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展示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开合手链链接扣头。
背景技术:
手链是指一种首饰,配戴在手腕部位的链条,多为金属制,特别是银制,也有矿石,水晶等制的。 区别于手镯和手环,手链是链状的,以祈求平安,镇定心志和美观为主要用途。现在使用的是结构单一,在手链链接扣头多为弹性卡扣,使用不便,降低手链整体的美观,卡扣开合次数多了会出现弹性下降,卡扣为不规则形状可能导致使用时刮伤使用者或挂在其他物体上不便取下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开合手链链接扣头,以解决现有的活动开合手链链接扣头存在的卡合效果差,实用效果差,包括上半球和下半球,所述的上半球与下半球通过旋转轴链接,且上半球与下半球通过旋转轴以合页结构方式开合,所述的上半球与下半球组成一个密闭的球体,且球体内部为空腔,所述的上半球的外表面上镶嵌有水钻,且上半球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的上半球的半球面上部设置有旋转轴固定槽,且上半球的下端部内设置有钢琴线卡位,所述的下半球的侧壁上设置有半圆槽,所述的下半球的半球面上部设置有旋转轴卡槽,且下半球的下端部内设置有凸出卡位,所述的上半球与下半球的接触面底部设置有开合口。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性穿过上半球上的旋转轴固定槽,且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扣合在下半球上的旋转轴卡槽。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凸块上设置有手链安装孔,所述的定位凸块的内壁与半圆槽的外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下半球上的凸出卡位通过上半球上的钢琴线卡位将上半球与下半球相对固定,所述的开合口设置在凸出卡位与钢琴线卡位的接触面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上半球表面雕刻有logo图案。
优选的,所述的下半球的表面雕刻有文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开合手链链接扣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手链的卡扣和闭合,通过卡扣整体为球体,外观好看,使用安全,通过钢琴线卡位和凸出卡位进行开合固定,可以提高使用寿命、合闭时密封紧、开合时方便,在球面上可以雕刻各种图案和文字不会影响到手链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半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半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半球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半球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半球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半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下半球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1-上半球;11-水钻;12-旋转轴固定槽;13-定位凸块;14-钢琴线卡位;2-旋转轴;3-下半球;31-凸出卡位;32-旋转轴卡槽;33-半圆槽;4-开合口。
实施例:
如附图1-10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开合手链链接扣头,包括上半球1和下半球3,所述的上半球1与下半球3通过旋转轴2链接,且上半球1与下半球3通过旋转轴2以合页结构方式开合,所述的上半球1与下半球3组成一个密闭的球体,且球体内部为空腔,所述的上半球1的外表面上镶嵌有水钻11,且上半球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13,所述的上半球1的半球面上部设置有旋转轴固定槽12,且上半球1的下端部内设置有钢琴线卡位14,所述的下半球3的侧壁上设置有半圆槽33,所述的下半球1的半球面上部设置有旋转轴卡槽32,且下半球3的下端部内设置有凸出卡位31,所述的上半球1与下半球3的接触面底部设置有开合口4。
所述的旋转轴2贯穿性穿过上半球1上的旋转轴固定槽12,且旋转轴2的两端分别扣合在下半球3上的旋转轴卡槽32。
所述的定位凸块13上设置有手链安装孔,所述的定位凸块13的内壁与半圆槽33的外壁接触。
所述的下半球3上的凸出卡位31通过上半球1上的钢琴线卡位14将上半球1与下半球3相对固定,所述的开合口4设置在凸出卡位31与钢琴线卡位14的接触面下方。
所述的上半球1表面雕刻有logo图案,通过雕刻logo图案可以是手链整体更加美观。
所述的下半球3的表面雕刻有文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使用该活动开合手链链接扣头时,通过将手链的一端固定在下半球3上,手链的另一端穿过上球体1上的定位凸块13,通过上半球1与下半球3在旋转轴2上合页闭合可以将手链卡扣链接,通过凸出卡位31与钢琴线卡位14可以将上半球1与先半球3相对固定,通过按压开合口4带动凸出卡位31错位与钢琴线卡位14分开就可以将上半球1与下半球3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