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及鞋子。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穿鞋子几乎都会使用鞋垫,为了更方便,有的鞋子甚至会自带与其配套的专用鞋垫。然而很多鞋垫都是平的,平的鞋垫不仅仅容易在鞋内往前跑或者往后跑,同时走路也十分费力。
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垫以及具有该鞋垫的鞋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鞋垫,包括前掌部,脚窝部,以及后跟部;在所述脚窝部上设有与人脚的脚窝相适配的立体型脚窝鞋垫,所述后跟部周边设置有包裹后跟的护边。
所述立体型脚窝鞋垫与所述脚窝部可拆卸的卡接或者粘接。
所述鞋垫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花纹。
所述护边沿前掌部至后跟部方向呈逐渐升高。
所述前掌部设有多个排气孔。
前掌部7mm厚度,脚窝部10mm厚度,后跟部最高处为10mm厚度。
一种鞋子,其具有如上所述的鞋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前掌部7mm厚度,减少脚与鞋床的摩擦,减冲防震,减轻足部疲劳。
脚窝部:10mm厚度,用于防止脚掌在鞋内滑动,鞋内的鞋床是平的,但脚掌不是,使用立体型脚窝鞋垫,刚好和人脚的脚窝处符合,可以填了脚掌和鞋床间的空位,减轻脚掌在鞋内之滑动。脚窝处有支撑点,从而减少足部疲劳。
后跟部,最高处为10mm厚度,脚后跟中部为凹陷形状,设置有包裹后跟的护边,最高点为10mm,护边围住脚跟部,配合一定的厚度,可以缓解后跟压力,减轻足部疲劳。
三个部位结合起来,与人脚形状贴符,适合长期站立或步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鞋垫100,鞋垫100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花纹。防止鞋垫在鞋内滑动。
该鞋垫包括前掌部101,脚窝部102,以及后跟部103;在脚窝部102上设有与人脚的脚窝相适配的立体型脚窝鞋垫104,后跟部103周边设置有包裹后跟的护边105。
优选,立体型脚窝鞋垫104与脚窝部102可拆卸的卡接或者粘接。方便更换该立体型脚窝鞋垫104。
护边105沿前掌部101至后跟部103方向呈逐渐升高。脚后跟中部为凹陷形状,设置有包裹后跟的护边105,最高点为10mm,护边105围住脚跟部,配合一定的厚度,可以缓解后跟压力,减轻足部疲劳。
前掌部101设有多个排气孔106。可有效排气防臭。
前掌部101 7mm厚度,脚窝部102 10mm厚度,后跟部103最高处为10mm厚度,采胡使用鞋垫更为舒服用该些厚度符合人体工程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鞋子,其具有如上的鞋垫。
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前掌部101 7mm厚度,减少脚与鞋床的摩擦,减冲防震,减轻足部疲劳。脚窝部102 10mm厚度,用于防止脚掌在鞋内滑动,鞋内的鞋床是平的,但脚掌不是,使用立体型脚窝鞋垫104,刚好和人脚的脚窝处符合,可以填了脚掌和鞋床间的空位,减轻脚掌在鞋内之滑动。脚窝处有支撑点,从而减少足部疲劳。后跟部103最高处为10mm厚度,三个部位结合起来,与人脚形状贴符,适合长期站立或步行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