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杖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7080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登山杖手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登山杖手柄。



背景技术:

登山杖,是指在雪线以下从事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时使用的辅助器械。根据研究,行走时使用登山杖可以在运动中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如:降低对膝关节22%的压力,充分保护膝部;提高步行的稳定性,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运动伤害;提高身体的动作幅度和频率,提升步行速度;均匀锻炼全身肌肉,保护腰部和脊椎;降低30%的体能消耗;可以当遮雨或遮阳棚的支架;遇到野生动物可以用于自我防卫等等。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220092373.2,申请日为2012.03.13《一种登山杖》,该实用新型采用牛筋带作为减震的主要部件,能够避免由于水汽腐蚀而造成的多见于金属部件上的弹性失效。但是该减震部件造价昂贵,减震效果无法自由控制开关,结构复杂,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简易开关来控制登山杖避震效果,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登山杖手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登山杖手柄,包括接头、弹簧、锁杆、固定销、旋转销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圈,所述第一定位圈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接头的侧面还设置有“L”型槽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圈和圆孔,所述定位圈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锁杆上设置有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所述锁杆的一端穿过弹簧,插入到 接头上的第一通孔中,所述锁杆的另一端插入到手柄上的第二通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套在第一定位圈外侧,另一端套在手柄的第二定位圈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槽孔包含横向槽和纵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销穿过接头上的槽孔,插入到锁杆上的第二插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销穿过手柄上的圆孔,插入到锁杆上的第一插销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本实用新型的锁杆未锁定时,由于槽孔上纵向槽的存在,使得锁杆能来回移动,并且借助弹簧的弹力作用起到了避震的作用,如果将手柄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此时,手柄将带动锁杆转动,进而带动旋转销转动,使得旋转销进入到了槽孔的横向槽,从而使得锁杆停止移动,处于锁止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给使用者以极大的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登山杖手柄,包括接头1、弹簧2、锁杆3、固定销4、旋转销5和手柄6;接头1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圈11,第一定位圈1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3;接头1的侧面还设置有“L”型槽孔12,槽孔12包含横向槽121和纵向槽122;手柄6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圈62和圆孔61,定位圈6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63;锁杆3上设置有第一插销孔31和第二插销孔32,锁杆3的一端穿过弹簧2,插入到接头1上的第一通孔13中,使用旋转销5穿过接头1上的槽孔12,插入到锁杆3上的第二插销孔32中,锁杆3的另一端插入到手柄6上的第二通孔63 中,然后使用固定销4穿过手柄6上的圆孔61,插入到锁杆3上的第一插销孔31中,从而将接头1、弹簧2和、锁杆3和手柄6连接起来,弹簧2的一端套在第一定位圈11外侧,另一端套在手柄6的第二定位圈62外侧,从而固定了弹簧2的位置,起到防止弹簧2移动的作用。

当锁杆3未锁定时,由于槽孔12上纵向槽122的存在,使得锁杆3能来回移动,并且借助弹簧2的弹力作用起到了避震的作用,如果将手柄6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此时,手柄6将带动锁杆3转动,进而带动旋转销5转动,使得旋转销5进入到了槽孔12的横向槽121,从而使得锁杆3停止移动,处于锁止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