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08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轻便运载工具,在外出旅行或搬家的过程中,行李箱能发挥装载物件和运输物件的作用。由于行李箱的轻便和随身特征,其装载的往往是较重要的随身用品,包括:衣物、洗漱用品、电子产品和贵重物品等较多种类。

当前,往往是通过用户按习惯自行按区域在行李箱放置物品,并记住物品所放置的位置,当需要取用该物品时,用户再回忆物品的放置位置,并在行李箱中翻找出该物品。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需要用户记忆物品存放位置,并翻找,存在不智能,不便于查找物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行李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需要用户记忆物品存放位置,并翻找物品,存在的不智能,不便于查找物品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李箱,包括壳体、滑轮和拉杆;

所述壳体内分为N层空间,N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N层空间的每层空间处均设置有读码器;所述读码器包括读码单元和编码发送单元;

所述编码发送单元能将所述读码单元读取的编码信息和预存的读码器的识别码发送至电子设备,以使用户能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查询到所述物品所处的层数。

可选的,所述读码器为能读取条码、二维码或数字码的读码器。

可选的,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单元和位置发送单元;其中,所述位置发送单元能将所述定位单元获得的所述行李箱所处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以使用户能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查找到所述行李箱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蓝牙模块和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的第一锁具,所述蓝牙模块能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发送的密码,当所述密码与预设密码匹配时,所示蓝牙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锁具执行解锁或加锁操作。

可选的,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第一报警模块,所述第一报警模块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当所述蓝牙模块连续接收到M次错误密码时,所述蓝牙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M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和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的第二锁具;当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与预设指纹匹配的指纹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控制所述第二锁具执行解锁或加锁操作。

可选的,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第二报警模块,所述第二报警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当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续识别到M次不匹配指纹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M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L对支撑杆,所述L对支撑杆中的每个支撑杆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空心结构中;所述L对支撑杆中的每对支撑杆中的两个支撑杆均通过滑轨连接;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隔离面料;L为大于1的正整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旋转按钮;其中,当所述旋转按钮被旋转时,带动所述连接杆旋转,以支撑所述滑轨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并带动与所述滑轨连接的一对支撑杆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所述滑轨上的所述隔离面料形成所述N层空间。

可选的,所述隔离面料为纱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将内部分为N层,并每层设置读码器,使得用户在放置物品时,只需先在读码器上扫码,就可通过读码器将编码信息和代表所放置的层数信息的识别码发送至电子设备,这样,当用户需要拿出该物品时,就能在电子设备上查找出放置的层数,便于智能查找和取出物品。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通过旋转旋转按钮,能带动连接杆旋转,以支撑所述滑轨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并带动与所述滑轨连接的第一对支撑杆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所述滑轨上的隔离面料形成分层,即能通过旋转按钮的简易操作实现分层,便于用户分类放置物品,当反向旋转按钮时,能带动支撑杆回复到行李箱内,并通过每层的隔离面料固定分层放置的物品,便于物品的分区固定和分区取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行李箱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行李箱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行李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需要用户记忆物品存放位置,并翻找物品,存在的不智能,不便于查找物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用户需要拿出该物品时,就能快速查找出放置的层数,便于智能查找和取出物品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行李箱,包括壳体、滑轮和拉杆,所述壳体内分为N层空间,N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N层空间的每层空间处均设置有读码器;所述读码器包括读码单元和编码发送单元;

所述编码发送单元能将所述读码单元读取的编码信息和预存的读码器的识别码发送至电子设备,以使用户能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查询到所述物品所处的层数。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将内部分为N层,并每层设置读码器,使得用户在放置物品时,只需先在读码器上扫码,就可通过读码器将编码信息和代表所放置的层数信息的识别码发送至电子设备,这样,当用户需要拿出该物品时,就能在电子设备上查找出放置的层数,便于智能查找和取出物品。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行李箱,请参考图1,如图1所示,所述行李箱包括壳体101、滑轮102和拉杆103,所述壳体1内分为N层空间104,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N层空间104的每层空间处均设置有读码器105;所述读码器105包括读码单元和编码发送单元;

其中,当在所述N层空间104中的第i层空间放置物品时,通过所述第i层空间的读码器105的读码单元读取所述物品的编码信息,通过所述第i层空间的读码器105的编码发送单元将所述编码信息和预存的所述第i层空间的读码器105的识别码发送至电子设备,以使用户能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查询到所述物品处于所述第i层空间,1≤i≤N。

下面,结合图1,介绍所述行李箱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首先,介绍所述行李箱的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示N层空间可以是如图1所示隔为N层平行的空间,也可以是,通过隔板分出的N个方块空间,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读码器105可以为能读取条码、二维码和/或数字码读码器,对应的,所述编码信息为条码、二维码或数字码。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层的读码器的识别码与该层的层数对应,通过所述识别码能获知该读码器所处的层数。所述编码信息中预先存储有该物品的信息,以便于查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读码器105的编码发送单元可以通过蓝牙将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是通过局域网将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或者是通过移动网络将所述编码信息和所述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在此不作限制。

另外,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单元和位置发送单元;其中,所述位置发送单元能将所述定位单元获得的所述行李箱所处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以使用户能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查找到所述行李箱的位置。

具体来讲,所述定位单元可以是GPS定位器,网络定位器或者地磁定位器,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蓝牙模块和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的第一锁具,所述蓝牙模块能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发送的密码,当所述密码与预设密码匹配时,所示蓝牙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锁具执行解锁或加锁操作。

当然,蓝牙模块除了通过密码来控制第一锁具,还可以通过判断发出解加锁指令的电子设备是否为预设的默认电子设备,如果是默认电子设备则控制所述第一锁具执行解锁或加锁操作。

进一步,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第一报警模块,所述第一报警模块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当所述蓝牙模块连续接收到M次错误密码时,所述蓝牙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M为大于1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报警模块可以为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或无线发消息报警模块,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和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的第二锁具;当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与预设指纹匹配的指纹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控制所述第二锁具执行解锁或加锁操作。

进一步,所述行李箱上设置有第二报警模块,所述第二报警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当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续识别到M次不匹配指纹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M为大于1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报警模块可以为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或无线发消息报警模块,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行李箱,还包括:

空心结构4,所述空心结构4固定在所述壳体101的内表面;

L对支撑杆5,所述L对支撑杆5中的每个支撑杆5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空心结构4中;所述L对支撑杆5中的每对支撑杆5中的两个支撑杆5均通过滑轨6连接;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隔离面料7;L为大于1的正整数;

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端部与所述滑轨6连接;所述连接杆8上设置有旋转按钮;其中,当所述旋转按钮被旋转时,带动所述连接杆8旋转,以支撑所述滑轨6沿远离所述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并带动与所述滑轨6连接的一对支撑杆5沿远离所述壳体10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所述滑轨6上的所述隔离面料7形成分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结构4可以为固定在所述壳体101内壁上的空心柱体,也可以为空心环,用于将所述N对支撑杆5中的每个支撑杆5可往返移动的固定在壳体内壁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空心结构4暂用箱体过多空间,可以设置所述空心结构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1内表面的拐角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N对支撑杆5可以为金属或塑料材质,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8的端部可以嵌入所述滑轨6中,以便于与滑轨6连接的同时,还能沿所述滑轨6相对移动。

具体来讲,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连的两根滑轨6中,以使所述连接杆8转动时,能撑开所述相邻的两根滑轨6,实现分层。

具体来讲,所述N对支撑杆5中的每个支撑杆,设置为多个套设的直杆,所述多个套设的直杆可以压缩在最外围的直杆内,还可以拉升变长,以便于在闭合行李箱时,所述N对支撑杆5能压缩在行李箱内,在放置和取出物品时,所述支撑杆5能通过连接杆8的旋转拉升分为多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支撑杆5阻挡用户取放,可以设置所述N对支撑杆5中任一对支撑杆的两个支撑杆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内表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每对支撑杆5中的两个支撑杆5通过M根滑轨6连接时,所述M根滑轨6中相邻的两根滑轨6间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两个端部与所述相邻的两根滑轨6分别连接;M为大于1的正整数。

进一步,所述N对支撑杆5中相对的两对支撑杆上的滑轨6通过所述隔离面料7可分离的连接;其中,所述相对的两对支撑杆为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1的相对的两个内表面上的两对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隔离面料7通过弹性结构与所述滑轨6连接,以在不需要分层时,所述隔离面料7能卷缩固定在所述滑轨6处。

进一步,当所述相对的两对支撑杆上分别设置有M根滑轨6时,沿远离所述壳体101的方向,所述相对的两对支撑杆上的两根第i根滑轨通过所述隔离面料7可分离的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相对的两对支撑杆的滑轨6上的所述隔离面料7通过拉链结构可分离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扣或系绳来进行可分离的连接,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行李箱的轻便,和不损伤物品,所述隔离面料可以为纱布,当然,所述隔离面料也可以为塑料膜或编织物,在此不作限制。

接下来,介绍所述行李箱的使用方法。

当用户在放置物品A在第2层时,只需先将物品A在第2层的读码器上扫码,就可通过第2层的读码器将编码信息和代表所放置的层数信息的识别码发送至电子设备;

当用户需要拿出物品A时,就能在电子设备上输入物品A的信息,则能对应查找到物品A的编码信息,并对应查找出对应的识别码,从而获知放置的层数为第2层,便于智能查找和取出物品。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将内部分为N层,并每层设置读码器,使得用户在放置物品时,只需先在读码器上扫码,就可通过读码器将编码信息和代表所放置的层数信息的识别码发送至电子设备,这样,当用户需要拿出该物品时,就能在电子设备上查找出放置的层数,便于智能查找和取出物品。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通过旋转旋转按钮,能带动连接杆旋转,以支撑所述滑轨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并带动与所述滑轨连接的第一对支撑杆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所述滑轨上的隔离面料形成分层,即能通过旋转按钮的简易操作实现分层,便于用户分类放置物品,当反向旋转按钮时,能带动支撑杆回复到行李箱内,并通过每层的隔离面料固定分层放置的物品,便于物品的分区固定和分区取放。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