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伞柄以及带有该伞柄的万向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7022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向伞柄以及带有该伞柄的万向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晴雨伞,具体涉及一种万向伞柄以及带有该伞柄的万向伞。



背景技术:

伞具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的工具,主要用于遮阳和防雨,一般分为雨伞和遮阳伞,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市场发展,伞应用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已从人手撑伞,到可自动固定安装在物体上,如安装在自行车、婴儿车等地的。并且根据人们所需要求的不同,可调节伞的倾斜方向。

如公告号为CN2105881的专利,该专利为一种自行车万向伞,主要由卡子、支撑、支撑管、角度调节园盘和伞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是L型,它的一头与卡子固联,另一头插入支撑管一头的内孔中,角度调节园盘由盘座和盘盖构成,在盘座的端面沿园周方向均布有数个孔,在盘盖的端面装有销子,位于盘盖中央的轴穿过盘座中央的孔,螺母拧在轴上,在盘座和盘盖的外圆周上分别固联着支撑管的另一头和伞把。

在调节伞体的角度时,需旋转支撑管才能调节伞体。由于支撑管承受着伞体的重力,旋转支撑管时需克服整把伞的重力和支撑对支撑管的摩擦力,调节所需的功很大,调节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向伞柄,通过设置上支撑杆转动连接下支撑杆,上支撑杆转动连接固定套,转动时克服的只是转动连接处的摩擦力,调节时所需做的功小,方便了万向伞柄的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万向伞柄,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第一转动轴和固定套,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固定套和上支撑杆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呈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伞柄设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形成的平面定为xy平面,现有的伞只能在xy平面转动。而由于万向伞柄舍耶欧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呈垂直设置,即固定套在yz平面转动,而上支撑杆在xy平面转动,使伞柄实现360°转动,且转动时克服的只是转动连接处的摩擦力,调节时所需做的功小,方便了万向伞柄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撑杆和固定套转动连接的一端为转动连接端,所述转动连接端为半球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端为半球形,即转动连接端无锐角,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被划伤。同时由于人的手为柔性,手掌包裹球形体使,手与转动连接端贴合,不会有异物杆,使使用者使用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连接端沿转动连接端周向开有凹槽,所述转动连接端沿转动连接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嵌设于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起嵌设于凹槽内时,凹槽对凸起有垂直与凸起侧面的作用力,对凸起有一个限位的作用,即限位了上支撑杆和固定套的转动方向,保证了上支撑杆和固定套只在一个平面内转动。同时保证长时间使用后,当上支撑杆和固定套之间有较大间隙时,万向伞柄仍能定向转动,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动轴包括转动销,所述上支撑杆和固定套通过转动销呈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根转动销即完成了上支撑杆和固定套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同时转动所需克服的摩擦力小,方便了使用者对该万向伞柄进行转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动轴包括固定杆,所述转动连接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杆为半螺纹半光杆的圆柱,所述上支撑杆和固定套通过固定杆呈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改变万向伞柄方向时,拧松圆柱,此时上支撑杆的螺纹孔内为圆柱光杆的一部分,固定套的螺纹孔内为圆柱带螺纹的一部分,上支撑杆与固定套呈转动连接。调节完成后,拧紧圆柱,此时上支撑杆的螺纹孔内有圆柱光杆的一部分和圆柱带螺纹的一部分,上支撑杆于圆柱呈螺纹连接。即固定套和上支撑杆通过圆杆呈固定连接,防止在使用万向伞柄的过程中,由于误操作固定套和上支撑杆相对转动,保证了万向伞柄处于使用者所需要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在靠近固定杆有螺纹一端设有六角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角头有锐角,方便了使用者施力,即方便了固定杆的拧紧和拧松,方便了上支撑杆和固定套之间的调节。同时,在使用者通过六角头对固定杆施力时,施力点与固定杆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大于使用者直接对固定杆施力时施力点与固定杆中心轴之间的距离,故有六角头时,力矩变大,可以更轻松的拧松和拧紧固定杆,方便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包括U型夹、紧固螺栓和螺母,所述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U型夹,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紧固螺栓,所述螺母抵接于U型夹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在固定套上安装物品时,拧松紧固螺栓,将物品插入U型夹中间,将物品调节到所需角度,拧紧螺母即可。U型夹宽度可调且宽度的调节范围大,即固定套可固定多种尺寸的物品,扩大了该万向伞柄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支撑杆背对上支撑杆一定设有安装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该万向伞柄安装在其他的物品上,如自行车把、婴儿车、背包等,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方便了使用者使用,扩大了该万向伞柄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套包括两个半套和调节螺栓,所述半套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固定该万向伞柄时,将半套套接在需固定的物品上,紧固调节螺栓即可,由于半套间间距可调,即安装套可固定安装在多种尺寸的物品上,扩大了该万向伞柄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调节角度的万向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万向伞,包括设有伞面的骨架和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于骨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万向伞柄,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于万向伞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万向伞方便在各个平面旋转调节,使万向伞可呈任意角度,且万向伞可安装于多种尺寸的物品上,使用范围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360度调节万向伞柄的角度,且调节方便,保证了万向伞柄处于使用者所需要的状态,使用舒适,安全度高,使用范围广,可固定多种尺寸的物品,亦可固定安装于多种尺寸的物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二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支撑杆;2、下支撑杆;3、固定套;31、U型夹;32、紧固螺栓;33、螺母;4、安装套;41、套筒;42、半套;43、调节螺栓;5、转动销;6、转动连接端;61、凸起;62、凹槽;63、螺纹孔;7、固定杆;8、安装杆;9、骨架;10、伞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万向伞柄,包括上支撑杆1、下支撑杆2和固定套3。下支撑杆2一端设有安装套4,安装套4包括套筒41、两个半套42和调节螺栓43,其中一个半套42和套筒41一体成型,两个半套42通过调节螺栓43呈固定连接,套筒41套接在下支撑杆2一端。通过调节调节螺栓43的松紧度,可改变两个半套42之间的距离,即可使该万向伞柄固定在不同尺寸的物体上。

如图1所示, 上支撑杆1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杆2,上支撑杆1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套3。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为转动销5。两个转动销5相互呈垂直设置,且两个转动销5所处平面相互平行。设第一转动轴长度方向为X轴,第二转动轴长度方向为Y轴,垂直XY平面的方向为Z轴。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转动连接使伞柄可在YZ平面旋转,上支撑杆1和固定套3转动连接使伞柄可在XZ平面旋转,保证了万向伞柄可360°转动。根据所需调节万向伞柄角度时,转动上支撑杆1和固定套3调整至合适角度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支撑杆1两端均为转动连接端6。下支撑杆2与上支撑杆1转动连接的一端也为转动连接端6。固定套3与上支撑杆1转动连接的一端也为转动连接端6。为了防止人在使用时被转动连接端6划伤,转动连接端6均为半球形,所有转动连接端6沿周向设有凸起61并沿径向开有凹槽62。一个转动连接端6凸起61嵌设在另一个转动连接端6的凹槽62内,使两个转动连接端6呈卡设固定。

如图3所示,固定套3包括U型夹31、紧固螺栓32、螺母33,紧固螺栓32穿过U型夹31两侧夹片且与U型夹31呈螺纹连接,螺母33螺纹连接于紧固螺栓32一端,螺母33抵接于U型夹31外壁。需固定物品时将物品插入U型夹31内,拧紧螺母33,过U型夹31两侧夹片在螺母33和紧固螺栓32对其的夹紧力的作用下运动,使U型夹31两侧夹片与固定物品抵接,使固定物品被夹紧固定。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还包括半光杆半螺纹的固定杆7,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固定杆7施力,固定杆7靠近螺纹的一端设有六角头。如图4和图5所示,转动连接端6开有螺纹孔63,固定杆7螺纹连接于转动连接端6。当需调节固定套3与上支撑杆1的角度时,固定套3的螺纹孔63内只有固定杆7的光杆部分,转动固定套3,调节到合适角度后,拧紧固定杆7,固定杆7的螺纹进入固定套3的螺纹孔63内,保证了固定套3和上支撑杆1角度的固定不变。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之间的角度调节方法与固定套3和上支撑杆1之间的角度调节方法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一种万向伞,包括有安装杆8、骨架9和固定安装杆8的万向伞柄。骨架9转动连接于安装杆8,骨架9上设有伞面10。通过改变万向伞柄的角度可改变万向伞伞面10的遮挡方向,使万向伞可根据人们需求调节,遮挡住使用者所需遮挡的物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