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树鼩抓取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树鼩咬伤的抓取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树鼩是一种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外形似松鼠,隶属攀鼩科的小型哺乳类动物,通过树鼩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其与灵长类亲缘关系接近,尤其在肝炎、近视、抑郁症等方面的研究,均提示树鼩是一种优于啮齿类的动物模型,但是,树鼩进入实验室研究只有30多年的历史,性格未能驯化,且具有2.7%的高脑体重比,行动灵活,不易抓取,有异于小鼠、大鼠、豚鼠等实验室常见啮齿类动物的抓取方式,若操作防护不当,容易被咬伤、抓伤,也未见过有关于防树鼩咬伤的抓取防护装置的介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树鼩咬伤的抓取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树鼩咬伤的抓取防护装置,包括手套本体2,手套本体2内层有充棉帆布6,中间层充有氯丁橡胶7,外层覆盖牛皮8防护,并在拇指、食指和中指处覆盖芳纶防割布1加强防护。手套内层充棉帆布可吸汗透气,提高手感舒适度,加强手套耐磨性,中间层的氯丁橡胶保护手套不宜变形,结实耐用,外层覆盖牛皮面料,韧性强,弹性大,防咬穿。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袖套4,手套本体2与连接袖套4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袖套4一端设置拉链结构3,手套本体2与连接袖套4通过拉链结构3相连接,二者可分离。
优选的,连接袖套4的另一端设置反扣尼龙贴扎带5,所述反扣尼龙贴扎带5包括口子扣9、背胶勾面贴扎带10和毛面贴扎带11,毛面贴扎带11通过口子扣9反扣粘合于背胶勾面贴扎带10。袖套末端反扣尼龙贴扎带可收缩袖套大小,与手臂更加贴合,防止袖套滑脱,可根据实验人员手臂粗细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连接袖套4内层有充棉帆布6,中间层充有氯丁橡胶7,外层覆盖牛皮8防护。
优选的,所述连接袖套4长度为15-30cm。多种长短规格,适合根据不同大小的树鼩进行选择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树鼩咬伤抓取防护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适用范围广,手套内层充棉帆布可吸汗透气,提高手感舒适度,加强手套耐磨性,中间层的氯丁橡胶保护手套不宜变形,结实耐用,外层覆盖牛皮面料,韧性强,弹性大,防咬穿,连接袖套长度为15-30cm,多种长短规格,适合根据不同大小的树鼩进行选择切换,袖套末端反扣尼龙贴扎带可收缩袖套大小,与手臂更加贴合,防止袖套滑脱,可根据实验人员手臂粗细进行调整,可适用于抓取不同大小、范围内的树鼩,大大提高了树鼩抓取过程中的安全性、方便性,经济适用、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层面料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扣尼龙贴扎带示意图
图中:1芳纶防割布、2手套本体、3拉链结构、4连接袖套、5反扣尼龙贴扎带、6充棉帆布、7氯丁橡胶、8牛皮、9口子扣、10背胶勾面贴扎带、11毛面贴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防树鼩咬伤的抓取防护装置,包括手套本体2和连接袖套4,所述手套本体2内层有充棉帆布6,中间层充有氯丁橡胶7,外层覆盖牛皮8防护,并在拇指、食指和中指处覆盖芳纶防割布1加强防护。所述连接袖套4包括拉链结构3和反扣尼龙贴扎带5,内层有充棉帆布6,中间层充有氯丁橡胶7,外层覆盖牛皮8防护,具有15--30cm多种长短规格。连接袖套4一端通过拉链结构3与手套本体2相连接,二者可分离。使用时,可根据树鼩大小、抓取范围选择连接。连接袖套4另一端设有反扣尼龙贴扎带5,包括口子扣9、背胶勾面贴扎带10和毛面贴扎带11,毛面贴扎带11通过口子扣9反扣粘合于背胶勾面贴扎带10,以此收缩袖套大小,使之与手臂更加贴合,防止袖套滑脱,可根据实验人员手臂粗细进行调整。
该防树鼩咬伤抓取防护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适用范围广,手套内层充棉帆布可吸汗透气,提高手感舒适度,加强手套耐磨性,中间层的氯丁橡胶保护手套不宜变形,结实耐用,外层覆盖牛皮面料,韧性强,弹性大,防咬穿,连接袖套长度为15-30cm,多种长短规格,适合根据不同大小的树鼩进行选择切换,袖套末端反扣尼龙贴扎带可收缩袖套大小,与手臂更加贴合,防止袖套滑脱,可根据实验人员手臂粗细进行调整,可适用于抓取不同大小、范围内的树鼩,大大提高了树鼩抓取过程中的安全性、方便性,经济适用、易于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