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
背景技术:
箱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箱包可以是背包、拉杆箱等,人们携带其出差、旅行、往返酒店、车站等地,箱包大大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现有的箱包一般包括包体,在包体底部设置有滚轮或底角,当然对于拉杆箱而言底角也可以设置在其侧面,包体内放置物品。但现有的箱包所有物品均只能放于包体内,对于一些旅途中常用随身物品,例如水杯、雨伞等,每次均需打开包体才能取出,使用完毕又需要再次打开包体将其放入,这样频繁的开箱取放物品,是十分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包。
一种箱包,包括包体1,在所述包体1的至少一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底脚2,在任意两底脚2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弹性带3。
可选的,所述底脚2包括头部2.1和颈部2.2,所述颈部2.2固定于所述侧壁4上,通过所述颈部2.2在所述头部2.1与所述侧壁4之间形成一可固定所述弹性带3的插槽。所述弹性带3包括带体3.3,所述带体3.3与左、右两个插扣相连,所述插扣包括具有开口的插片3.1,所述插片3.1与环3.2固定连接,所述带体3.3固定于所述环3.2上,所述插片3.1可插入所述底脚2。所述弹性带3包括带体3.3,所述带体3.3与左、右两个插扣相连,所述插扣包括具有开口的插片3.1,所述插片3.1与环3.2固定连接,所述带体3.3固定于所述环3.2上,所述插片3.1的开口与所述颈部2.2相适应。所述带体3.3为橡胶带、织带、或硅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弹性带使得用户可以将随身物品,例如水杯、雨伞等,方便的固定于箱包的侧壁上,方便取用,避免频繁开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性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请参阅图1,一种箱包,包括包体1,在所述包体1的至少一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底脚2,在任意两底脚2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弹性带3。如图2所示,所述底脚2包括头部2.1和颈部2.2,所述颈部2.2固定于所述侧壁4上。头部2.1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形状,颈部2.2的尺寸(直径)小于头部2.1,颈部也可以制成圆形、椭圆形、矩形等,这样通过颈部2.2在头部2.1与侧壁4之间形成了一可固定弹性带3的插槽。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带3包括带体3.3,所述带体3.3与左、右两个插扣相连,所述插扣包括具有开口的插片3.1,所述插片3.1与环3.2固定连接,所述带体3.3固定于所述环3.2上,所述插片3.1的开口与所述颈部2.2相适应,即所述插片3.1可以插入所述颈部,通过将所述插片3.1插入头部2.1与侧壁4之间的插槽中可以方便的将弹性带3固定于包体1的侧壁4上。带体3.3可以是橡胶带、织带、硅胶带等。
本实用新型中底脚2设置于侧壁4上,这样放置包体1时底脚2可以起到支撑包体1的作用,同时底脚2上设置了插槽,可以方便的将弹性带3固定于侧壁4上,通过弹性带3可以固定水杯、雨伞等随身物品,弹性带3固定于侧壁4上可以方便取用水杯、雨伞等随身物品,避免了频繁开箱取放物品,方便实用,在不需要弹性带3时可以将其取下收藏,这样可以避免弹性带3长期暴露在外,减小空气中灰尘、水分对弹性带的腐蚀,增加其使用寿命。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