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太阳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778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太阳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太阳伞。



背景技术:

伞具是为人们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论是雨天或艳阳烈日之下,都会使用伞具遮蔽。传统的伞具主要系由伞架、握把及伞布所组成,可组成手动展开及收折的手动式伞,亦可透过弹簧及锁片等机构组成半自动或全自动展开及收折的伞。但是,习知的伞具充其量只能用来避雨或遮阳,例如使用抗紫外线(UV)布料来遮蔽阳光的紫外线,除此之外不再具备其它功能,不能创造出更多有益人们生活的功效。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太阳伞,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伞,借着伞骨架、伞布、握把、软性太阳能板、电力储存单元、发光单元、风扇单元、电暖装置及电连接器等装置之设计,进而达到自行产生及储存电力、发光照明与警示、送风散热、电热暖手及可供随身电子产品充电使用等功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太阳伞,包括 伞多功能太阳伞,包括伞骨架、伞布、握把、软性太阳能板、电力储存单元、发光单元及风扇单元,其中,伞骨架包含主伞杆,结合在主伞杆上端部的伞帽,活动套接在主伞杆的活动套件,多支枢接在伞帽并能展开及收折的长骨,以及分别连接于长骨及活动套件之间的短骨;伞布为软性防水布料,并结合在长骨的上面;握把结合在主伞杆下端部的杆体;软性太阳能板为软性可卷式太阳能集电板,并且贴覆在伞布的外表面;电力储存单元设置在主伞杆或握把中的充电电池,并透过电线电性连接于软性太阳能板;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其结合在伞骨架或握把,并透过电线电性连接于电力储存单元;风扇单元包含结合在伞骨架的马达,以及连接在马达的软性扇叶;组成软性太阳能板能产生电力,进而储存在该电力储存单元,并供应电力给发光单元及风扇单元的多功能太阳能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握把结合有用于暖手的电暖装置,电暖装置包覆于握把的周围,并透过电线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存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握把设置有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电力储存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单元包含结合在握把的一侧或端部的第一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太阳伞,通过软性太阳能板达到自行产生电力的功效,利用电力储存单元达到储存电力备用的功效,利用发光单元达到照明及闪光警示的功效,利用风扇单元产生送风散热的功效,利用电暖装置而具有寒冬中暖手的功效,并能够利用电连接器提供使用 者的消费性随身电子产品插接充电,进而达到随时充电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握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太阳能伞,其较佳的实施例包含:一伞骨架1、一伞布2、一握把3、至少一软性太阳能板4、一电力储存单元5、至少一发光单元6及至少一风扇单元7。其中,该伞骨架1包含一主伞杆11,一结合在主伞杆11上端部的伞帽12,一活动套接在主伞杆11的活动套件13,多支枢接在伞帽12并能作展开及收折动作的长骨14,以及多支分别连接于长骨14及活动套件13之间的短骨15,使伞骨架1组成为手动开合式的伞骨架,或再透过习知的弹簧、锁片等机构组成为半自动或全自动开合式的伞骨架。

伞布2为一般软性防水布料或抗紫外线(UV)布料,并结合在伞骨 架1的长骨14上面,用以展开伞布2时能够遮阳及避雨。握把3结合在伞骨架1主伞杆11下端部的杆体,可以是用于在内部设置本创作其它组件的中空杆体。

软性太阳能板4为软性可卷式太阳能集电板,并且贴覆在伞布2的外表面,可以与伞布2一起展开及收折,用以透过太阳能板4的光电效应产生电力。电力储存单元5设置在主伞杆11,如图2所示,或握把3,如第图4所示中的充电电池,并透过一电线51电性连接于软性太阳能板4,用以储存软性太阳能板4所产生的电力。

发光单元6为已知的发光二极管(LED),其结合在伞骨架1或握把3的选定处,并透过电线电性连接于电力储存单元5,使发光单元6(发光二极管,LED)利用电力储存单元5的电能产生发光功能。而风扇单元7包含一结合在伞骨架1选定处的马达71,以及一连接在马达71的软性扇叶72。

由上述的伞骨架1、伞布2、握把3、软性太阳能板4、电力储存单元5、发光单元6及风扇单元7的结构及组合关系,即能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太阳能伞,使软性太阳能板4能透过光电效应产生电力,进而储存在电力储存单元5,并使电力储存单元5供应电力给发光单元6及风扇单元7使用。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性太阳能板4包含环绕地贴合在伞帽12周围的伞布2外表面,或环绕地贴合在靠近长骨14端部的伞布2外表面,或以其它排列形态贴合在伞布2外表面,其形状也可任意变化,以与伞布2搭配产生更融合及美观的视觉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3包含结合有一用于暖手的电暖装置8,电暖装置8环绕包覆于握把3的周围,并透过电线电性连接于电力储存单元5,提供使用者握持在电暖装置8的部位,天气寒冷时获得暖手效果。其中,电暖装置8为内层包覆有电热线的软性布料,可于通电后使整片软性布料发热。

本实用新型的该握把3可实施有扭转结构及用以控制电暖装置8开启及关闭的扭转式开关,透过握把3的扭转结构带动扭转式开关,让使用者自由选择是否利用电暖装置8进行暖手。本实用新型的握把3还可以设置有一电连接器9,电连接器9同样电性连接于电力储存单元5,而且电连接器5较佳的型式系为用于连接消费性随身电子产品(例如行动电话、MP3、MP4、照相机、录像机等等)的通用序列总线(USB)电连接器,如此提供使用者随时能插接进行充电。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6包含一结合在握把3的一侧或端部(底端部)的第一发光单元61,第一发光单元61同样是较为节能省电及长寿命的发光二极管(LED),而且第一发光单元61的开启及关闭控制方式,可透过上述握把3的扭转结构及扭转式开关达成,当握把3的扭转结构带动扭转式开关时,即能开启或关闭第一发光单元6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6更包含一结合在伞帽12的第二发光单元62,并透过电线电性连接于电力储存单元5。发光单元6更包含多个分别结合在长骨14端部的第三发光单元63,各第三发光单元63透过电线相互并联或串联,并透过电线电性连接 于电力储存单元5。

其中,第二发光单元62及第三发光单元63同样是较为节能省电及长寿命的发光二极管(LED),而且第二发光单元62及第三发光单元63的表面可实施雾化处理(例如表面实施喷砂或磨砂处理等),使第二发光单元62及第三发光单元63的光线较为柔和,用于暗夜及雨中行走时能产生闪光警示的功效。

如图4所示,为了控制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6的第二发光单元62、第三发光单元63及风扇单元7开启及关闭,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用于控制第二发光单元62、第三发光单元63及风扇单元7开启及关闭的多段推动式开关10,多段推动式开关10较佳的位置系设置在握把3的选定侧或主伞杆11,透过多段开关提供使用者自行选择单独开启第二发光单元62、第三发光单元63或风扇单元7或同时开启它们。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单元7将马达71设置在长骨14内侧,并使软性扇叶72朝向握把3的方向送风,提供散热的功能。为防止软性扇叶72卷到使用者头发或造成其它危险,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护网20,护网20一端连接在活动套件13,另一端勾设在长骨14,使护网20阻隔风扇单元7,并且能同时展开及收折,俾达到防护的功效。

另外,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3还可以任意选择为直杆握把或弯杆握把或其它结构形状的握把,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 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