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夜跑专用防护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必须品,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需要用到不同功能的鞋子,这样就需要对鞋子提出跟多的要求。
在夏季夜晚跑步过程中,人们往往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较多,排出的汗液在空气中挥发,会吸引来较多的蚊虫叮咬;跑步产生的汗液等分泌物较多,若鞋子的透气性能不好,极易滋生微生物,从而引发生各类皮肤病;当跑速较快时脚趾容易踢到这些障碍物,肯定会有疼痛和损伤;且传统的跑鞋没有很好的夜间警示作用;在穿鞋过程中,一般需要人手去拔起踩下去的鞋跟部,操作麻烦,很不方便;另外,市场上大多鞋子的鞋底一般在脚后跟处和前脚掌处等受力位置设置减震结构,不管减震结构是设置气垫减震、气囊减震、减震装置减震、减震棒减震或弹性填充材料减震,都只是起到局部减震效果,无法对整个脚部起到全面减震作用,且由于材料性能的限制,其使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也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有效防护脚部侧端,穿鞋方便,透气效果好,能够有效驱赶蚊虫,具备较好减震性能和稳定支撑性,舒适度高的夜跑专用防护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夜跑专用防护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的鞋口部由针织布制成,所述鞋面的鞋跟部由PU革制成,鞋跟部背面缝制有警示反光条,所述鞋面的其余部位均由网布制成,鞋面的底部边沿设置有防护条,防护条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鞋跟部连接,两侧的防护条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布置的驱蚊条,所述鞋口部上和驱蚊条上均涂设有防蚊涂料层,鞋口部前端固定有前拉环片,鞋跟部顶部固定有后拉环片,所述鞋底的两侧边壁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呈钝角斜三角形状的减震带,每个减震带均向鞋底中心凹陷有减震槽,鞋底沿着鞋底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中空减震腔,中空减震腔横向贯穿鞋底两侧边壁,且中空减震腔的两端部分别位于鞋底两侧边壁上两相对应的减震带内,鞋底底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减震条,每个减震条底面均设置有多条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减震腔设置于鞋底的脚弓和脚背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减震腔的数量设置有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鞋底与鞋面连接处的前端设置有耐磨鞋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蚊条的数量设置有三条,且各个驱蚊条均匀分布在防护条的长度方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鞋面的底部边沿设置有防护条,鞋底与鞋面连接处的前端设置有耐磨鞋头,防护条和耐磨鞋头能够有效地保护脚部侧端,即便踢碰到一些小障碍物,也能避免脚部遭受疼痛和损伤;鞋口部上和驱蚊条上均涂设有防蚊涂料层,能够有效驱赶蚊虫;鞋面的其余部位均由网布制成,确保了鞋体的良好透气效果;鞋口部前端固定有前拉环片,鞋跟部顶部固定有后拉环片,在穿鞋过程中,通过前拉环片和后拉环片即可将鞋口张开,方便人们穿鞋,不再需要人手去拔踩下去的鞋跟部;鞋跟部背面缝制的警示反光条能够起到反光警示作用,确保夜间跑步安全;鞋底的两侧边壁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呈钝角斜三角形状的减震带,每个减震带均向鞋底中心凹陷有减震槽,减震槽在人体行走或跑步过程中,增加并改变了鞋底的形变空间,增强减震效果;且减震带呈钝角斜三角形状,依据三角形稳固原理可具有比较稳定的支撑效果;设置的中空减震腔,使得鞋底的减震性能更好,对整个脚部起到全面减震和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有效防护脚部侧端,穿鞋方便,透气效果好,能够有效驱赶蚊虫,具备较好减震性能和稳定支撑性,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夜跑专用防护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减震带,3-减震槽,4-减震条,5-防滑纹路,6-中空减震腔,7-警示反光条,8-后拉环片,9-鞋跟部,10-防护条,11-驱蚊条,12-耐磨鞋头,13-鞋面,14-前拉环片,15-防蚊涂料层,16-鞋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夜跑专用防护鞋,包括鞋底1和鞋面13,所述鞋面13的鞋口部16由针织布制成,所述鞋面13的鞋跟部9由PU革制成,鞋跟部9背面缝制有警示反光条7,所述鞋面13的其余部位均由网布制成,鞋面13的底部边沿设置有防护条10,防护条10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鞋跟部9连接,两侧的防护条10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布置的驱蚊条11,所述鞋口部16上和驱蚊条11上均涂设有防蚊涂料层15,鞋口部16前端固定有前拉环片14,鞋跟部9顶部固定有后拉环片8,所述鞋底1的两侧边壁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呈钝角斜三角形状的减震带2,每个减震带2均向鞋底1中心凹陷有减震槽3,鞋底1沿着鞋底1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中空减震腔6,中空减震腔6横向贯穿鞋底1两侧边壁,且中空减震腔6的两端部分别位于鞋底1两侧边壁上两相对应的减震带2内,鞋底1底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减震条4,每个减震条4底面均设置有多条防滑纹路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空减震腔6设置于鞋底1的脚弓和脚背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空减震腔6的数量设置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鞋底1与鞋面13连接处的前端设置有耐磨鞋头12,防止脚部前端收到撞击伤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蚊条11的数量设置有三条,且各个驱蚊条11均匀分布在防护条10的长度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鞋面13的底部边沿设置有防护条10,鞋底1与鞋面13连接处的前端设置有耐磨鞋头12,防护条10和耐磨鞋头12能够有效地保护脚部侧端,即便踢碰到一些小障碍物,也能避免脚部遭受疼痛和损伤;鞋口部16上和驱蚊条11上均涂设有防蚊涂料层15,能够有效驱赶蚊虫,防蚊涂料层15并未涂设在网面上,保证其具备长时间的保持驱蚊效果;鞋面13的其余部位均由网布制成,确保了鞋体的良好透气效果;鞋口部16前端固定有前拉环片14,鞋跟部9顶部固定有后拉环片8,在穿鞋过程中,通过前拉环片14和后拉环片8即可将鞋口张开,方便人们穿鞋,不再需要人手去拔踩下去的鞋跟部9;鞋跟部9背面缝制的警示反光条7能够起到反光警示作用,确保夜间跑步安全;鞋底1的两侧边壁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呈钝角斜三角形状的减震带2,每个减震带2均向鞋底1中心凹陷有减震槽3,减震槽3在人体行走或跑步过程中,增加并改变了鞋底的形变空间,增强减震效果;且减震带2呈钝角斜三角形状,依据三角形稳固原理可具有比较稳定的支撑效果;设置的中空减震腔6,使得鞋底1的减震性能更好,对整个脚部起到全面减震和支撑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