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防高压高性能安全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437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防高压高性能安全保健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保健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防高压高性能安全保健鞋。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鞋品的舒适度、耐用性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鞋子穿着寿命一般较短,而且对于有脚气的人穿着容易发臭,同时目前的鞋子大都不具有保健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防高压高性能安全保健鞋,鞋子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对足部穴位有一定按摩作用,而且中药药性能通过穴位渗入体内,对人体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同时鞋子还有非常好的抗菌除臭能力,排汗能力也非常好,鞋底具有良好的防静电、防高压性能,鞋子耐磨损,穿着寿命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静电防高压高性能安全保健鞋,包括防静电防高压鞋底以及与鞋底连接的鞋本体,所述鞋底上端面中部位置具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最顶端与鞋底上端面垂直高度为0.4cm,所述弧形凸起内设有中药。

所述鞋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天然橡胶55份、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8份、顺丁橡胶4份、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水杨酸钠4份、磁粉1.5份、医用磷酸锌2.5份、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6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4份、儿茶素6.5份、二氧化钛4.5份、四甲基硫脲3份、硫代二丙酸双酯2份、壳聚糖2份。

所述鞋底上弧形凸起为可翻折的翻盖,翻盖上具有若干散气孔,翻盖下部为空腔,空腔内设有中药,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艾叶粉8份、锁阳粉8份、莲子心粉5份、党参粉2份、枸杞子粉2份、天麻粉2份,各原料药混合后用无纺布包装再置于空腔内。

所述鞋本体经过抗菌处理,所述抗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鞋本体用抗菌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将湿的鞋本体用100nm的紫外线照射20分钟,接着将鞋本体干燥即可。

所述抗菌溶液由质量百分比为1%水杨酸、1%甲基纤维素、2%壳聚糖、2%茶多酚、1.2%穿心莲内脂、92.8%水混合组成。

抗菌溶液浸泡温度为45-50℃。

所述鞋本体内侧复合有一层竹炭纤维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鞋子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对足部穴位有一定按摩作用,而且中药药性能通过穴位渗入体内,对人体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同时鞋子还有非常好的抗菌除臭能力,排汗能力也非常好,鞋底具有良好的防静电、防高压性能,鞋子耐磨损,穿着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鞋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防静电防高压高性能安全保健鞋,包括防静电防高压鞋底1以及与鞋底1连接的鞋本体2,鞋底1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天然橡胶55g、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8g、顺丁橡胶4g、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4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g、水杨酸钠4g、磁粉1.5g、医用磷酸锌2.5g、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6g、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4g、儿茶素6.5g、二氧化钛4.5g、四甲基硫脲3g、硫代二丙酸双酯2g、壳聚糖2g,各原料混合后按照传统的鞋底生产方法制成鞋底。

鞋本体2经过抗菌处理,所述抗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鞋本体用45-50℃抗菌溶液浸泡30分钟,抗菌溶液由质量百分比为1%水杨酸、1%甲基纤维素、2%壳聚糖、2%茶多酚、1.2%穿心莲内脂、92.8%水混合组成,然后将湿的鞋本体用100nm的紫外线照射20分钟,接着将鞋本体干燥即可。

鞋底1上端面中部位置具有弧形凸起3,弧形凸起3为可翻折的翻盖4,翻盖4一边与鞋底1固定连接、另一边可斜插入鞋底1上的隙缝,翻盖4上具有若干散气孔,翻盖4下部为空腔5,空腔5内设有中药,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艾叶粉8g、锁阳粉8g、莲子心粉5g、党参粉2g、枸杞子粉2g、天麻粉2g,各原料药混合后用无纺布包装再置于空腔内,弧形凸起3最顶端与鞋底1上端面垂直高度为0.4cm。

为了提升鞋本体的舒适性和抗菌性能,在鞋本体内侧复合有一层竹炭纤维层。

性能试验

本发明制得的保健鞋与普通鞋分别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记录如下:

穿着试验

1、王某,男,32岁,患有脚气多年,以前不管穿什么鞋都会臭脚,穿着本发明鞋子后,脚气缓和很多,而且之前有的小腿酸疼的情况也明显好转。

2、李某,女,55岁,之前穿鞋子容易脚疼,穿着本发明鞋子后脚很少疼,而且穿着本发明鞋子1年后腰疼现象也明显好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