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卡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136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卡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功能卡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卡套要么单纯的起到保护卡不被划伤,和其他灰尘弄脏,不能自己固定在墙上,一般想要将卡套悬挂在某个地方,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增加一个挂带,但是挂带在不使用时很杂乱,影响使用感受,卡套还普遍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卡放在卡套内时,卡容易从卡套内划出,容易造成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具备悬挂功能、具备保护功能、还带防掉落功能的多功能卡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卡套,包括套体、嵌于套体内的连接座、位于套体内的内吸盘、位于套体外的外吸盘,所述套体为矩形,所述连接座包括套体内的左连接座、位于套体外的右连接座,所述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是一体的,所述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之间形成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的宽度和套体的厚度匹配,所述连接座中心位置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为通孔,所述螺纹孔穿过套体;所述内吸盘右端设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和内吸盘是一体的,所述第一螺纹柱位于内吸盘的中心位置;所述外吸盘左端设有第二螺纹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放入卡套时,用内吸盘将卡吸住,避免了卡从卡套内滑落;外吸盘的作用在于在办公室需要将卡悬挂时,可以直接将外吸盘吸在桌上,或者工位的挡板上,使用方便,避免了使用挂带悬挂时,挂带容易缠绕混乱的问题。内吸盘通过第一螺纹柱连接于连接座,外吸盘通过第二螺纹柱连接于连接座,是的吸盘可以拆卸,根据不同的需求搭配,使得卡套的适用的范围更多。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螺纹柱内沿轴向开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螺纹柱左端沿轴向开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螺纹柱下端沿径向设有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是连通的。

由于卡在卡套内,卡套的内置空间较小,当需要将内吸盘和卡分离时,操作空间不足,可以采用旋动第二螺纹柱,将第三通气孔出口位置旋出右连接座内,让内吸盘的内部和外界空气流通,内吸盘不再吸住卡,达到取卡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连接座左端面为圆弧形状,所述左连接座为圆形,所述右连接座右端面为圆弧形状,所述右连接座为圆形。

连接配合的效果好。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螺纹柱长度大于第一螺纹柱的长度,所述外吸盘和右连接座之间形成容纳槽。

在旋动第二螺纹柱时,操作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套体上端设有花边。

在卡套口粘合在一起时,花边能够更方便的打开卡套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螺纹柱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外吸盘右侧。

在内吸盘吸住卡时,能够防止漏气。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通气孔与右连接座右端面的距离为3mm。

不用旋动过长的距离即可实现第三通气孔的暴露。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卡不易滑落、悬挂方便、可拆卸、具有多功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套体1,连接座2,内吸盘3,外吸盘4,左连接座21,右连接座22,卡位槽5,第一螺纹柱6,第二螺纹柱7,第一通气孔8,第二通气孔9,第三通气孔10,容纳槽11,花边12,密封圈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卡套,包括套体1、嵌于套体1内的连接座2、位于套体1内的内吸盘3、位于套体1外的外吸盘4,套体1为矩形,连接座2包括套体1内的左连接座21、位于套体1外的右连接座22,左连接座21和右连接座22是一体的,左连接座21和右连接座22之间形成卡位槽5,卡位槽5的宽度和套体1的厚度匹配,连接座2中心位置开有螺纹孔,螺纹孔为通孔,螺纹孔穿过套体;内吸盘3右端设有第一螺纹柱6,第一螺纹柱6和内吸盘3是一体的,第一螺纹柱6位于内吸盘3的中心位置;外吸盘4左端设有第二螺纹柱7。

优选的,第一螺纹柱6内沿轴向开有第一通气孔8,第二螺纹柱7左端沿轴向开有第二通气孔9,第二螺纹柱7下端沿径向设有第三通气孔10,第一通气孔8、第二通气孔9、第三通气孔10是连通的。

优选的,左连接座21左端面为圆弧形状,左连接座21为圆形,右连接座22右端面为圆弧形状,右连接座22为圆形。

优选的,第二螺纹柱7长度大于第一螺纹柱6的长度,外吸盘4和右连接座22之间形成容纳槽11。

优选的,套体1上端设有花边12。

优选的,第二螺纹柱7套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位于外吸盘4右侧。

最优的,第三通气孔10与右连接座22右端面的距离为3m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卡套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