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用的多功能手杖,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井巷工程锚杆、喷射混凝土工程等质量验收的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多功能手杖。
背景技术:
矿山井巷工程在建设期间,具有作业条件差、隐蔽工程多、工程验收频繁的特点。根据验收程序及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的要求,矿山井巷工程验收中,需要对锚杆间排距、锚杆露长、水沟深度、巷道断面尺寸、混凝土喷射是否有空鼓等参数及特征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工程测量验收。传统施工管理及工程验收需要反复拉尺,效率低。工程管理、监理人员在工程验收过程中,经过斜巷时费时费力,且工程验收中需要带的记录、测量工具多,增加了井下工作难度和危险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井巷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携带工具繁多、携带不便、井下行走条件差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多功能手杖,可在斜巷、平巷中作为行走辅助工具,还具有锚杆安装、水沟砌筑、锚喷平整度、支护质量等多个项目的日常检查和验收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多功能手杖,其包括有杖芯、杖身和杖柄;杖芯的一端设为外螺纹段,该外螺纹段上旋有螺母且螺母定位后通过焊接固定;杖柄为“U型”杖柄,杖柄前端焊接有螺栓4;所述杖身为两端设有内螺纹的无缝钢管,该无缝钢管的内径大于杖芯的外径,该无缝钢管一端与杖柄上的螺栓旋合,另一端可与杖芯上螺母任一侧的外螺纹段旋合。
上述的杖芯、杖身在轴向上刻有尺度标记。其中,杖芯的长度为47cm,螺母旋入至杖芯上外螺纹段露出2cm处后通过焊接固定,杖芯非螺纹段一端的20、30cm处分别标记有20cm、30cm刻度;杖身的长度的55cm,杖身与杖芯连接一端的15、25、35、45cm处分别标记有60cm、70cm、80cm、90cm刻度,其中80cm刻度的刻丝最深。
上述杖芯、杖身的材料为钢或铝或高分子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如下:
杖身和杖芯螺丝接长后组成1m的手杖,其根据水沟砌筑、锚杆安装间排距常规尺寸的要求在手杖上刻丝、涂漆,进行刻度标注,使其具备水沟砌筑、锚杆安装间排距快速测量的功能。
手杖长1m,贴紧巷道可检查巷道的平整度。
手杖顶部安装杖柄,在平巷中作为行走拐杖,以减轻井下工作难度。
杖芯可旋入杖身内,便于携带,在斜巷中可作为斜巷助力器的连接把手,带动人体行走,节省体力。
在支护工作前,可利用手杖顶部的杖柄进行“敲帮问顶”的安全检查;在支护质量检查及验收中,杖柄可检查支护是否有空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携带该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多功能手杖,不仅可节省体力,还可完成井巷工程中的安全检查、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等多项功能,且便于携带、操作简便、轻巧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安装结构图。
图中,1杖芯2螺母3杖身4螺栓5杖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包括有47cm的杖芯、55cm的杖身和杖柄;其中,杖芯采用无缝钢管,杖芯的一端设为外螺纹段,该外螺纹段上旋有螺母,调解螺母位置至螺母端面距外螺纹段端面2cm处,采用电焊固定螺母;杖柄为“U型”杖柄,杖柄前端焊接有螺栓4;所述杖身为两端设有内螺纹的无缝钢管,该无缝钢管的内径大于杖芯的外径,该无缝钢管一端与杖柄上的螺栓旋合,另一端可与杖芯上螺母任一侧的外螺纹段旋合。
杖芯非螺纹段一端的20、30cm处分别标记有20cm、30cm刻度;杖身与杖芯连接一端的15、25、35、45cm处分别标记有60cm、70、cm、80cm、90cm刻度,其中80cm刻度的刻丝最深。
如图2所示为该实施例的一种安装结构,其是将杖身的一端与杖柄的螺栓旋合,另一端与杖芯上螺母外侧的外螺纹段旋合,使杖柄与杖身组成1m长的手杖。
在井下施工管理中,在平巷行走,手持该手杖可节省体力;在检查锚杆安装间排距时,将手杖末端置于一个锚杆中心,通过杖身上的60cm、70cm、80cm、90cm刻度可快速检查该锚杆与周边锚杆安装间距是否超标;检查水沟砌筑深度时,将手杖插入水沟,通过杖芯上的20cm、30cm刻度,可快速检查水沟开挖、砌筑尺寸是否达到要求;在作业地点未临时支护前,杖柄可对顶板围岩进行敲帮问顶,确认安全情况。
在图3所示为该实施例的另一种安装结构,其是将杖芯插入杖身中并螺纹旋紧,组成长55cm的手杖。
在矿井斜巷施工期间多安装斜巷助力器,该手杖把手上的U型杖柄卡在助力器钢丝绳上,手杖即可作为助力器把手,手拉把手在斜巷中行走可大大节省体力,减轻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