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属于智能家居物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鞋撑是一种常用的家居用品,放置于鞋子内,用于防止鞋子变形之用,还可以针对鞋子起到一定的扩张作用,因此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家居用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鞋撑不断推陈出新,诸如专利申请号:201320278479.6,公开了一种撑鞋,包括前脚掌、后脚掌,其中前脚掌设置有卡槽结构,后脚掌通过前脚掌的卡槽结构插式连接,后脚掌呈矩形状,后脚掌的末端设置有鞋帮后撑,后脚掌的中段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的支撑部件呈空心圆状。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鞋帮后撑与后脚掌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所述的鞋帮后撑是中空的,且所设计的支撑部件与后脚掌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支撑部件高4-8厘米;所述的前脚掌、后脚掌分别设置有透气孔,此结构设计不仅方便晒晾鞋子,也节省了本技术方案的制造成本。另外,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不高,本产品适合在同类产品中推广使用。
还有专利号:201520201824.5,公开了一种鞋撑,包括用于支撑 鞋面的前撑件和用于支撑鞋帮的后撑件,前撑件与后撑件之间通过可压缩的弹簧构件连接,前撑件包括支撑杆和鞋面支撑体,鞋面支撑体包括主支撑部和分列在主体部两侧的侧支撑部,主支撑部和两侧支撑部均为弹性结构并以可受鞋面挤压产生弹性反作用力的方式设置;由于鞋面支撑体的主支撑部和两侧支撑部均为弹性变形结构,在受鞋面的挤压时会对鞋面产生向外的弹性反作用力,从而将鞋面整体撑起,上述技术发案所设计的鞋撑结构,可与不同鞋子的鞋面内部空间形成良好的适形,具有较广的适应性。
不仅如此,专利号:201520853819.2,公开了一种鞋撑,包括底座、支架和撑面,呈数字“6”的形状,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连接,所述底座上相对的另一端与撑面铰连接,所述撑面上远离底座连接端的一端卡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撑面卡接的卡接面上设置有从下至上连通的卡槽,所述撑面由第一撑面和套接在所述第一撑面内部的第二撑面构成,所述底座由第一底座和套接在所述第一底座内部的第二底座构成,所述支架由第一支架和套合在所述第一支架内部的第二支架组成,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卡扣。上述技术方案可灵活调节鞋撑的大小和角度,适用于各种类型和尺寸的鞋子,且不会影响鞋子本身的形状,具有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合理、适应性强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可见,现有的鞋撑多从结构入手,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但随着智能家居生活的影响,现有的鞋撑显然缺乏智能化的特点,并且在实际使用者,由于鞋子尺寸大小不一,现有 的鞋撑无法面面俱到,使得实际应用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智能家居生活的影响下,若能针对鞋撑引入智能化特点,将能大大提高鞋撑的使用效率,让使用者的使用变得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不仅如此,一天穿下来的鞋子内部会聚集大量的湿气,这样的鞋子再穿在脚上,会让穿着者感到严重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有鞋撑结构进行设计,引入智能电控控制机构,在自适应各尺寸鞋子的同时,能够针对鞋内环境实现加热除湿操作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包括鞋面前撑、鞋帮后撑、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微型电控伸缩杆、控制按钮、微型风扇、电加热器本体;电源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微型电控伸缩杆、控制按钮、微型风扇、电加热器本体进行供电;鞋帮后撑内部设置空腔,控制模块和电源设置在空腔中;控制按钮设置在鞋帮后撑的顶部;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固定设置在鞋帮后撑上面向鞋面前撑的一面上,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的移动端与鞋面前撑上面向鞋帮后撑的一面固定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鞋面前撑的前端;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鞋帮后撑的后端;微型风扇采用至少三根支撑杆、水平设置在微型电控伸缩杆上电机上方的预设高度位置,其中,各根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 上,各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微型风扇外框架的边缘,且微型风扇工作的气流方向由上至下;电加热器本体的尺寸与微型风扇的尺寸相适应,电加热器本体表面为镂空结构,电加热器本体设置在微型风扇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风扇为微型无刷电机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为无刷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针对现有鞋撑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引入智能电控控制机构,在前后分别设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实时智能检测作用下,针对鞋面前撑与鞋帮后撑之间的微型电控伸缩杆实现智能控制,在针对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的伸缩控制下,实现鞋面前撑与鞋帮后撑之间距离的变化,能够高效适应各种尺寸的鞋子,同时所设计的微型风扇,结合电加热器本体的共同工作,能够实现针对鞋内环境的加热除湿操作,在防止鞋子变形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持鞋内环境的干爽;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中,针对微型风 扇,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型无刷电机风扇,以及针对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电机,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具有高效的支撑效果和除湿功能,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中,针对电源,进一步设计采用纽扣电池,基于纽扣电池的体积,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电控控制机构的整体占用空间,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的高效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鞋面前撑,2.鞋帮后撑,3.控制模块,4.电源,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微型电控伸缩杆,8.控制按钮,9.微型风扇,10.支撑杆,11.电加热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 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包括鞋面前撑1、鞋帮后撑2、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微型电控伸缩杆7、控制按钮8、微型风扇9、电加热器本体11;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分别为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微型电控伸缩杆7、控制按钮8、微型风扇9、电加热器本体11进行供电;鞋帮后撑2内部设置空腔,控制模块3和电源4设置在空腔中;控制按钮8设置在鞋帮后撑2的顶部;微型电控伸缩杆7的电机固定设置在鞋帮后撑2上面向鞋面前撑1的一面上,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伸缩杆的移动端与鞋面前撑1上面向鞋帮后撑2的一面固定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鞋面前撑1的前端;第二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鞋帮后撑2的后端;微型风扇9采用至少三根支撑杆10、水平设置在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电机上方的预设高度位置,其中,各根支撑杆10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微型电控伸缩杆7的电机上,各根支撑杆1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微型风扇9外框架的边缘,且微型风扇9工作的气流方向由上至下;电加热器本体11的尺寸与微型风扇9的尺寸相适应,电加热器本体11表面为镂空结构,电加热器本体11设置在微型风扇9的下表面。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针对现有鞋撑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引入智能电控控制机构,在前后分别设计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的实时智能检测作用下,针对鞋面前撑1与鞋帮后撑2之间的微型电控伸缩杆7实现 智能控制,在针对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伸缩杆的伸缩控制下,实现鞋面前撑1与鞋帮后撑2之间距离的变化,能够高效适应各种尺寸的鞋子,同时所设计的微型风扇9,结合电加热器本体11的共同工作,能够实现针对鞋内环境的加热除湿操作,在防止鞋子变形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持鞋内环境的干爽。
基于上述设计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微型风扇9,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型无刷电机风扇,以及针对微型电控伸缩杆7的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电机,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具有高效的支撑效果和除湿功能,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还有针对控制模块3,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而且针对电源4,进一步设计采用纽扣电池,基于纽扣电池的体积,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电控控制机构的整体占用空间,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的高效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具体包括鞋面前撑1、鞋帮后撑2、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纽扣电池、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微型电控伸缩杆7、控制按钮8、微型无刷电机风扇、电加热器本体11;纽扣电 池经过单片机分别为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微型电控伸缩杆7、控制按钮8、微型无刷电机风扇、电加热器本体11进行供电;鞋帮后撑2内部设置空腔,单片机和纽扣电池设置在空腔中;控制按钮8设置在鞋帮后撑2的顶部;微型电控伸缩杆7的电机为无刷电机,微型电控伸缩杆7的电机固定设置在鞋帮后撑2上面向鞋面前撑1的一面上,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伸缩杆的移动端与鞋面前撑1上面向鞋帮后撑2的一面固定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鞋面前撑1的前端;第二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鞋帮后撑2的后端;微型无刷电机风扇采用至少三根支撑杆10、水平设置在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电机上方的预设高度位置,其中,各根支撑杆10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微型电控伸缩杆7的电机上,各根支撑杆1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外框架的边缘,且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工作的气流方向由上至下;电加热器本体11的尺寸与微型风扇9的尺寸相适应,电加热器本体11表面为镂空结构,电加热器本体11设置在微型风扇9的下表面。实际应用中,首先初始化所设计的加热除湿式电动鞋撑器,通过设置于鞋帮后撑2顶部的控制按钮8,向单片机发送收缩控制指令,使得单片机向与之相连的微型电控伸缩杆7发送收缩控制指令,控制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的伸缩杆缩至最短,同时,通过控制按钮8向单片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设计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停止工作或者保持停止工作,以及通过控制按钮8向单片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设计的电加热器本体11停止工作或者保持停止工作,基于此实现初始化操作;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将经过初始化的加热除 湿式电动鞋撑器放置于鞋子当中,放置好后,触动设置于鞋帮后撑2顶部的控制按钮8,向单片机发送扩张控制指令,单片机根据所接收的扩张控制指令,向与之相连的微型电控伸缩杆7发送扩张控制指令,控制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的伸缩杆伸长,同时,分别设置在鞋面前撑1前端、鞋帮后撑2后端的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实时工作,分别检测获得第一压力检测结果和第二压力检测结果,并同时分别上传至单片机当中,单片机针对接收到的第一压力检测结果和第二压力检测结果进行实时分析,并实时做出相应操作,其中,当单片机判断第一压力检测结果和第二压力检测结果均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则单片机随即控制与之相连的微型电控伸缩杆7停止工作,即实现了针对鞋子的支撑作用;反之,当单片机针对第一压力检测结果和第二压力检测结果判断所获的其它任何一种情况,则单片机不做任何进一步操作,保持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伸缩杆的伸长工作;在上述工作过程的同时,若使用者发现鞋子内部环境比较潮湿时,则使用者通过设置于鞋帮后撑2顶部的控制按钮8,向单片机发送控制指令,由单片机向与之相连的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开始工作,以及由单片机向与之相连的电加热器本体11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加热器本体11开始发热,由于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工作的气流方向由上至下,并且电加热器本体11表面为镂空结构,以及电加热器本体11设置在微型无刷电机风扇的下表面,因此,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工作所产生的气流不断经过电加热器本体11变为热气流,并不断吹向鞋子内部,实现针对鞋子内部环境的加 热除湿操作,使得鞋子能够保持干爽效果;与上述实际应用过程相对应的,当需要将所设计电动鞋撑从鞋子中取出时,则按照初始化的操作,先通过控制按钮8控制微型电控伸缩杆7上的伸缩杆收缩至最短,即可将所设计的电动鞋撑从鞋子中取出,再通过控制按钮8控制微型无刷电机风扇停止工作,以及控制电加热器本体11停止工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