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能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940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自能箱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能箱包。



背景技术:

人们出行时,各种行李箱成了人们的首选,贵重物品等都放在行李箱中。然而,现有的行李箱大都仅设置密码锁,来保护行李向内的物品,以防止行李箱内的物品被盗,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能箱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能箱包,包括箱包主体及移动控制终端;其中,所述箱包主体上设有电子密码锁、微处理器、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重量传感器及与重量传感器连接的提手,所述电子密码锁、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及所述重量传感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包括控制器、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及触控液晶屏,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及所述触控液晶屏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一对一无线连接,所述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一对一无线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连接时,通过蓝牙通信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密码设定模块及与所述密码设定模块连接的控 制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处理模块及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密码设定模块以标识符的形式在所述触控液晶屏中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开锁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开锁模块以标识符的形式在所述触控液晶屏中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重量信息获取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重量信息获取模块以标识符的形式在所述触控液晶屏中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及所述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及所述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连通时,通过蓝牙通信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与第二蓝牙通信模块均采用4.0蓝牙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无线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及GPRS通信模块其中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自能箱包具有箱包主体自称重,遥控开锁及遥控设定密码的功能,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能箱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能箱包的原理框图。

图3为图2中的微处理器的原理框图。

图4为图2中的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图5是图2中的射频信号发送器的原理框图。

图6是图2中的射频信号反馈器的原理框图。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能箱包,包括箱包主体1及移动控制终端3。

其中,箱包主体1上设有电子密码锁11、微处理器12、第一蓝牙通信模块13、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14、重量传感器15及与重量传感器15连接的提手10。电子密码锁11、第一蓝牙通信模块13、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14及重量传感器15均与微处理器12连接。

移动控制终端3例如为个人移动智能手机,包括控制器32、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3、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34及触控液晶屏35,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3、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34及触控液晶屏35均与控制器32连接。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3与第一蓝牙通信模块13一对一无线连接,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14与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34一对一无线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32与微处理器12之间通过两个蓝牙通信模块以及两个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连接,并且箱包主体1与移动控制终端3分别设有网络通信选择模块,用于在两个蓝牙通信模块可以正常连接时,优先选择采用蓝牙通信的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在两个蓝牙通信模块无法正常连接时,通过两个远程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蓝牙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通常应用于近距离数据传输,所谓近距离数据传输指的是,箱包主体1与移动控制终端3之间的间距在0-100米,该段距离为两个蓝牙模块有效 连接距离,在近距离数据传输时,采用蓝牙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保证箱包主体1与移动控制终端3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较快,同时可以节省网络资源。

触控液晶屏35用于供用户输入操作信息,控制器32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控制微处理器12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例如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及输入设定的开锁密码,控制器32控制微处理器12对电子密码锁11的开锁密码进行设定;用户例如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开锁指令及输入开锁密码,控制器32控制微处理器12开启电子密码锁11。

重量传感器15用于感应箱包主体1的重量信息并通过微处理器12发送至控制器32,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还包括重量信息获取指令,控制器32在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重量信息获取指令时将重量信息在触控液晶屏35中显示,以便于用户获知箱包主体1的重量。具体地,用户通过操作拉手10来使重量传感器15感应箱包主体1的重量信息。

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2包括密码设定模块320及与密码设定模块320连接的控制模块321,微处理器12包括处理模块120及与处理模块120连接的存储模块121,密码设定模块320以标识符的形式在触控液晶屏35显示,在用户通过液晶触控屏35输入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及输入设定的开锁密码时,密码设定模块320用于生成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及设定的开锁密码,控制模块321接收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及设定的开锁密码并控制处理模块120将设定的开锁密码存储在存储模块121中。需要说明的是,密码设定模块320用于生成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及设定的开锁密码,指的是生成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及设定的开锁密码所对应的数字信息。

用户设定开锁密码的具体原理如下:用户首先点击触控液晶屏35上代表密码设定模块320的标识符,在密码设定模块320被点击后生成开锁密码设定指 令,控制模块321接收到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后控制密码设定模块320进一步以输入界面的形式在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同时控制模块321将开锁密码设定指令发送给处理模块120,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在输入界面上输入设定的开锁密码,密码设定模块320生成设定的开锁密码,控制模块321接收设定的开锁密码并将设定的开锁密码发送给处理模块120,处理模块120将设定的开锁密码存储在存储模块121,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模块120会将在先储存在存储模块121内的开锁密码覆盖掉。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2还包括与控制模块321连接的开锁模块323,开锁模块323以标识符的形式在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在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开锁指令及开锁密码时,开锁模块323生成开锁指令及开锁密码,控制模块321接收开锁指令及开锁密码并控制处理模块120将电子密码锁11开启。需要说明的是,开锁模块323生成开锁指令及开锁密码,指的是生成开锁指令及开锁密码所对应的数字信息。

具体地,用户开启电子密码锁11的具体原理如下:用户首先点击触控液晶屏35上代表开锁模块323的标识符,在开锁模块323被点击后,开锁模块323生成开锁指令,控制模块321接收开锁指令后控制开锁模块323进一步以输入界面的形式在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同时控制模块321将开锁指令发送给处理模块120,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在输入界面上输入开锁密码,开锁模块323进一步生成开锁密码,控制模块321接收开锁密码并将开锁密码发送给处理模块120,处理模块120判断接收到的开锁密码与存储在存储模块121中设定的开锁密码是否相同,当两者相同时,处理模块120将电子密码锁11开启。

控制器32还包括与控制模块321连接的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重量传感器15感应到的箱包主体1的重量信息通过处理模块120将重量信息存储在存储 模块121中,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以标识符的形式在触控液晶屏35中显示,在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获取重量信息指令时,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用于生成重量信息获取指令,控制模块321在接收到重量信息获取指令时将存储在存储模块121中的重量信息在触控液晶屏35中显示。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用于生成重量信息获取指令,指的是生成重量信息获取指令所对应的数字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处理模块120将重量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121中时,会将在先存储在存储模块121中重量信息覆盖掉。

用户获取箱包主体1的重量信息的具体原理如下:用户首先点击触控液晶屏35上代表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的标识符,在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被点击后,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生成重量信息获取指令,控制模块321接收重量信息获取指令后控制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进一步以重量信息显示界面的形式在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同时控制模块321控制处理模块120将存储模块121内的重量信息反馈回来,控制模块321将重量信息显示在触控液晶屏35中。

在本实施例中,箱包主体1内还设置有均与微处理器12连接的射频信号发送器21及报警器22,移动控制终端3还设置有射频信号反馈器36,射频信号发送器21用于发送电磁波信号并接收射频信号反馈器36的反馈信号及根据反馈信号计算射频信号发送器21与射频信号反馈器36之间的实际距离,微处理器12存储有设定的防丢距离并用于在判断出实际距离大于设定的防丢距离时开启报警器22,提醒用户箱包主体1已经超出设定的防丢距离。具体地,微处理器12的存储模块121存储有设定的防丢距离,处理模块120用于接收实际距离并判断实际距离是否大于设定的防丢距离,处理模块120在判断出实际距离大于设定的防丢距离时,开启报警器22。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2还包括与控制模块321连接的距离设定模块325, 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的操作信息还包括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及设定的防丢距离,在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及设定的防丢距离时,距离设定模块325用于生成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及设定的防丢距离,控制模块321接收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及设定的防丢距离并控制处理模块120将设定的防丢距离存储在存储模块121中。需要说明的是,距离设定模块325生成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及设定的防丢距离,指的是生成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及设定的防丢距离所对应的数字信息。

具体地,用户设定防丢距离的具体原理如下:用户首先点击触控液晶屏35上代表距离设定模块325的标识符,在距离设定模块325被点击后生成防丢距离设定指令,控制模块321接收到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后控制距离设定模块325进一步以输入界面的形式在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同时控制模块321将防丢距离设定指令发送至处理模块120,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在输入界面上输入设定的防丢距离,距离设定模块325生成设定的防丢距离,控制模块321接收设定的防丢距离并将设定的防丢距离发送至处理模块120,处理模块120将设定的防丢距离存储在存储模块121,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模块120会将在先储存的设定的防丢距离覆盖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箱包主体1上还设有与微处理器12连接的GPS定位器16,微处理器12在判断出实际距离大于防丢距离时,微处理器12开启GPS定位器16并通过GPS定位器16获取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且将获取到的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32,控制器32将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在触控液晶屏35上示出,以便于用户准确获知箱包的位置。具体地,GPS定位器16与处理模块120连接,处理模块120首先将GPS定位器16获取的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121中,控制器32还包括与控制模块321连接的位置信息获取 模块326,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在触控液晶屏35上示出,用户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的操作信息还包括位置信息获取指令,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用于生成位置信息获取指令,控制模块321接收位置信息获取指令后控制处理模块120将存储模块121内的位置信息反馈到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需要说明的是,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用于生成位置信息获取指令,指的是位置信息获取指令所对应的数字信息;处理模块120在将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121内时会存储模块121内在先存储的位置信息覆盖。

用户获取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的原理如下:

在用户发现箱包主体1丢失后,用户首先点击触控液晶屏35上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的标识符,在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被点击后生成位置信息获取指令,控制模块321接收到位置信息获取指令后输出控制信号给处理模块120,处理模块120将存储在存储模块121内的位置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321,然后控制模块321将处理模块120传输来的位置信息在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箱包主体1内还设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微处理器12、射频信号发送器21、GPS定位器16及无线通信模块等设置在箱包主体1内的用电设备供电,其中电源模块与GPS定位器16之间连接有电子开关,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12连接,微处理器12在判断出实际距离大于防丢距离时将电子开关闭合使GPS定位器16确定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并将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微处理器12,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GPS定位器16可以持续获取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即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会实时发送至移动控制终端3,用户在查找箱包主体1的位置时,可以操作控制器32内的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来获取箱包主体1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蓝牙通信模块13及第一远程无线通 信模块14均与处理模块120连接,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3及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34均与控制模块321连接。控制模块321与处理模块120在第一蓝牙通信模块13与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3正常连接时,通过蓝牙传输数据;控制模块321与处理模块120在第一蓝牙通信模块13与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3无法连接时,通过两个远程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请参阅图5,射频信号发送器21包括第一信号收发模块210及与对信号收到模块210连接的距离计算模块212,其中,第一信号收发模块210用于向射频信号反馈器36发送电磁波信号及接收射频信号反馈器36发出的反馈信号;距离计算模块212用于根据反馈信号计算射频信号发送器21与射频信号反馈器36之间的实际距离并将实际距离发送至微处理器12。计算模块212计算实际距离具体原理为:射频信号发送器21发送电磁波信号至射频信号反馈器36,射频信号反馈器36在接收到电磁波信号后发射反馈信号至射频信号发送器21,计算模块212根据射频信号发送器21发出电磁波信号后与接收到的反馈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值计算出实际距离。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射频信号反馈器36包括第二信号收发模块361及与第二信号收发模块361连接的反馈信号生成模块362,其中,第二信号收发模块361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发送器21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及将反馈信号发送至射频信号发送器21;反馈信号生成模块362用于生成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息传输给第二信号收发模块36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蓝牙通信模块13与第二蓝牙通信模块33均采用4.0蓝牙单元,以保证两个蓝牙通信模块之间能够以低功耗蓝牙穿透的方式传输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远程无线通信模块14与第二远程无线通信模块34为wifi无线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及GPRS通信模块其中之一,以便于移动控 制终端3能够对箱包主体1进行远程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箱包主体1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拉杆17与滚轮18,以便于用户通过拉动箱包主体1。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器22为蜂鸣报警器,报警器22在报警时可以发出蜂鸣声提起箱包拥有者。

移动控制终端3例如内安装有APP软件,APP软件具有密码设定功能、开锁功能、重量信息获取功能、距离设定功能及位置信息获取功能使得移动控制终端3具备密码设定功能、开锁功能、重量信息获取功能、距离设定功能及位置信息获取功能,换句话说也就是,控制器32的密码设定模块320、开锁模块323、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距离设定模块325及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例如通过APP软件划分形成,密码设定模块320、开锁模块323、重量信息获取模块324、距离设定模块325及位置信息获取模块326将会以特定的标识符在APP软件的操作界面上显示,用户在通过触控液晶屏35输入操作信息时,可以首先打开APP软件,APP软件的操作界面在触控液晶屏35上显示,然后用户在通过点击特定的标识符即可完成各种操作信息的输入。

本实用新型的自能箱包具有箱包主体自称重,遥控开锁及遥控设定密码的功能,方便人们使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