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爬楼梯的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071阅读:3163来源:国知局
可爬楼梯的拉杆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杆箱,特别涉及一种可爬楼梯的拉杆箱。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旅行箱是大家都会使用到的东西,尤其对于经常外出的人员,如学生、旅客等,旅行箱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

作为一种常用的搬运工具,因为其实用性、便捷性广受欢迎,但是,由于其在上下楼时只能用提的方法而造成了相当大的不便,有时甚至因为其过重,难以提上楼或是破坏旅行箱。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三脚轮式,如中国专利CN102599706A公开的可爬楼梯的旅行箱,其虽在上下楼梯时提供了一定便利,但其上楼时噪音大、不易控制、上楼速度不稳定,特别是当行李箱过重时,所需拉力依然很大。另一种是双履带式,如中国专利CN203952692U公开的履带式旅行箱,其虽然较三角轮式进一步增加了稳定性,但由于行李箱最大面着地,会导致行李箱在拖行时角度过大,不易向上用力,同时由于履带与楼梯接触面积有限,还易引起打滑等现象。

中国专利CN203646668U公开的一种可爬楼梯拉杆箱,其在箱体上设计了多轮轮杆机构,其通过棘轮机构调节与箱体之间的角度,使箱体在爬楼时保持合适的角度,从而增加便利性。其缺点是多轮杆的设计长度有限,因此箱体在爬楼时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且省力的可爬楼梯的拉杆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爬楼梯的拉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安装大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背面安装轮板,所述轮板一端铰接所述箱体、另一端铰接连杆,所述轮板两侧安装侧轮,所述连杆另一端安装滑块,所述箱体上安装与所述滑块匹配的轨道。

所述的可爬楼梯的拉杆箱,其特征是:所述滑块上安装棘齿,所述轨道为与滑块匹配的棘齿结构。

所述的可爬楼梯的拉杆箱,其特征是:所述侧轮在轮板两侧双排交错排列。

本实用新型中,轮板,连杆和箱体形成三角形结构,并且轮板两侧的侧轮为双排交错排列,充分保证了上楼拖行时箱体的稳定性,连杆上的滑块和箱体上的轨道都采用棘齿结构,可任意调整轮板的角度,并且其本身结构简单,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轨道棘齿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中棘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连杆,3-轮板,4-侧轮,5-大轮,6-滑块,7-棘齿,8-轨道,9-拉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箱体1底部安装大轮5,箱体1背面下方铰接轮板3一端,轮板3两侧安装侧轮4,其中,每侧侧轮都为双排交错排列,轮板3另一端铰接连杆2一端,连杆2另一端两边分别铰接一个滑块6,箱体1背面上方安装轨道8,轮板2上设置拉手槽9。如图2、3、4所示,滑块6上安装棘齿7,轨道8为双排棘齿结构,分别对应两边滑块6内的棘齿7。

当需要爬楼梯时,通过拉手槽9将轮板2拉起至合适角度,连杆2带动滑块6运行至轨道8中特定位置后,由棘齿7固定,便可进行爬楼。

工作过程

装有侧轮4的轮板3铰接在箱体1背部,根据楼梯倾斜角度,手动拉动轮板3背部的凹形把手,连杆2随轮板3转动,带动滑块6在滑道中滑动,确定合理角度之后,通过安装在滑块6上的棘齿和滑道中的平面棘轮的啮合来固定滑块的位置。图示轮板3、连杆2、滑块6及箱体1组成摇杆滑块机构,当轮板3绕固定轴转动时,连杆2一端绕固定轴转动,另一端与滑块6铰接,连杆2作平面复杂运动,滑块6在滑道中滑动,当轮板3转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棘轮8和棘齿7的啮合作用将滑块锁紧。拉杆箱在爬楼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