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骑行手套。
背景技术:
手是人类使用最频繁的器官之一,几乎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手来完成。然而,在各类事故中,手部伤害事故占到了20%,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具十分必要,尤其在一些危险领域,为防止手部受伤,往往需要佩戴手套以确保双手的安全。
户外骑行者经常遇到意外事故,事故发生时,由于户外骑行者一般都会佩戴安全头盔,一般没有生命危险,只有像手部这些比较脆弱而关节又特别多的位置受伤比较严重。
现在,有人研发了骑行手套,在传统帆布或棉布手套上设置防撞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手套不能有效保护骑行者手部承受的撞击力的问题。但是,现有的骑行手套在使用过程中因闷热而产生大量的汗液,汗液由于防护涂层的阻隔无法排出而淤积于手部皮肤的表面,给手部的皮肤造成伤害,且会给骑行者操作车辆造成很大的不便。
公告号为CN 20427334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防事故用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包括指部、掌部、背部和腕部,所述的指部上设有防滑层,指部的虎口部位还设有加厚防护层,指部背面上设还有防撞保护壳,所述的掌部上设有凸起的海绵防撞层,所述的背部上设有背部保护壳,所述的腕部设有松紧带,该实用新型采用优质透气网格布制成,非常透气,掌心处优质的海绵垫,更加透气,耐用,舒适,背部和指部背面的防护壳可以更好地保护手部关节,且可以灵活活动,不影响手部动作,虎口处加设二层牛皮增加抗震和防滑功能,防止长时间使用造成的酸痛感,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可给手部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尤其适用于赛车手或户外骑行者。
公告号为CN 20556792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击透气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连接,所述手掌部与所述手腕部连接,所述手掌部设置有防撞贴,所述手指部设置有透气贴。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击透气手套,通过在手掌部设置有防撞贴,使得骑行者在进行撞击或敲击作业时,能够通过手套本体上的防撞贴减缓手掌承受的撞击或敲击力,保护骑行者手掌的安全;通过在手指部设置有透气贴,在保护手指安全的同时能够透气排汗,时刻保持手部的干燥清爽,避免汗液长时间淤积于手部的皮肤,使手部的皮肤受到伤害,以全面保护骑行者手部的健康和安全。
公告号为CN 204273349 U的中国专利没有设置透气功能,使用过程中因闷热而产生大量的汗液,给手部的皮肤造成伤害,且会给骑行者操作车辆造成很大的不便。公告号为CN 205567928 U的中国专利手指部设置有透气贴,但是手指部没有设置防撞贴,不能对手指进行有效的防撞击保护。
因此,亟需研制一种防撞击透气手套,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能够透气排汗,使手部时刻保持干燥清爽,有效保证骑行者操作车辆的便捷,并全面保护手部的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行手套,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能够透气排汗,使手部时刻保持干燥清爽,有效保证骑行者操作车辆的便捷,并全面保护手部的健康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骑行手套,包括:手套本体;
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
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连接,所述手掌部与所述手腕部连接,所述手掌部设置有手掌防撞块,所述手指部设置有手指防撞块;
所述手指防撞块上设置有多个防撞块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所述手背部设置有手背防撞块,所述手心部设置有手心防撞块;
所述手指部包括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所述手指内侧部和所述手指外侧部连接,所述手指外侧部设置有所述手指防撞块。
此结构的设置,当手受到撞击时,手掌防撞块和手指防撞块能有效分散和吸收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骑行者的手部。
进一步地,所述手背部开设有透气开口;
所述透气开口内侧设置有透气内衬层。
透气开口和内衬层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开口通过开合件打开或关闭。
透气开口和透气内衬层配合设置,可通过开合件打开透气开口进行透气,同时,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和防风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手心防撞块外侧设置有手心防撞块保护层。
手心防撞块保护层能有效对手心防撞块进行保护,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手背防撞块为风琴工艺的褶皱。
风琴工艺的褶皱既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性能,又具有轻便、舒适的优点,能有效提高骑行者的佩戴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手指防撞块外侧设置有手指防撞块保护层;
所述手指防撞块保护层上与防撞块透气孔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保护层透气孔。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
在手套本体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通过虎口加强贴片增大拇指内侧部的抗撕裂强度,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拇指内侧部的防护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虎口加强贴片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设置有虎口加强层。
进一步地,所述手腕部设置有收口带,所述收口带的端部通过粘附层与手腕部活动连接。
通过调整收口带与手腕外侧部的贴合位置,能够调节手腕部的松紧程度,使之更加贴合于不同骑行者的手腕,保障骑行者手腕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手套,通过手掌防撞块和手指防撞块的设置,使得骑行者在骑行时,能够通过手掌防撞块和手指防撞块减缓手掌和手指承受的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骑行者的手部,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手指防撞块上设置有多个防撞块透气孔,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能够透气排汗,使手部时刻保持干燥清爽,有效保证骑行者操作车辆的便捷,并全面保护手部的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骑行手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骑行手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手掌部; 2-手指部;
3-手腕部; 4-手掌防撞块;
5-手指防撞块; 6-透气开口;
7-开合件; 8-虎口加强贴片;
9-收口带; 10-粘附层;
41-手心防撞块; 42-手背防撞块;
43-手心防撞块保护层;
51-防撞块透气孔; 52-手指防撞块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骑行手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骑行手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骑行手套,包括:手套本体;
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1、手指部2和手腕部3;
所述手指部2与所述手掌部1连接,所述手掌部1与所述手腕部3连接,所述手掌部1设置有手掌防撞块4,所述手指部2设置有手指防撞块5;
所述手指防撞块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撞块透气孔5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手套,通过手掌防撞块4和手指防撞块5的设置,使得骑行者在骑行时,能够通过手掌防撞块4和手指防撞块5减缓手掌和手指承受的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骑行者的手部,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手指防撞块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撞块透气孔51,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能够透气排汗,使手部时刻保持干燥清爽,有效保证骑行者操作车辆的便捷,并全面保护手部的健康安全。
本实施例中,手指防撞块5为3mm~6mm厚的乳胶,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掌部1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所述手背部设置有所述手背防撞块42,所述手心部设置有手心防撞块41;
所述手指部2包括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所述手指内侧部和所述手指外侧部连接,所述手指外侧部设置有所述手指防撞块5。
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手心部、手背部和手指外侧容易受到撞击,因此,手背部设置手背防撞块42,手心部设置有手心防撞块41,手指外侧部设置有手指防撞块5。此结构的设置,当手受到撞击时,手掌防撞块4和手指防撞块5能有效分散和吸收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骑行者的手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手心部和手背部缝制连接,通过缝制连接,使得手心部和手背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更加贴合于手掌的形状;手指部2包括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缝制连接,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更加贴合于手指的形状,从而使骑行者佩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手套时,更加便捷和舒适。其中,手心部和手指内侧部连接,手背部和手指外侧部连接,手指部2和手掌部1既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缝制连接,还可以通过粘合连接,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方式连接。
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手套的排汗透气性,在手指外侧部的手指防撞块5上设置有防撞块透气孔51,所述防撞块透气孔5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还可以根据骑行者的需求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指防撞块5根据手指的长度可以设置为一个或两个,且在手指关节处不设置手指防撞块5,从而在透气排汗的基础上,保证了骑行者骑行手套后的手指灵活性和防撞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背部开设有透气开口6;
所述透气开口6内侧设置有透气内衬层。
透气开口6和内衬层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透气开口6从手背部一直延伸到手腕部3,有效提高骑行者的佩戴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内衬层为高弹力针织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开口6通过开合件7打开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开合件7可采用拉链、魔术贴等,开合件7、透气开口6和透气内衬层配合设置,可通过开合件7打开透气开口6进行透气,同时,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和防风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心防撞块41外侧设置有手心防撞块保护层43。
由于骑行者手心部与车把接触,极易磨损,手心防撞块保护层43能有效对手心防撞块41进行保护,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手心防撞块保护层43上端延伸到小手指外侧,能在骑行过程中有效保护骑行者小手指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手心防撞块41为2mm~4mm厚的软乳胶,既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功能,又能保证骑行者使用的舒适性。
所述手背防撞块42为风琴工艺的褶皱。
本实施例中,风琴工艺的褶皱既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性能,又具有轻便、舒适的优点,能有效提高骑行者的佩戴舒适性。
所述手指防撞块5外侧设置有手指防撞块保护层52;
所述手指防撞块保护层52上与防撞块透气孔51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保护层透气孔。
手指防撞块保护层52能有效对手指防撞块5进行保护,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保护层透气孔的设置,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
手套本体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8。
在本实用新型中,拇指内侧部和拇指外侧部缝制连接,使拇指内侧部和拇指外侧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更加贴合于拇指的形状。在手套本体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8,通过虎口加强贴片8增大拇指内侧部的抗撕裂强度,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拇指内侧部的防护功能。
本实施例中,虎口加强贴片8的上端延伸到食指内侧,由于骑行过程中食指内侧与车把接触,且接触压力大,延伸的虎口加强贴片8能有效防止手套本体食指的磨损,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虎口加强贴片8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设置有虎口加强层。虎口加强层为2mm~4mm厚的软乳胶,既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功能,又能保证骑行者使用的舒适性。
所述手腕部3设置有收口带9,所述收口带9的端部通过粘附层10与手腕部3活动连接。
手腕部3包括手腕内侧部和手腕外侧部,手腕内侧部的一端与手腕外侧部的一端连接,手腕内侧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收口带9,收口带9与手腕外侧部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手腕内侧部的一端和手腕外侧部的一端缝制连接,为了使手腕部3更加贴合于骑行者的手腕,在手腕内侧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收口带9,收口带9与手腕外侧部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采用魔术贴连接可以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在手腕外侧部的另一端设置魔术贴母贴,在收口带9上设置有魔术贴子贴,所述魔术贴母贴与所述魔术贴子贴相配合;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在收口带9上设置有魔术贴母贴,手腕外侧部的另一端设置魔术贴子贴,所述魔术贴母贴与所述魔术贴子贴相配合。通过调整收口带9与手腕外侧部的贴合位置,能够调节手腕部3的松紧程度,使之更加贴合于不同骑行者的手腕,保障骑行者手腕的安全。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粘附层10还可以采用除魔术贴之外的其他部件实现其功能,如多个金属按扣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