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鞋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568阅读:2613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鞋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婴幼儿鞋袜。



背景技术:

童鞋是儿童穿的鞋子,目前童鞋一般包括鞋底、下边部与鞋底的周边部相固定连接的鞋帮、设置在鞋帮上的鞋舌,鞋帮与鞋底之间形成能够收容儿童脚的收容腔,鞋帮上设置有能够供脚进入的鞋口,鞋口包括供脚踝插入的脚踝插口、位于脚踝插口前侧的脚背开口,通常鞋舌都是在收容腔的内部的,并且挡在脚背开口的下方,鞋帮上的位于脚背开口的两侧部之间通过鞋带相连接。

但针对婴幼儿,上述结构的儿童鞋鞋底或鞋面太硬,会影响婴幼儿的脚部发育,申请号为201420146257.3的专利文件一种袜子鞋,包括皮质层鞋底,在皮质层鞋底上设置有毛线层鞋面,皮质层鞋底和毛线层鞋面之间设置有 PU 皮革层,PU 皮革层和毛线层鞋面、皮质层鞋底均通过缝制相固连。由于婴幼儿比较活泼好动,所以常常会出现所穿着的袜子脱落的现象,上述袜子鞋与普通袜子袜筒和袜口相同,所以也会存在穿着的袜子鞋脱落的情况,存在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鞋袜,该婴幼儿鞋袜通过将袜筒相对应的位置向外侧凸起形成对脚踝踝骨以及跟腱的定位,达到了避免鞋袜脱落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鞋袜,包括袜子本体和鞋体,所述袜子本体位于鞋体内,袜子本体包括袜筒、袜口和袜脚,所述袜口处包覆设置有松紧带,所述袜筒对应脚踝踝骨左右两侧位置相对于袜口中心均呈外凸设置,所述袜筒对应跟腱位置相对于袜口中心呈外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脚踝的左右两侧以及跟腱的后侧向外凸起,三侧分别对应脚踝踝骨左右两侧以及跟腱后侧,脚踝踝骨左右两侧以及跟腱后侧能够嵌设入所形成的凸起内,从而形成三侧定位,再与袜口处的松紧带相配合,使得该鞋袜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避免婴幼儿活动时脚部与鞋袜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体包括位于袜脚底部外侧且与其形状相适配的柔性基底层,所述柔性基底层上还设置有若干防滑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婴幼儿行走时,柔性基底层能够起到增加脚部舒适度,隔绝地面的冷气,避免传递至脚部而影响保暖性,防滑颗粒能够增加摩擦力,避免婴幼儿行走时滑到,该鞋袜增加了使用范围,使其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场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基底层边缘向上延伸有定位层,所述定位层呈环状包覆于袜脚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定位层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持该鞋袜的整体结构现状,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脚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层通过连接线固定连接于袜子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定位层与袜子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定位层与袜子本体脱开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层为PU皮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U皮革层具有较好的柔软度,能够保持婴幼儿行走的舒适度,同时当婴幼儿脚部受到碰撞时还能一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脚包括袜背,所述袜背表面连接有装饰物,所述装饰物内嵌置有铃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饰物以及铃铛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增加鞋袜的美观度,同时使得婴幼儿在行走时能够发出声音,增强趣味性,再者家长能够根据声音来源及时监控孩子的动向,增加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口相对于袜口中心一侧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能够增大与脚部皮肤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避免袜口下滑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层呈环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状设置的橡胶层能够更好的人体脚踝相适配,增加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摩擦力避免袜口下滑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该婴幼儿鞋袜整体结构简单, 在袜筒处具有一定的定位功能,能够有效针对婴幼儿因活泼好动而导致鞋袜脱落的情况。

其二:该婴幼儿鞋袜能够较好的应对比较差的地面环境,同时还具有较好的使用舒适度,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鞋袜底部的结构)。

附图标记:1、袜子本体;2、松紧带;3、定位层;4、连接线;5、装饰物;6、柔性基底层;7、防滑颗粒;8、橡胶层;9、左右两侧凸起;10、后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婴幼儿鞋袜,包括袜子本体1和鞋体,袜子本体1位于鞋体内,袜子本体1包括袜筒、袜口和袜脚,在袜筒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呈现向外凸起的状态,向外凸起的方向是背离袜口中心的方向,左右两侧凸起9和人体脚踝踝骨的左右两侧形状相适配,能够形成对接嵌设的配合方式,在袜筒的后侧位置呈现向外凸起的状态,向外凸起的方向是背离袜口中心的方向,后侧凸起10和人体跟腱的形状相适配,能够形成对接嵌设的配合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袜脚底部外侧紧贴有一柔性基底层6,柔性基底层6与鞋垫的形状基本相同,尺寸上正好能够适配袜脚底部,在柔性基底层6背对袜子本体1的一侧表面均匀分布若干个防滑颗粒7,防滑颗粒7通过点胶的方式嵌置在柔性基底层6上,防滑颗粒7外凸于柔性基底层6的表面,距离地面最近的是防滑颗粒7,然后向上依次是柔性基底层6和袜子本体1。

如图1所示,沿着柔性基底层6边缘向上延伸有定位层3,定位层3具体呈环状设置,定位层3为PU皮革材料制成,定位层3包覆于袜脚的边缘,定位层3下缘与柔性基底层6之间通过针线缝合,定位层3的上缘和袜子本体1通过连接线4连接,连接线4具体是通过人工钩针的方式缝合的。

如图1所示,为了起到收紧袜口从而避免袜子脱落的情况,本方案在袜口处包覆设置了松紧带2,在袜口内侧边缘还设置有环状的橡胶层8,袜脚具体可以分为袜背、袜头、袜底和袜跟,在袜背或者袜头上通过粘胶粘合的方式连接有装饰物5,并且在装饰物5里面嵌设铃铛,装饰物5与铃铛主要为了增加鞋袜的美观度以及穿着时的趣味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