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旅途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外出旅行或者出差。背包、行李箱等各种旅途用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背包体积小、重量轻,通常用于短途旅行甚至上下班通勤,可收纳小件物品,而行李箱体积大、外壳结实,能收纳大件、多量物品,往往用于长途旅行。
常见的背包为长方形,开口位于包体上部的短边(宽度方向),放入或者拿出物品时,需要打开上部开口,从上至下的通过长度方向拿取背包下部的物品,包内物品较多时就不太方便、影响使用效果,而且,由于背包开口在上部,装填物品时,只能由下至上,不利于物品的合理收纳。
另一方面,人们往往喜欢用相机记录旅行中的人文风光,各种专业摄影器材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数码单反相机,镜头、三脚架、闪光灯等配件较多,中国专利CN200520063218.8公开了一种前布面全翻开式摄影背包,如图1所示,由顶布面1、两侧布面2,底布面3、后布面4和前布面5连接而成,并围成存储空间6,存储空间6里面搭建有多条格层8,格层8将存储空间6分成多个独立的储物空间9,前布面5通过拉链7活动连接在摄影背包的前面,它可以将顶布面和前布面一起翻开,从前面取出摄影器材,无需拆卸格层,使用简单方便,有效保护了摄影器材。
这种摄影包虽然功能完善,但是问题在于,仅能收纳摄影器材旅途中的其他用品需要另外的背包来放置,这无疑增加了旅途行程中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旅行背包功能单一,放置摄影器材等物品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包括:包体及包体背面的背带,所述包体具有底面、顶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设置有第一侧开口。
所述包体内具有主仓,所述主仓可沿着贯穿所述底面、顶面和所述左侧面的连接部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第一侧开口内的空间为主仓的一部分。
所述包体内具有主仓,所述主仓可沿着所述底面、顶面和所述右侧面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第一侧开口内的空间为主仓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侧开口内设置有内胆袋,使得第一侧开口内的空间与主仓分隔。
所述第一侧开口相对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内的空间为主仓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侧开口内侧具有置物袋。
所述第一侧开口或第二侧开口的形状近似于所述左侧面或者右侧面的轮廓。
所述包体的左侧面、右侧面或顶面的中间附近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沿着包体半周固定连接。
所述内胆袋开口从主仓内部与第一侧开口连接,所述内胆袋的内部具有分隔框。
所述第一侧开口与主仓打开方向位于同一侧。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与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旅行背包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背包其主仓可有两种方式打开,其一,沿着顶面、左侧面和底面的拉链合页式打开,适用于放置或者取出大量物品的情况,其二,可以从包体侧面的第一侧开口打开,在背包状态或主仓闭合时拿取物品更加方便。在第一侧开口安装有内胆袋的背包,主仓被分隔为两部分收纳空间:内胆内和内胆外,这样内胆袋中可以独立收纳相机等物品,从背包侧面直接取放,从而使得背包具有相机包和普通背包的双重功能。安装不同结构的内胆袋则可以为背包拓展更多的实用功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摄影背包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旅行背包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的后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的左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多功能旅行背包的侧开口打开状态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的打开状态主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的右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的主视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旅行背包的背板表层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现有的摄影背包虽然功能完善,但是仅能收纳摄影器材旅途中的其他用品需要另外的背包来放置,这无疑增加了旅途行程中的负担。而现有的旅行包缺乏对摄影器材的收纳功能。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采用隐藏式的侧袋,在背包主仓内拥有摄影器材的收纳功能。
所述多功能旅行背包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包体10,包体背面的背带11,所述包体10具有底面101、顶面102、左侧面103、右侧面104、前面105和背面108(图3所示),上述六个面组成近似长方体形的包体,所述包体10内具有主仓(图中未示出),所述主仓可沿着底面101、顶面102、左侧面103的拉链12打开或者闭合,从而实现合页式结构。
拉链12将包体分隔为前半部106和后半部107,所述前半部106为近似弧形表面。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左侧面103设置有第一侧开口23,该第一侧开口23位于包体的前半部106,所述第一侧开口23的沿着所述左侧面103的轮廓,换言之,包体左侧面103的轮廓为弓形,第一侧开口23的形状与其近似,通过拉链实现开口的打开与封闭,第一侧开口23打开后即形成主仓的侧袋口,第一侧开口23内的空间为主仓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侧开口23内设置有内胆袋24,所述内胆袋24的开口形状与所述第一侧开口23完全一致,从主仓内部与第一侧开口23连接,使得第一侧开口23内的空间与主仓分隔。内胆袋24的开口可由第一侧开口的侧袋盖231实现封闭。
内胆袋24内空间的形状因放置物品的不同而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袋24用于收纳照相机及镜头,其内部空间设计为配合镜头和照相机的形状,内胆袋由硬质材料构成,可以形成对相机的有效保护。
优选的,内胆袋内还具有的分隔框241,将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子仓,上子仓242和下子仓243的外部为弧形(与包体的弧形表面对应),刚好用于放置相机镜头,中一仓244和中二仓245位于包体空间相对较大的位置,用来放置相机本体,这样以来不仅可以分类收纳相机部件、充分利用空间,而且避免了不同相机部件之间的碰撞摩擦。
同样的,内胆袋可以收纳笔记本电脑、VR眼镜等其他精密物品。内胆袋可以通过内拉链(图中未示出)与第一侧开口连接,多种类型的内胆袋交替使用为背包提供更多类型的功能空间。
如图6所示,拉链12沿着包体10的三个面设置,包体10打开时,仅右侧面104将包体的前半部106和后半部107固定连接,形成近似于行李箱的打开与闭合方式。前半部106与后半部107通过拉链12连接,它们的内部空间闭合后共同组成所述包体10的主仓。
如前所述,前半部106具有鼓起的弧形表面,而后半部107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包体闭合后主仓有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内部空间组成。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包体内具有主仓,所述主仓也可沿着贯穿所述底面101、顶面102和所述左侧面103的拉链12打开或者闭合,类似的,所述第一侧开口23也可以位于右侧面。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背包其主仓可有两种方式打开,其一,沿着顶面、左侧面和底面的拉链合页式打开,适用于放置或者取出大量物品的情况,其二,可以从包体侧面的第一侧开口打开,在背包状态或主仓闭合时拿取物品更加方便。
安装有内胆袋的背包,主仓被分隔为两部分收纳空间:内胆内和内胆外,这样内胆袋中可以独立收纳相机等物品,从背包侧面直接取放,从而使得背包具有相机包和普通背包的双重功能。安装不同结构的内胆袋则可以为背包拓展更多的实用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开口与主仓打开方向为同一侧,背包横向放置时便于同时取出主仓和内胆袋内的物品。可选的,第一侧开口也可以与主仓打开方向为相对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多功能旅行背包,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侧开口相对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侧开口25,所述第二侧开口25内的空间为主仓的一部分。如果第一侧开口24位于左侧面103,则第二侧开口25对称的位于右侧面104。
第二侧开口25的形状与第一侧开口23相同,沿着右侧面104轮廓延伸,包体右侧面的轮廓为弓形,第二侧开口25的形状与其近似,通过拉链实现开口的打开与封闭,第二侧开口25打开后右侧面的一部分翻开,即形成主仓的侧袋口,相应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形成侧袋盖251,第二侧开口25内的空间为主仓的一部分。
所述侧袋盖251的内侧具有置物袋(图中未示出),侧袋盖即为该置物袋的一部分袋体,本实施例中,所述置物袋用于收纳水瓶、水壶、水杯,即为隐藏式水瓶袋。所述置物袋为近似圆柱形,开口朝向包体顶面方向, 其直径不大于第二侧开口25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侧开口作为隐藏式水瓶袋,闭合时保持包体外表的完整性,打开即可取出水瓶,在主仓内也不会占据太多空间,与第一侧开口中的相机仓相互配合使用。
容易想到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侧开口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形状,收纳其他物品,例如所述置物袋沿着整个右侧面方向设置,可以用于存放画笔、毛笔等长条状物品。
此外,如图8,所述背包前面105设置有相互交叠的左开袋13和右开袋14。所述相互交叠是指左开袋13和右开袋14位于主仓外侧依次排列,左开袋13的外层即为右开袋14的里层,左开袋13的里层内为主仓,右开袋14的外层为包体的前面,左开袋13的开口沿着包体长度方向并朝向左侧面,右开袋14的开口沿着包体长度方向并朝向右侧面。
本实施例中的左开袋和右开袋相对于主仓的位置次序为左里右外,反之亦然,也可以左外右里。
上述左右交叉设置的开口袋,充分利用了包体前面,形成两个收纳空间,可以分类装填增加了实用性;其次,左右开口方便背包时左右手分别拿取物品;最后,左右开袋位于主仓外侧,可以对主仓内的物品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功能旅行背包实现箱体式的全侧开,可以从包体10的左侧面103(长方体的长度方向)、继而沿着底面101、顶面102将包体打开,包体10内的主仓完全的暴露,则可以向主仓内拿取或放置各种物品,显然,这种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多的自由度,非常便于与收纳和取出物品。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包体的左侧面和顶面的中间附近分别设置有提手:所述背包的顶面102设置有上提手15,左侧面103设置有侧提手20,所述侧提手20也可以位于右侧面104。优选的,所述上提手15和侧提手20均位于包体的后半部107。
所述上提手15和侧提手20的手柄均沿着包体半周固定连接,其包括拎提段和固定段,固定段沿包体周围延伸,能够实现更大的固定强度和提 起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旅行背包的特点在于,左侧面或者右侧面设置有笔记本侧袋22,该笔记本侧袋22位于包体的后半部107并紧贴包体背面,其尺寸及其开口略小于包体后半部的尺寸,所示开口朝向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有拉链和拉头。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包体的与笔记本侧袋相对的另一侧中间附近设置有证件袋21(图3示出),该证件袋位于包体的后半部,侧袋及其开口的尺寸略大于通常的钱包、身份证、护照的大小,便于用户单独存放此类重要物品。
更为优选的,所述笔记本侧袋、笔记本侧袋和/或侧提手位于包体的同一侧,方便横置状态下拿出和放置物品。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旅行背包所述包体的背面108外侧设置有EVA背板18,所述背板的两端与背面的两个短边(宽度方向)固定连接,背板与包体背面之间在长度方向(对应包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形成较窄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将行李箱的拉杆穿过,使得背包与各种类型的行李箱组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背板18表面设置有仿生脊椎形加厚垫181,位置和形状对应于人体脊椎,增加背负的舒适感。所述仿生脊椎形的截面如图9所示,具有连续交替的凹槽与凸起。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左开袋、右开袋、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均设置有拉链和拉头,所述拉链优选为防水拉链,所述拉头优选的具有防盗拉头。
参见图8,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背包的面料为Cordura尼龙,可用于雨伞材料,防止灰尘、雪花和雨水的侵袭。所述背包的前面105还设置有标识部31,左侧面和右侧面还设置有固定扣3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包的背带为U型,可以显著提升背包的舒适度,肩带还设置有调节长短的松紧扣。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上述实施例中背包的技术特征全部或部分应用在穷游TM的一泊两日TM plus版旅行包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