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鞋基部和鞋跟的鞋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688发布日期:2018-11-24 10:0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关于鞋基部、鞋跟和鞋套件,鞋套件包括带有可利用不同高度的鞋跟替换的至少一个鞋跟的鞋基部。

背景技术

女性喜欢穿高跟鞋。令人遗憾的是,鞋跟越高,鞋的舒适性就越低。存在很多构想来实现可在一天期间改变鞋跟高度的鞋。这允许在活动期间使用高鞋跟,而在一天中的其余时间或为了步行到所述活动而使用低鞋跟。此问题的理论解决方案很丰富。

一个可能性在于具有伸缩鞋跟,其可根据实际需要延伸。然而,该解决方案很难以在美学方面被接受的形式实现。此外,作用于高鞋跟上的力难以管理,因为穿鞋的人的重量必须由鞋跟的小表面支承。鞋跟越高,则鞋跟上的杠杆力越高。最后,对于高跟鞋更基本的是高跟鞋不会晃动,因为这不利地影响穿鞋的人的稳定性。因此,提出的关于伸缩鞋跟的解决方案并未解决那些问题,且并未带来市场销售的产品。

另一个可能性在于由具有另一高度的另一鞋跟来替换鞋的鞋跟。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案是燕尾连接。然而,这些在市场上未获成功,因为燕尾连接在鞋跟/鞋的至少两侧上是可见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插头插座连接,其中鞋跟插入鞋的鞋底的插座上。然而,此解决方案复杂,因为鞋跟还必须覆盖鞋底上的插座,或又在美学上不为市场接受。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其中插座布置在鞋跟上,而插头在鞋底上。例如,us4805320公开了一种带有鞋基部与鞋跟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的鞋。螺栓和基部的正形式(positiveform)布置在鞋基部的鞋底下方。然而,长螺栓未构造成接收带有较低高度的鞋跟,且长螺栓的杠杆力在基部的固定上相当高。后者可随着时间导致螺栓松开和鞋跟晃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避免。另一方面,减小螺栓的高度可允许使用具有较小高度的鞋跟,但降低了带有减小的长度的螺栓上的高鞋跟的稳定性。因此,该解决方案并未构造成为带有较大范围的高度的鞋跟提供稳定形状配合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较大范围的鞋跟高度的连接机构,其向所有类型的鞋跟高度都提供稳健且稳定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借助于独立权利要求来实现。

对于形状配合连接机构,使用带有三个层叠的圆板的角锥结构显示出对于高跟鞋而言非常稳健且稳定,而与其总高度无关。因此,连接机构可结合小鞋跟或结合高鞋跟使用。甚至对于较小的总高度稳定且稳健的连接也通过正形式的阶梯布置来实现,该布置将鞋跟上的杠杆力分布在若干不同边缘上,这减小了每个边缘上的力。圆板的使用具有的优点在于,鞋跟上的板的边缘的杠杆力在杠杆力的每个方向上都相同。这很重要,因为鞋跟上的重量的中心点不断变化,使得杠杆力的方向也不断变化。具体而言,圆板避免了将力集中在一点上—这会导致一个单点上的力增大—的角部。因此,圆形角锥结构避免了穿着鞋跟的巨大影响,使得鞋跟(即使带有很大杠杆力的高鞋跟)即使在较长穿着时间之后也紧密配合在鞋基部的正圆角锥形状上。

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附图说明

将借助于通过示例给出和由附图图示的实施例的描述来更好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带有鞋基部和鞋跟的鞋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图1的鞋基部的鞋底的实施例的截面。

图3示出了图2的鞋底中的金属层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将鞋跟连接到鞋基部上的固定器件的实施例。

图5示出了图4的固定器件的分解视图。

图6示出了图4的固定器件的截面。

图7示出了图4的固定器件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图4的固定器件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图4的固定器件的仰视图。

图10示出了鞋跟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侧视图。

图11示出了鞋跟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侧视图。

图12示出了鞋跟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3示出了鞋跟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侧视图。

图14示出了鞋跟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侧视图。

图15示出了鞋跟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6示出了鞋跟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侧视图。

图17示出了鞋跟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侧视图。

图18示出了鞋跟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鞋基部10和可释放地连接到鞋基部10上的鞋跟20的鞋10。

鞋基部10包括鞋底11和固定器件30。优选地,鞋基部10还包括用于将脚在鞋底11上保持到位的任何脚保持器件。脚保持器件可覆盖脚趾和/或脚,或在凉鞋的情况下,可保持脚的部分或全部敞开。

鞋底11向穿着鞋1的人的脚提供支承。鞋底11具有地面部分12,其构造成在使用鞋1时与地面接触。该地面部分12在脚的跖球和/或脚的脚趾的区域中。鞋底11构造成与不同高度的鞋跟一起使用,优选用于2cm到10cm之间的鞋跟高度,进一步更优选在26mm或27mm(26.8mm)和96mm之间。因此,鞋底11的弯曲线必须可变化,以允许鞋底11为连接的鞋跟20的高度采用所需的弯曲线。另一方面,鞋跟与地面部分之间的鞋底11的部分必须有足够的刚性,以在脚的跖球与脚的脚跟之间向脚提供支承。地面部分12与鞋跟之间的该部分具有桥接功能。这通过金属层114解决,金属层114为刚性,但仅从鞋底11的点13延伸至固定器件30。因此,脚的跖球周围的区域保持柔性,以使鞋底11的弯曲线适于不同鞋跟高度。该缩短的金属层114在脚的脚趾的方向上已经终止于点13。点13布置成距离鞋底11的鞋跟端部在11到14cm之间,或距离固定器件30的中心轴线14在8到10cm之间。距鞋底11的鞋跟端部有12.5cm的距离或距固定器件30的中心轴线14有9cm(8.7cm)的距离的点13已证明是对任何鞋尺寸都特别良好地起作用。金属层114优选是钢板。

图2示出了包括金属层114的部分中的鞋底11的截面。鞋底11包括夹住金属层114的第一纤维层115和第二纤维层113。在第二纤维层113上方,存在泡沫层112。在泡沫层112上方,存在另一个泡沫层或橡胶层111。优选地,第一纤维层115和/或第二纤维层113比金属层114更厚。带有仅延伸到点13的金属层的该层结构在鞋跟与脚的跖球之间的刚性之间给予了良好的折衷,但同时允许脚的跖球的区域中的良好弯曲性。金属层114的区域中的鞋底11的总厚度在3mm到8mm之间,具体是在5mm到6mm之间。

图3示出了鞋底11的俯视图。鞋底11的金属层114和固定器件30以虚线示出。金属层114从点13延伸,直到鞋底11的固定器件30,在该处,金属层114固定到固定器件30上。固定至固定器件30的金属层114可意味着金属层114例如由螺钉固定到固定器件30上,或意味着固定器件30例如由螺钉固定到金属层114上。由于将需要鞋底11的制造过程中的较大改变来利用金属层114的孔中的螺钉固定该固定器件30,所以这里提出了避免在金属层114中产生孔的备选解决方法。因此,固定器件30由螺钉(未示出)固定到鞋底11,其中螺钉形成且布置成使得在鞋底11中,螺钉将金属层114夹在螺钉之间。这由带有锥形螺纹的螺钉实现。因此,螺钉拧入鞋底11中越多,则它们在金属层114的水平处其距离就变得越小,且金属层114由螺钉夹紧。优选地,至少四个螺钉用于将固定器件30固定到鞋底11上。因此,固定器件30(的第一圆柱体31)具有用于支承每个螺钉的孔38,因此,优选四个孔38。与鞋底11的纵轴线成直角的两孔38距离因此对应于金属层114的大小。为了实现固定器件30和金属层114的稳定固定,金属层114优选延伸超过固定器件30的中心轴线14,进一步更优选直到固定器件30的端部,或如3中所示甚至超过端部。

金属层114优选具有相比于鞋底11减小的宽度。优选地,金属层114的宽度在1cm到3cm之间,优选在1.2cm到1.6cm之间,具体为如图3中所示的1.4cm。

所述鞋底11特别有利于下文所述的固定器件30,但还可用于任何其它固定器件。

固定器件30构造成使鞋跟20与鞋基部10可替换地连接。

图4至9示出了固定器件30的实施例。图4示出了三维视图,图5为分解视图,图6为如图8中所示的线a-a的截面图,图7为俯视图,图8为侧视图,且图9为固定器件30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优选地,固定器件30为提供与鞋跟20的形状配合的正形式。正形式有时也称为形状配合机构的外凸部分。正形式构造成鞋跟可沿与固定器件30的部分中的鞋底11表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14插到该正形式上。这由包括至少三个板31,32,33(形成至少三个阶梯)的阶梯形式实现。优选地,板31,32,33为圆形。优选地,板31,32,33为圆柱体,具体为直圆柱。优选地,圆柱体31,32,33布置成以便它们具有共同的圆柱轴线14。圆柱形式由第一平侧、第二平侧和侧向侧限定。第一平侧和第二平侧是平行的。侧向侧取决于圆柱的类型,且在直圆柱的情况下形成圆形壁。三个圆柱体层叠,使得带有下一更小的直径的圆柱体布置成其一个平侧在带有下一更大直径的圆柱体的平侧上。因此,实现了角锥形式,其随着距离鞋底11的距离变得更大,减小每个后续板的直径。此形式证明是对于高跟鞋的杠杆力是很稳定的,特别是不会由杠杆力破坏鞋跟的负形式,且同时适用于小鞋跟高度和细高鞋跟。优选地,固定器件30的正形式由一个一体部分形成,但还有可能由安装在一起的三个单独的圆柱体31,32,33形成正形式。

现在描述带有三个层叠的具有相同共同圆柱轴线14的直圆柱31,32,33的该正形式的特别有利的尺寸。

优选地,三个圆柱体31,32,33的总高度小于40mm,特别是小于30mm。等于22mm的总高度证明是稳定性与尺寸之间的特别好的折衷。优选地,高度如下文所述分布在三个圆柱体31,32和33上。第一圆柱体31具有7mm的高度,第二圆柱体32具有10mm的高度,且第三圆柱体33具有5mm的高度。在后一实施例中,固定器件30证明在小尺寸下特别稳定。

优选地,第一圆柱体31的直径在22mm到30mm之间,第二圆柱体32的直径在12mm到20mm之间,且第三圆柱体33的直径在4mm到12mm之间。进一步更优选地,第一圆柱体31的直径在24mm到28mm之间,第二圆柱体32的直径在14mm到18mm之间,且第三圆柱体33的直径在6mm到10mm之间。具体而言,当第一圆柱体31的直径为26mm时,第二圆柱体32的直径为16mm,且第三圆柱体33的直径为8mm,固定器件30证明在小尺寸下特别稳定。

固定器件30优选包括构造成止挡鞋跟20插到固定器件30的正形式上的止挡器件。在该实施例中,止挡器件为触动用于锁定鞋跟20的移动的销35的按钮34。由于鞋跟移动由相对于圆柱轴线14在径向的方向上的形状配合阻挡,故销35仅须止挡圆柱轴线14上的移动。因此,由按钮34触动的销35优选相对于圆柱轴线14径向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按钮34触动按钮销,其通过连接销36与销35连接。按钮销和销35布置成同轴,以便按钮销的移动传递到触动的销35上。连接销36优选插入按钮销的孔34.1和销的孔35.1中。连接销36、带有按钮34的按钮销和销35形成按钮机构。因此,按钮机构形成u形,其布置在由通道39.3连接的引导通道39.1和39.2中的固定器件30的正形式中。通道39.3以相应地沿按钮34和销35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形式布置。因此,通道39.1接收按钮销,且允许按钮销沿第一方向(其为相对于圆柱轴线14的径向)移动。通道39.2接收销35,且还允许销35沿第一方向的移动。由于通道39.3的伸长形式,故连接销36也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按钮机构由弹簧37预载,以便弹簧37在闭合位置挤压按钮机构。在该实施例中,弹簧37布置在按钮销的端部处。在闭合位置,销35从三个圆柱体31,32和33中的一个的侧向侧凸出,在该实施例中从第二圆柱体32的侧向侧凸出。当克服弹簧37的力挤压按钮34时,销35相对于圆柱体32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移动,直到销35最终在第二圆柱体32中消失。一旦销35在第二圆柱体32中消失,则止挡器件就处在开启位置或状态,且鞋跟20可从固定器件30移除或插到固定器件30上。优选地,按钮34从第一圆柱体31凸出。优选地,按钮34沿鞋底11的地面部分12的方向布置在第一圆柱31上,使得在穿鞋1时,按钮34不可见。

在这里所述的止挡器件的备选实施例中,按钮机构可具有两个稳定位置,一个在闭合位置,且第二个在开启位置。从开启位置到闭合位置和从闭合位置到开启位置的变化可相应地通过压下按钮34一次来实现。

然而,除所述止挡器件外的其它止挡器件也是可能的。

例如,如上文所述通过螺钉,使用四个孔38将固定器件30固定到鞋底11上,具体是鞋底11的金属层114上。然而,其它固定机构是可能的。

鞋跟20包括地面表面21、安装表面22和固定器件。图10,11和12示出了具有第一高度的鞋跟20的第一实施例。图13,14和15示出了带有第二高度的鞋跟20的第二实施例。图16,17和18示出了带有第三高度的鞋跟20的第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这里是指具有不同形式和高度的鞋跟20、但带有用于相同鞋基部10的相同安装机构的实施例。显然,除所示安装机构外的其它安装机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是可能的。

地面表面21是穿着鞋1的人在使用鞋1期间在其上行走的鞋跟20的表面,即,与地面接触的表面。优选地,地面表面21是平的。取决于鞋跟的类型,地面表面21的表面面积可在鞋跟20的三个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改变。

安装表面22是在鞋跟20连接到鞋基部10上时,与鞋跟20连接到其上的鞋基部10的鞋底11接触的鞋跟20的表面。在鞋跟20的后续实施例中,安装表面22是凹形的,但安装表面22的边界的侧向凸起形成如图10,13和16的侧视图中和图12,15和18的截面图中看到的直线。该直线优选平行于三个圆柱体31,32和33的平侧的平面和鞋跟20中的其相应凹口。然而,其它形式如直表面可用作安装表面22。优选地,安装表面22在鞋跟20的不同实施例中并非不同,使得不同鞋跟20总是可安装在鞋基部10的相同鞋底11上。

鞋跟20的安装表面22还包括作为固定器件的负形式。负形式有时也称为形状配合机构的内凹部分。负形式对应于鞋基部10的正形式,使得正形式可插入负形式中,且使得除沿插入方向外,正形式不可在负形式中移动。即使在本申请中,为正形式和负形式的对应部分给出了相同尺寸,但具有略大的尺寸,例如大0.1mm的负形式,应由本发明包括,以便容易地将正形式插入负形式中。优选地,负形式和/或其在安装表面22中的布置对于鞋跟20的不同实施例并非不同,使得不同鞋跟20总是可安装在鞋基部10的相同鞋底11上。

如截面图12,15和18中所示,负形式具有包括至少三个凹口41,42,43(形成至少三个阶梯)的阶梯形式。优选地,凹口41,42,43形成圆柱体,具体是直圆柱。优选地,圆柱形凹口41,42,43布置成以便其具有公共圆柱轴线14。圆柱形式由第一平侧、第二平侧和侧向侧限定。第一平侧和第二平侧是平行的。侧向侧取决于圆柱的类型,且在直圆柱的情况下形成圆形壁。更接近地面表面21的圆柱的平侧也称为底侧,且更接近安装表面22的圆柱的平侧也称为顶侧。三个圆柱形凹口布置成使得带有下一较小直径的圆柱形凹口布置成顶侧在带有下一较大直径的圆柱形凹口的底侧中。因此,实现了负角锥形式,其随着距离安装表面22的距离变得更大,减小了每个后续圆柱形凹口的直径。此形式证明针对高跟鞋的杠杆力是很稳定的,且同时适用于小鞋跟高度和细高鞋跟。

现在描述带有三个层叠的具有相同公共圆柱轴线14的直圆柱形凹口41,42,43的该负形式的特别有利的尺寸。

优选地,三个圆柱形凹口41,42,43的总高度小于40mm,特别是小于30mm。等于22mm的总高度证明是稳定性与尺寸之间的特别好的折衷。优选地,高度如下文所述分布在三个圆柱形凹口41,42和43上。第一圆柱形凹口41具有7mm或更小的深度,第二圆柱形凹口42具有10mm的深度,且第三圆柱形凹口43具有5mm的深度。固定器件的该实施例证明在小尺寸下特别稳定。

优选地,第一圆柱形凹口41的直径在22mm到30mm之间,第二圆柱形凹口42的直径在12mm到20mm之间,且第三圆柱形凹口43的直径在4mm到12mm之间。进一步更优选地,第一圆柱形凹口41的直径在24mm到28mm之间,第二圆柱形凹口42的直径在14mm到18mm之间,且第三圆柱形凹口43的直径在6mm到10mm之间。具体而言,当第一圆柱形凹口41的直径为26mm时,第二圆柱形凹口42的直径为16mm,且第三圆柱形凹口43的直径为8mm,固定器件证明在小尺寸下特别稳定。

优选地,鞋跟20的固定器件包括用于止挡鞋跟20在鞋基部10的固定器件30的正形式上沿鞋跟20的插入方向的移动的止挡器件。固定器件由圆柱形凹口41,42或43中(优选第二圆柱形凹口42中)的一个的侧壁中的凹口44实现。凹口44构造成用于接收鞋基部10的固定器件30的止挡器件的销35。凹口44在这里实现为通孔,但凹口44还可在鞋跟20的外壁上闭合。优选地,止挡器件包括用于接收按钮销的第二凹口45。该第二凹口45实现为安装表面中的凹槽,按钮销可经由凹口延伸,且沿鞋基部10的地面表面的方向从鞋跟20凸出。按钮34允许通过压下按钮34来使安装在鞋基部10上的鞋跟20解除接合。

在图10,11和12中的鞋跟20的第一实施例中,鞋跟20具有95mm的高度。鞋跟20的高度在鞋跟20站立在地面表面21上的位置处,在鞋跟20的最高点处测得。对于此95mm的高度,安装表面22和/或圆形凹口的平面和垂线包夹(include)等于59°的角β。结果,安装表面22和/或圆形凹口的平面与水平线和/或地面表面21之间的角包括等于31°(90°-β)的角α。该角示出了当前固定器件对于95mm鞋跟20的最佳稳定性。

图13,14和15中的第二实施例示出了60mm的第二高度。对于此60mm的高度,安装表面22和/或圆形凹口的平面和垂线包夹等于70°的角β。结果,安装表面22和/或圆形凹口的平面与水平线和/或地面表面21之间的角包括等于20°(90°-β)的角α。该角示出了当前固定器件对于60mm鞋跟20的最佳稳定性。

图16,17和18中的第三实施例示出了27mm的第三高度。对于此27mm的高度,安装表面22和/或圆形凹口的平面和垂线包夹等于86°的角β。结果,安装表面22和/或圆形凹口的平面与水平线和/或地面表面21之间的角包括等于4°(90°-β)的角α。该角示出了当前固定器件对于26mm鞋跟20的最佳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