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鞋子领域,尤其是一种外观美丽、穿戴舒适、鞋底高度可调的新型鞋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子鞋跟高度一般都是固定的,难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尤其难以满足女性的使用要求。例如长距离行走时或登高时,她们喜欢穿平跟鞋或鞋跟较低的鞋子,以求更舒适;而对于一些社交场合,则需要穿着高跟鞋,以显得高挑苗条。
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现有技术中已有不少鞋跟可调节的鞋子相关的专利文献。例如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5411084A就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和大小的鞋底,然而该鞋底调节高度时需要借助六角扳手,不能随时调整,在鞋子尾部有一个突出物,影响鞋子美观。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2715694A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高跟鞋,但是该鞋子的鞋跟高度只能调节固定的高度,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任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鞋子高度不能任意调节,鞋子不够美观、穿戴不够舒适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外观美丽、穿戴舒适、鞋底高度可调的新型鞋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鞋子,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主要由耐磨底板、弹性板、软质脚垫、与旋转头一体成型的中空螺纹杆、固定螺母、弹簧、固定在耐磨鞋底的中空螺纹管、堵头以及气囊组成;所述耐磨鞋底为平板型;所述弹性板包括一斜坡部分和平台部分,所述平台部分为调整端,在调整端上设置有一调整孔;在耐磨底板正对调整孔的位置处固定有中空螺纹管,所述中空螺纹杆底端向下穿过所述调整孔后再先后穿过固定螺母和弹簧,最后旋入中空螺纹管顶部;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旋转头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调整孔的内径和弹簧的外径,它们相互合作一起夹住调整板;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弹性板和耐磨底板之间,气囊的进/出气口与所述中空螺纹管的气流通道相通;所述堵头位于所述中空螺纹杆顶端;所述软质脚垫铺设在所述弹性板上方。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顶部与所述弹性板牢固地粘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软质脚垫和所述弹性板之间还放置有邵氏硬度为40~60°的硅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在正对旋转头处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具备向上凹的槽,所述旋转头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槽的内径尺寸。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头的主体为圆柱形,在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称的横杆。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堵头采用硅胶制成,其通过一硅胶连接片与一硅胶环相连,所述硅胶环位于所述调整孔和所述旋转头之间。优选地,所述堵头用硅胶的邵氏硬度为10~15°。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形状为直角梯台型,在所述直角梯台正对调整孔处具有一个圆柱形孔,所述孔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螺母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螺纹管为倒“T”型,横卧的两端插入所述气囊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板为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邵氏硬度为75~80°;所述气囊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的邵氏硬度为30~35°。
与现有的鞋子相比,本发明的鞋子高度可以任意调整,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附加工具,鞋子外形美观,穿着十分舒适、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椭圆选定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鞋面,2‐耐磨鞋底,3‐弹性板,31‐调整孔,32‐双面胶,4‐气囊,41‐气囊进/出气口,42‐圆柱形孔,5‐中空螺纹管,6‐中空螺纹杆,61‐旋转头,7‐弹簧,8‐固定螺母,9‐堵头,91‐连接带,92‐硅胶环,10‐软质脚垫,101‐硅胶垫,102‐上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充分明了地理解本发明,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鞋子,主要由包括鞋面1和鞋底,所述鞋底主要由耐磨底板、弹性板3、软质脚垫10、与旋转头61一体成型的中空螺纹杆6、固定螺母8、弹簧7、固定在耐磨鞋底2的中空螺纹管5、堵头9以及气囊4组成。所述耐磨鞋底2为平板型。所述弹性板3包括一斜坡部分和平台部分,所述平台部分为调整端,在调整端上设置有一调整孔31。在耐磨底板正对调整孔31的位置处固定有中空螺纹管5,所述中空螺纹杆6底端向下穿过所述调整孔31后再先后穿过固定螺母8和弹簧7,最后旋入中空螺纹管5顶部。所述固定螺母8和所述旋转头61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调整孔31的内径和弹簧7的外径,它们相互合作一起夹住调整板,如图2所示。所述气囊4位于所述弹性板3和耐磨底板之间,气囊4的进/出气口41与所述中空螺纹管5的气流通道相通。所述堵头9位于所述中空螺纹杆6顶端。所述软质脚垫10铺设在所述弹性板3上。
优选地,所述气囊4的顶部与所述弹性板3牢固地粘接在一起。优选地,利用双面胶32将气囊4的顶部与所述弹性板3牢固地粘接在一起。
为了使鞋子穿着更舒适,在所述软质脚垫10和所述弹性板3之间还放置有邵氏硬度为40~60°的硅胶垫101。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在正对旋转头61处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具备向上凹的槽102,所述旋转头61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槽102的内径尺寸。采用这样的设置,鞋底的旋转头61就不会硌脚底;使鞋子穿起来更舒适。
为了使旋转更为方便,所述旋转头61的主体为圆柱形,在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称的横杆。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用手抵住旋转头61主体两侧的横杆进行扭转,快速地提升或降低中空螺纹杆6。
在本发明中,所述堵头9采用硅胶制成,其通过一硅胶连接片与一硅胶环92相连,所述硅胶环92位于所述调整孔31和所述旋转头61之间。优选地,所述堵头9用硅胶的邵氏硬度为10~15°。
在本发明中,所述气囊4的形状为直角梯台型,在所述直角梯台正对调整孔31处具有一个圆柱形孔42,所述孔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螺母8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螺纹管5为倒“T”型,横卧的两端插入所述气囊4的内部。采用这样的设置,气囊4可以填充弹性板3和耐磨底板之间的所有空间,使得鞋子穿着更舒适。
在本发明中,所述弹性板3为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邵氏硬度为75~80°;所述气囊4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的邵氏硬度为30~35°。
本发明的工作机理为:在需要使用低跟时,取出堵头9,转动旋转头61,使中空螺纹杆6底端向下运动,旋入中空螺纹管5底端,同时气囊4中的气体通过中空螺纹管5和中空螺纹杆6中间的通道向外排出,弹性板3在旋转头61的抵压下向下运动,鞋跟降低;当需要使用高跟时,转动旋转头61,使中空螺纹杆6的底端向上运动,直至中空螺纹杆6的底端与中空螺纹管5的顶部相啮合,弹性板3在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气囊4顶部向上运动,气体通过中空螺纹管5和中空螺纹杆6中间的通道向内进入气囊4中,用硅胶堵头9塞入中空螺纹杆6中,堵住中空螺纹杆6中的气流通道。由于在穿戴过程中,气流通道被封堵,故气囊4的气体量保持不变,能够给予足部足够的支撑。在本发明中,弹簧7、螺杆、气囊4三者相结合,给予足部足够的支撑作用,使鞋子穿起来更舒适,鞋子更牢固。本发明的鞋子的高度可以在中空螺纹管5的高度和弹簧7的自然高度之间进行随意调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其中,弹簧7的自然高度优选为气囊4的高度。
与现有的鞋子相比,本发明的鞋子高度可以任意调整,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附加工具,鞋子外形美观,穿着十分舒适、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