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吊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74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吊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饰品,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吊坠。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品的提高,珠宝首饰的结构设计也日新月异。吊坠作为珠宝首饰众多产品之一,其结构也随着设计理念差异各不相同。传统的吊坠包括一体式吊坠和组合式吊坠。一体式吊坠主要由翡翠、玛瑙或玉石直接加工而成;组合式吊坠包括框架及镶嵌件,该镶嵌件的材质由多面体状的贵金属或钻石等材质制成,并且镶嵌件可随光线的不同入射角度而呈现不同的亮度,然而,现有技术中镶嵌件采用嵌设于框架的结构,导致组合式吊坠只能呈现闪光的效果,进而导致用户的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吊坠,能够随佩戴者的移动提升吊坠件往复运动速率,以提升用户的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组合式吊坠,包括中间形成有镂空部的坠体及与所述坠体活动连接的吊坠件;

所述坠体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坠体及第二坠体;且所述第一坠体的内壁面和/或第二坠体的内壁面固设有对称分布的两锁环,所述吊坠件位于第一坠体与第二坠体之间且正对所述镂空部设置,且所述吊坠件的侧壁对应固设有两扣环,所述扣环扣合于锁环内,使所述吊坠件与坠体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坠体背对第二坠体的一侧凸设有多个首尾相连的棱角。

优选地,所述坠体还包括位于第一坠体与第二坠体之间的至少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坠体与第二坠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形状为心形、长条形或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坠体的一侧设有一凸耳,所述凸耳中间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嵌设有镶嵌件。

优选地,所述凸耳包括第一凸耳及与所述第一凸耳邻接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第二凸耳及第一坠体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

优选地,所述吊坠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坠体与第二凸耳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第二凸耳相连的一段形成吊绳部。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吊坠包括坠体和吊坠件,该坠体分为第一坠体及第二坠体形成收纳吊坠件的收纳空间,能够保护吊坠件;坠体与吊坠件通过锁环与扣环扣合,实现坠体与吊坠件的活动连接,佩戴时,吊坠件的重心不稳定,易随佩戴者的走动而改变,如此,使吊坠件呈现变动的反光角度,实现灵动的效果,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坠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凸耳:11、第一凹陷部;

2、第二凸耳:12、第二凹陷部;

3、坠体:30a、第一坠体;30b、第二坠体;31、镂空部;32、锁环;33支撑件;34、棱角;35、连接段;

4、吊坠件:41、扣环;42、连接柱。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组合式吊坠,包括中间形成有镂空部31的坠体3及与所述坠体3活动连接的吊坠件4;

所述坠体3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坠体20a及第二坠体20b;且所述第一坠体20a的内壁面和/或第二坠体20b的内壁面固设有对称分布的两锁环32,所述吊坠件4位于第一坠体20a与第二坠体20b之间且正对所述镂空部31设置,且所述吊坠件4的侧壁对应固设有两扣环41,所述扣环41扣合于锁环32内,使所述吊坠件4与坠体3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坠体3为第一坠体20a和第二坠体20b,且第一坠体20a与第二坠体20b可通过连接条连接固定形成有收纳空间,以收纳吊坠件4。吊坠件4上可以镶嵌宝石、钻石、贵金属等,甚至还可以对吊坠件4的表面进行车花处理,提高反射效果。坠体3与吊坠件4通过锁环32与扣环41扣合相连,如此,随着吊坠件4的重心变化时能够增加吊坠件4往复运动的频率,如此,可以实现灵动的效果,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此外,吊坠件4与扣环41之间还可以设置连接柱42,以方便对扣环41大小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吊坠包括坠体3和吊坠件4,该坠体3分为第一坠体20a及第二坠体20b形成收纳吊坠件4的收纳空间,能够保护吊坠件4;坠体3与吊坠件4通过锁环32与扣环41扣合,实现坠体3与吊坠件4的活动连接,佩戴时,吊坠件4的重心不稳定,重心易随佩戴者的走动而改变,如此,使吊坠件4呈现变动的反光角度,实现灵动的效果,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坠体20a背对第二坠体20b的一侧凸设有多个首尾相连的棱角34。多个棱角34形成花纹状,且棱角34的表面具有多个反射面,以反射不同角度的光线,使整个吊坠更加闪亮,增加视觉的效果。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坠体3还包括位于第一坠体20a与第二坠体20b之间的至少一支撑件33,所述支撑件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坠体20a与第二坠体20b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件33对称分布,且支撑件33位于远离吊绳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33的形状为心形、长条形或多边形。当然,支撑件33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新型、长条形或多边形,还可以其他形状,以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坠体20a的一侧设有一凸耳,所述凸耳中间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嵌设有镶嵌件。为了增加吊坠整体的反光效果,还可以在第一坠体20a的一侧设置凸耳,凸耳内嵌设有镶嵌件,该镶嵌件可以是镶嵌宝石、钻石或贵金属等,该镶嵌件的面积小于吊坠件4。

进一步的,所述凸耳包括第一凸耳1及与所述第一凸耳1邻接的第二凸耳2,所述第一凸耳1、第二凸耳2及第一坠体20a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凸耳1、第二凸耳2及第一坠体20a的中心三点共线,使得整个组合式吊坠呈对称分布。第一凸耳1凹设有第一凹陷部11,第二凸耳2凹设有第二凹陷部12。

进一步的,所述吊坠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坠体20b与第二凸耳2的连接段35,所述连接段35与第二凸耳2相连的一段形成吊绳部。本实施例中,以连接段35与第二凸耳2相连的一段形成吊绳部,代替吊环的功能,结构简单,无需另外设计吊环,能够进一步提升组合式吊坠的视角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