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949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书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包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式书包。



背景技术:

学生常用的书包有手提式和肩背式,虽然能够方便存储和携带书籍,但是书包存放时因其体积过大而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书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书包,包括组成包体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底面和顶面,以及设置在包体上部的提手,在包体的顶面上还设有第一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体的左右两端还设有第二拉链、第三拉链,在所述包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子母扣,后侧面上设有背带。

优选的,所述第二拉链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所述第一布带设置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的结合部位,所述第二布带设置在所述后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的结合部位,在所述第一布带上还设有第一拉头;所述第三拉链包括第三布带,第四布带,所述第三布带设置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左侧面的结合部位,所述第四布带设置在所述后侧面与所述左侧面的结合部位,在所述第三布带上还设有第二拉头。

优选的,闭合所述第二拉链能够缩短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右端的距离;闭合所述第三拉链能够缩短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左端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子母扣包括上子母扣和下子母扣,所述上子母扣设置在所述前侧面的上部,所述下子母扣设置在所述前侧面的下部;包体折叠后,所述上子母扣和下子母扣均能够扣合。

优选的,包体折叠时带动所述后侧面折叠,使得所述后侧面上的背带置于所述折叠后包体的前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闭合包体的左端的第二拉链、右端的第三拉链,能够缩短包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将闭合后的包体折叠,将提手置于折叠后的缝隙处,通过子母扣将包体扣合,能够缩小整个包体的体积;包体折叠时带动后侧面折叠,使得后侧面上的背带置于折叠后包体的前部,便于背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立体图。

图中1、包体2、左侧面3、右侧面4、前侧面5、后侧面6、底面7、顶面8、提手9、第一拉链10、第二拉链101、第一布带102、第二布带103、第一拉头11、第三拉链111、第三布带112、第四布带113、第二拉头12、子母扣121、上子母扣122、下子母扣13、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折叠式书包,包括组成包体1的左侧面2、右侧面3、前侧面4、后侧面5、底面6和顶面7,以及设置在包体1上部的提手8,在包体1的顶面7上还设有第一拉链9,在所述包体1的左右两端还设有第二拉链10、第三拉链11,在所述包体1的前侧面4上设有子母扣12,后侧面上设有背带13。

所述第二拉链10包括第一布带101,第二布带102,所述第一布带101设置在所述前侧面4与所述右侧面3的结合部位,所述第二布102带设置在所述后侧面5与所述右侧面3的结合部位,在所述第一布带101上还设有第一拉头103;所述第三拉链11包括第三布带111,第四布带112,所述第三布带111设置在所述前侧面4与所述左侧面2的结合部位,所述第四布带112设置在所述后侧面5与所述左侧面2的结合部位,在所述第三布带111上还设有第二拉头113。

闭合所述第二拉链10能够缩短所述前侧面4与所述后侧面5之间右端的距离;闭合所述第三拉链11能够缩短所述前侧面4与所述后侧面5之间左端的距离。

所述子母扣12包括上子母扣121和下子母扣122,所述上子母扣121设置在所述前侧面4的上部,所述下子母扣122设置在所述前侧面4的下部;包体折叠后,所述上子母扣121和下子母扣122均能够扣合。

通过闭合包体1的左端的第二拉链10、右端的第三拉链11,能够缩短包体1的前侧面4与后侧面5之间的距离;将闭合后的包体1折叠,将提手8置于折叠后的缝隙处,通过子母扣12将包体1扣合,能够缩小整个包体1的体积;包体1折叠时带动后侧面5折叠,使得后侧面5上的背带13置于折叠后包体1的前部,便于背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