨房穿厨房内的拖鞋时不是转动拖鞋就是转动身体很费时、很费事。事实上,在家庭中进入卫生间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鞋帮拖鞋,在鞋头部分有一个鞋帮,在鞋跟部分也有一个鞋帮,第一次穿拖鞋时使前脚掌部分与鞋头接触,第二次穿拖鞋时使前脚掌部分与鞋跟接触,使用这种双鞋帮拖鞋不必用脚转动拖鞋,也不必转身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鞋帮拖鞋,包括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鞋帮,所述的两个鞋帮分别位于所述鞋底的“鞋头部分”和“鞋跟部分”。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鞋帮2的长度S比现有技术的鞋帮长度大1-10厘米,同时所述的鞋底1的宽度L也比现有技术的鞋底宽度大1-6厘米。

优选地,所述的鞋底1的长度K比现有技术拖鞋的鞋底长度大1-10厘米,所述的鞋帮2与现有技术拖鞋鞋帮的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鞋底1的中间高度H比鞋头的最前端高1-7厘米。

优选地,所述的鞋底1是等厚度的,即所述的H高度部位为空。

优选地,所述的鞋底1是非等厚度的,即所述的H高度部位为实心。

优选地,在所述鞋底1的两个“鞋头部分”各有一个鞋帮组合体3,所述的鞋帮组合体3由鞋帮31和上鞋底32组成,所述的上鞋底32与所述鞋底1的倾角为c,c的取值范围为1-20度。

优选地,还包括填充层34,所述填充层34将上鞋底32与鞋底1连接到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补偿块4,所述补偿块4的下表面与所述鞋帮2(或者鞋帮组合体3)的上表面连接,其上表面与使用者的后脚掌接触。

优选地,所述补偿块4的上表面有一个凹坑,所述凹坑与使用者的后脚掌接触。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现有的成熟工艺可以很容易地生产出本发明技术的双鞋帮拖鞋;(2)使用这种双鞋帮拖鞋不必用脚转动拖鞋,也不必转身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3)使用双鞋帮拖鞋方便了出入厨房和卫生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拖鞋的照片。

图2为现有技术的拖鞋的照片。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使用者脚穿上前的状态。

图15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使用者脚穿上后的状态。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分体式双鞋帮拖鞋鞋帮组合体的轴测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分体式双鞋帮拖鞋鞋底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A-A剖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俯视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26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27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A-A剖视图。

图28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29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表示为:A-鞋头部分;B-鞋跟部分;1-鞋底;11-连接孔;2-鞋帮;3-鞋帮组合体;31-鞋帮;32-上鞋底;33-连接体;34-填充层;4-补偿块。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3-图5所示,一种双鞋帮拖鞋,包括鞋底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鞋帮2,所述的两个鞋帮2分别位于所述鞋底1的鞋头部分和鞋跟部分。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鞋底1在结构上由两个“鞋头部分A”组成,这是由本发明的用途决定的,所以,本实施例所述鞋底1与现有技术的鞋底结构不同,即没有鞋跟部分。

本实施例所述鞋帮2与现有技术的鞋帮相同。

通过现有的成熟工艺可以很容易地生产出本发明技术的双鞋帮拖鞋。本发明所述的拖鞋在家庭中一般用于厨房和卫生间,因为是双鞋帮拖鞋,不必用脚转动拖鞋,也不必转身就可以穿拖鞋,方便了出入厨房和卫生间,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6、图7所示,一种双鞋帮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鞋帮2的长度S比现有技术的鞋帮长度大1-10厘米,同时所述的鞋底1的宽度L也比现有技术的鞋底宽度大1-6厘米。上述两个取值范围中,下限值也可以取为0,当取值为0时表明与现有技术拖鞋的相对应尺寸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鞋帮2的长度S比现有技术的鞋帮长度大4厘米,同时所述的鞋底1的宽度L也比现有技术的鞋底宽度大2厘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穿拖鞋和方便脱下拖鞋。因为人穿着拖鞋正常站立时两拖鞋之间的距离大约10厘米,本实施例中的拖鞋虽然宽了,但是两只拖鞋之间的距离大约为8厘米,穿着拖鞋站立和行走并不受影响。

实施例三:

如图8、图9所示,一种双鞋帮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1的长度K比现有技术拖鞋的鞋底长度大1-10厘米,所述的鞋帮2与现有技术拖鞋鞋帮的尺寸相同。上述取值范围中,下限值也可以取为0,当取值为0时表明与现有技术拖鞋的相对应尺寸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鞋底1的长度比现有技术拖鞋的鞋底长度大5厘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穿拖鞋和方便脱下拖鞋。当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拖鞋时,因为所述的两个鞋帮之间的距离较大(具体尺寸需要设计实际产品时确定),脚掌会先压下其中的一个鞋帮,后脚向前滑动进入另一个鞋帮。

实施例四:

如图10-图15所示,一种双鞋帮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1的中间高度H比鞋头的最前端高1-7厘米。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鞋底1的中间高度H为2厘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穿拖鞋和方便脱下拖鞋。这种中间高两端低的设计方式,必然会形成角度a,一般情况下本实施例的两个鞋头与地面的倾角是相同的(如图10所示);也会出现特殊情况,就是两个鞋头与地面的倾角不相同(如图11所示),这时一个鞋头与地面的倾角为a,另一个鞋头与地面的倾角为b。

如图14所示,因为本发明的所述拖鞋的鞋底中间高两端低,使用者的脚伸进一个鞋帮时,不会出现干涉。如图15所示,当使用者的脚伸进鞋帮后,脚跟处的脚掌自然踩上另一个鞋帮,依靠人体的重量,将本发明的所述拖鞋的鞋底踩平。每次抬脚时拖鞋的中间部分会升高,但是当下压后又变成水平的状态了。本发明采用有弹力的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制造。

实施例五:

如图16、图17所示,一种双鞋帮拖鞋,在所述鞋底1的两个“鞋头部分”都有一个鞋帮组合体3,所述的鞋帮组合体3由鞋帮31和上鞋底32组成,所述的上鞋底32与所述鞋底1的倾角为c。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穿拖鞋和方便脱下拖鞋。所述鞋底1的倾角c的大小为5-15度为宜,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当使用者的脚伸进鞋帮组合体3后,前脚掌自然踩上上鞋底32, 依靠人体的重量,将本发明的所述鞋帮组合体3下压,使上鞋底32与鞋底1接触,这时倾角c为0。每次抬脚时上鞋底32与鞋底1分开,落脚后又恢复到上鞋底32与鞋底1接触的状态了。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鞋帮拖鞋可以采用合体式结构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如图18、图19所示,就是一种分体式结构,所述鞋帮组合体3由鞋帮31、上鞋底32和至少一个连接体33组成,所述连接体33上带有凹槽或者凸起,所述鞋底1上加工有连接孔11,所述连接体33与连接孔11配合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分体结构一方面是方便了制造,另一方面是方便了使用。对于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分体式结构,如果将一个鞋帮组合体3拆除,那么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鞋帮拖鞋就变成一般的拖鞋了。

实施例六:

如图20-图22所示,一种双鞋帮拖鞋,在所述鞋底1的两个“鞋头部分”都有一个鞋帮组合体3,所述的鞋帮组合体3由鞋帮31和上鞋底32组成,所述的上鞋底32与所述鞋底1的倾角为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34,所述填充层34将上鞋底32与鞋底1连接到一起。

如图20-图22所示,可以将填充层34作为上鞋底32的自然延伸。鞋帮组合体3与鞋底1可以一体式制造,也可以分体式制造。

实施例七: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俯视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26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主视图。

图27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A-A剖视图。

图28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图29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双鞋帮拖鞋的轴测图。

如图23-图29所示,一种双鞋帮拖鞋,包括鞋底1、两个鞋帮2(或者两个鞋帮组合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补偿块4,所述补偿块4的下表面与所述鞋帮2(或者鞋帮组合体3)的上表面连接,其上表面与使用者的后脚掌接触。

所述补偿块4与所述鞋帮2(或者鞋帮组合体3)的连接,可以是一体化制造,也可以分别制造后再粘接或者机械式连接。

所述补偿块4的上表面有一个凹坑,所述凹坑与使用者的后脚掌接触。

当使用者穿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鞋帮拖鞋后,使用者的后脚掌会接触到补偿块4的上表面,下压后整个鞋帮2(或者鞋帮组合体3)将收缩并接触鞋底1,采用补偿块4增加了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实际上,补偿块4不会如图25、图28表现的那么厚,可以是薄薄的一层柔软橡胶涂覆到鞋帮2的上表面。补偿块4的实际尺寸应根据人机工程确定。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看到,因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鞋帮拖鞋带有两个鞋头,实际穿着时,一个鞋帮位于鞋头部分时,另一个鞋帮必然位于“鞋跟部分”,作为鞋跟使用的鞋帮必然高出鞋底的上表面,这时本发明提供的双鞋帮拖鞋在增加了补偿块4后就像高跟拖鞋了。

在本说明书中,本发明已经通过特定的实施例做了描述。但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例如:鞋帮2可以做成两个或者多个窄条状,但整体上看还是一个鞋帮2;例如:鞋帮2的前端可以做成密封形式的,或者说现有鞋的前端部分直接用到本发明的双鞋帮拖鞋上;再例如:本发明的所述鞋底1可以做成多孔状的,或者带有一些凸起和凹坑等等;再例如:实施例四中鞋底1设计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式,这时鞋底1的中间部分是空的,只有踩下时才会与地板贴合,事实上该部分可以做成实心的;再例如:在鞋底1的上表面对应鞋帮2的位置做出下凹的形状,可以完全容纳鞋帮2,当鞋帮2被踩下时使鞋帮2的上表面与鞋底1中间处的上表面平齐,以增加穿着者的舒适性;再例如:补偿块4可以做成装饰物,如蝴蝶结等等。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