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垫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减震透气鞋垫。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脚上穿的鞋内垫设的鞋垫,一般为多层布料缝纫成的与鞋底内表面轮廓相符的结构及形状,当然,有布料的、化学纤维料的、藤料的或发泡类塑料片等不同的材料制成,也有的为了防臭除臭,在夹层内铺设防臭除臭材料,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透气性差,不利于鞋内脚底处空气的流通,热天或脚中出汗后会给脚部带来不适;二是减震性差,鞋底与地面运动产生的震动直接传递到脚上,轻则使人感觉不舒服,反复持续的震动对脚产生疲劳及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透气鞋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震透气鞋垫,包括鞋垫形状的气囊及覆盖在气囊上侧的透气罩,所述的气囊由上下壁及连接上下壁周边的侧壁围成,气囊内设置有压力气体,气囊的上壁上间隔设置有按摩用凸起,气囊上表面的周边高度小于凸起的高度,所述的透气罩为在鞋垫形状的垫片上均布有透气孔。
上述垫片的四周设置有下翻边。
上述的下翻边的下表面与气囊上表面的周边靠接。
上述垫片的四周设置有下翻边,下翻边的下表面与气囊上表面的周边粘接连接或一体式制造。
上述的气囊上位于脚心位置内侧区域的凸起高度大于其它位置凸起的高度。
上述位于脚心位置内侧区域的凸起高度为中部高、周边低;或所述位于脚心位置内侧区域的凸起高度为外侧的中部高、内侧及前后侧低。
上述的气囊上设置充气接头。
上述气囊的上壁上间隔设置有按摩用凸起为气囊上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向上凸形成的结构,每个凸起外侧的气囊上壁的内表面与气囊下壁的内表面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部,且凸起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透气性好:本实用新型气囊上壁的凸起之间及透气罩上的透气孔构成鞋垫四通八达的气流通道,有利于鞋内脚底处空气的流通,对脚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2、减震性好:本实用新型的鞋垫上设置有气囊,气囊内设置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由于压力气体具有可压缩性以及在气囊内具有流动性,可以将压力均布在脚底,不仅使得脚底局部受压得到了缓解,而且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鞋底与地面运动产生的震动通过气囊缓冲后再传递到脚上,轻则使人感觉舒服,反复持续的震动也不会对脚产生疲劳及损伤,对脚部同样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3、每个凸起外侧的气囊上壁的内表面与气囊下壁的内表面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部,既可以保持凸起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连通,又可以使得每个凸起处的受力均匀,初始高度相对稳定,否则整个气囊会成为一个气球。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作鞋内的减震透气鞋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4是图1的D-D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气罩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剖视图。
图7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8是图1的E-E向剖视图。
其中:图3、图4及图8突出显示了位于脚心位置内侧区域较高的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8:
一种减震透气鞋垫,包括鞋垫形状的气囊10及覆盖在气囊10上侧的透气罩20,所述的气囊10由上下壁18、12及连接上下壁18、12周边的侧壁14围成,气囊10内设置有压力气体,气囊10的上壁18上间隔设置有按摩用凸起16,气囊10上表面的周边高度H1小于凸起16的高度H2,所述的透气罩20为在鞋垫形状的垫片21上均布有透气孔23;所述的压力气体可以根据不同体重的人群,在气囊内设置不同的压力,例如承重30-50kg、50-70kg、70-90kg等不同的承重型号,也可以通过充气接头根据需要自行充气。
上述垫片21的四周设置有下翻边22。
上述的下翻边22的下表面与气囊10上表面的周边靠接或具有一定的间隙。
上述垫片21的四周设置有下翻边22,下翻边22的下表面与气囊10上表面的周边粘接连接或一体式制造。
上述的气囊10上位于脚心位置内侧区域的凸起16a、16b高度大于其它位置凸起16的高度H2。
上述位于脚心位置内侧区域G的凸起高度为中部16b高H3、周边16a低H4;或所述位于脚心位置内侧区域G的凸起高度为外侧的中部16b高H3、内侧及前后侧16a低H4。
上述的气囊10上设置充气接头。
上述气囊10的上壁上间隔设置有按摩用凸起16为气囊10上壁的内表面17和外表面15均向上凸形成的结构,每个凸起16外侧的气囊上壁的内表面23与气囊下壁的内表面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部25,且凸起的内腔11与气囊11的内腔13连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