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护理内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934阅读:5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乳酸护理内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乳酸护理内裤。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状况更加关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皮肤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等经常困扰着人们。多数疾病治而复发、久治不愈,这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衣内裤采用了透气性差、吸湿性差、有致敏性的面料所引起的。因此,目前对内衣内裤面料的选择要求其复合自然生态、滑爽透气、吸湿排汗、抗菌抑菌等标准。

玉米纤维 Corn Fiber( 聚乳酸 PLA 纤维 ) 是以玉米、木薯等植物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合成纤维。近几年来,在纺织服装行业,玉米纤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玉米纤维是由玉米等植物淀粉经发酵所得的乳酸聚合而成,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害、无污染。同时,该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如果废弃后掩埋堆肥,几个月便会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回归大自然,不污染环境。而且资源可再生,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是一种完全生态环保型的纺织新材料。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采用聚乳酸纤维制成的面料,然而采用100%纯聚乳酸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弹性较差,制成内裤后影响穿着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聚乳酸护理内裤,以解决采用聚乳酸纤维制成的内裤存在着弹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内裤包括裤身和裆部,裤身和裆部的面料均采用聚乳酸纤维DTY和氨纶物理混合针织而成,裤身的上方还设有腰边,腰边是由聚乳酸DTY和氨纶物理混合针织而成的两层面料结构。

作为优选,聚乳酸纤维DTY占面料总使用量的70-97%,氨纶占面料总使用量的3-30%。

通过配比一定量的氨纶,保证内裤的弹性。

作为优选,面料通过裸氨织造工艺加工而成。

作为优选,内裤采用3D织造一体成型技术。

作为优选,裤身的上方还设有腰边,腰边是由聚乳酸DTY和氨纶物理混合针织而成的两层面料结构,腰边采用两层结构面料,保证腰变的收缩性;腰边的顶端通过针织形成若干规则排布的收紧缺口,腰边的收紧缺口不仅能够保证腰边防止变形,而且使整个内裤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裤身背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收紧部,上述收紧部针织成“工”字形状,收紧部能够保持内裤的形状,使其不易变形,而且在穿着时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70-97%聚乳酸和3-30%氨纶物理混合针织,通过裸氨织造工艺和3D织造一体成型技术将内裤加工而成,聚乳酸具有纯天然抑菌、无致敏性的优点,其植物源纤维具有滑爽、透气、排汗、止痒、抗菌抑菌、亲肤护肤等养生保健功效;而增加3-30%氨纶进行物理混合针织,增加了面料的弹性,伸缩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裤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裤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该的内裤包括裤身3和裆部6,裤身3和裆部6的面料均采用聚乳酸纤维DTY和氨纶物理混合针织而成。聚乳酸纤维DTY占面料总使用量的70-97%,氨纶占面料总使用量的3-30%。通过配比一定量的氨纶,保证内裤的弹性。

实施例中,内裤通过裸氨织造工艺和3D织造一体成型技术将内裤加工而成(裸氨织造工艺采用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的SM8-FAST型机器织造而成)。

实施例中,裤身3的上方还设有腰边1,腰边1是由聚乳酸DTY和氨纶物理混合针织而成的两层面料结构,腰边1采用两层结构面料,保证腰变的收缩性;腰边1的顶端通过针织形成若干规则排布的收紧缺口2,腰边的收紧缺口2不仅能够保证腰边防止变形,而且使整个内裤更加美观。

裤身3背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收紧部7,上述收紧部7针织成“工”字形状,收紧部7能够保持内裤的形状,使其不易变形,而且在穿着时更加舒适。

在实施例中,内裤的裤腿边缘处设置有收边结构,该收边结构包括翻边5、收紧带4和固定线,在加工时先将收紧带沿翻边放置于翻边内侧,再将翻边包裹着收紧带一起向内翻卷,再通过用固定线将翻边和收紧带固定,上述的固定线采用纯聚乳酸加工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