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鞋以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27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儿童鞋以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保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儿童鞋以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足部发育异常不但会产生局部症状,也会影响站立、步行等运动时其他部位的问题,影响正常的骨骼发育。在门诊中常有家长带孩子前来检查孩子的足,年龄跨度从新生儿到十几岁的青少年,疾病包括内翻足、外翻足、扁平足等,当然还包括绝大部分正常的足。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儿童的足部发育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儿童足部正常发育过程中,后跟外翻度数过大就会引起胫骨(小腿)内旋、韧带松弛、关节、足弓发育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鞋,以改善传统的儿童足部发育过程中由于后跟外翻的度数过大易引起胫骨(小腿)内旋、韧带松弛、关节、足弓发育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穿戴设备,以改善传统的儿童足部发育过程中由于后跟外翻的度数过大易引起胫骨(小腿)内旋、韧带松弛、关节、足弓发育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鞋,包括鞋底以及鞋帮,所述鞋帮安装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所述鞋帮包括与人体的脚后跟相配合的脚后跟穿戴部,所述脚后跟穿戴部的靠近所述鞋底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由所述鞋帮的穿戴口向所述鞋底的方向倾斜,且所述斜面所在的所述脚后跟穿戴部的位置的厚度由所述穿戴口向所述鞋底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度-8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2度-4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脚后跟穿戴部的断面为弧形,所述脚后跟穿戴部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侧弧形部、中间弧形部以及内侧弧形部,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外侧弧形部上,且位于所述外侧弧形部的内侧面。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弧形部的硬度、所述中间弧形部的硬度以及所述内侧弧形部的硬度依次减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鞋底包括与人体的脚后跟相匹配的脚后跟支撑部,所述脚后跟支撑部的硬度由所述鞋底的内侧向所述鞋底的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脚后跟支撑部的外侧支撑部的硬度与所述脚后跟支撑部的内侧支撑部的硬度差为邵氏硬度10度-30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支撑部的硬度与所述内侧支撑部的硬度差为邵氏硬度10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支撑部的硬度与所述内侧支撑部的硬度差为邵氏硬度30度。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所述的儿童鞋。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鞋,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穿戴该儿童鞋,能够起到固定儿童踝关节,防止跟骨过度外翻的作用,同时不影响儿童足部吸收冲力,促进儿童足部的正常发育。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儿童鞋,主要供儿童穿戴,保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足部能够正常发育,不易影响其行走、站立,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其足部具有一定的外翻,该外翻度数在4度-6度范围内为正常值,能够允许足部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因为后跟外翻伴随足弓下降,每走一步足弓下降就像弹簧一样吸收冲击力,外翻的度数合适,能够保证儿童正常的行走,且不易影响足弓的发育。儿童穿戴儿童鞋时,主要依靠儿童鞋的鞋帮来控制足部的外翻度数,儿童鞋包括有鞋底和鞋帮,鞋帮安装在鞋底上,鞋帮与鞋底围成了供儿童的足部穿戴的空间,鞋帮上具有穿戴口,儿童足部从穿戴口进入到空间,实现对儿童足部的固定。鞋帮包括有与足部的后跟相配合的脚后跟穿戴部,足部穿戴在鞋子内后,脚后跟穿戴部紧贴在后跟上,限制后跟的变形。同时,在脚后跟穿戴部的靠近鞋底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有斜面,该斜面由鞋帮的穿戴口向鞋底的方向倾斜,且斜面所在的脚后跟穿戴部的位置的厚度由穿戴口向鞋底的方向逐渐减小,脚后跟穿戴部的对应后跟外翻的位置设置为斜面,穿戴过程中既满足后跟的外翻,即后跟外翻的度数在正常范围内,保证足部正常发育,不影响足部吸收冲击力,同时,还能够控制后跟过度外翻,不易引起胫骨(小腿)内旋、韧带松弛、关节、足弓发育等问题,儿童足部的发育正常,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儿童鞋,具有上述儿童鞋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儿童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应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儿童鞋的脚后跟穿戴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儿童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鞋底;110-外侧支撑部;120-内侧支撑部;200-鞋帮;210-鞋后跟穿戴部;211-斜面;212-外侧弧形部;213-中间弧形部;214-内侧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鞋子穿戴不合适、走路姿势不规范等原因,易导致足部的发育不正常,通常易出现足部后跟过度外翻的情况发生,后跟外翻范围过大,就会引起胫骨(小腿)内旋、韧带松弛、关节、足弓发育等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设计者设计了一种儿童鞋以及穿戴设备,儿童穿戴该儿童鞋后,依靠鞋帮与后跟的接触位置的斜面来控制儿童的后跟的外翻度数,保证儿童的后跟的外翻度数在正常范围内,保证足部的正常发育,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儿童鞋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鞋,供儿童穿戴,保证儿童后跟的外翻角度在正常范围内,在成长过程中足部能够正常发育,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儿童鞋,包括有鞋底100和鞋帮200,鞋帮200安装在鞋底100上,鞋帮200具有供儿童的脚伸入的穿戴口,儿童穿戴该儿童鞋后,能够起到固定儿童踝关节的作用,防止跟骨过度外翻,同时不影响儿童足部吸收冲击力。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鞋底100和鞋帮200的尺寸按需设置,可以设置多个不同尺码,供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脚尺寸的儿童穿戴,增加儿童鞋的使用范围,满足更多的儿童。鞋底100和鞋帮200的材质也是根据情况进行选择,保证儿童穿戴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即可。

鞋帮200为穿戴儿童鞋后足部的主要限位和固定结构,能够保证足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鞋帮200分为与足部的前掌相配合的前掌部和与足部的后跟相配合的脚后跟穿戴部210,儿童穿戴鞋子后,前掌位于前掌部,后跟位于脚后跟穿戴部210,实现足部的固定。为了保证足部的正常发育,对鞋帮200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在实际穿戴过程中,足部的外翻主要在后跟外侧部位,后跟外翻过程中,也会形成一定度数的内翻,即外侧外翻,内侧内翻,为了控制足部后跟的外翻在正常范围内,在鞋帮200上设置有斜面211,后跟与该斜面211接触,后跟能够正常外翻,且外翻的度数在正常范围内,不易出现过度外翻,也不会引起胫骨(小腿)内旋、韧带松弛、关节、足弓发育等问题,保证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足部的正常发育。

请参阅图2,具体的,在鞋帮200的脚后跟穿戴部210设置有斜面211,该斜面211位于脚后跟穿戴部210210的外侧,也即位于儿童鞋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外侧,是指足部的脚背所在的一侧,相对应的,足弓所在的一侧为内侧,通俗的说,在人们站立时,右脚的右侧为外侧,右脚的左侧为内侧,左脚的左侧为外侧,左脚的右侧为内侧,在设计儿童鞋时,将鞋子的脚后跟穿戴部210的外侧的位置设置为斜面211,不管是左脚还是右脚在穿戴时都能够保证后跟的外侧位置与斜面211相对应。该斜面211由鞋帮200的穿戴口向鞋底100的方向倾斜,且斜面211所在的脚后跟穿戴部210的位置的厚度由穿戴口向鞋底100的方向逐渐减小,即斜面211所在的脚后跟穿戴部210的位置,靠近穿戴口的脚后跟穿戴部210的厚度最大,靠近斜底的脚后跟穿戴部210的厚度最小,与儿童的足部外翻的形状相适应,既能够满足儿童足部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外翻,还能够避免足部过度外翻引起的胫骨(小腿)内旋、韧带松弛、关节、足弓发育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儿童足部正常的发育,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

在实际加工时,斜面211的面积按需设置,与儿童的足部的外侧相配合即可,最佳面积为刚好与儿童足部外侧发生外翻的位置相匹配,包覆在足部的发生外翻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儿童足部正常的发育,斜面211的倾斜角度需要进一步控制,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斜面211的倾斜角度为1度至8度,保证儿童的足部外翻范围控制在4度-6度,允许足部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因为后跟外翻伴足弓下降,每走一步足弓下降就像弹簧一样吸收冲力。实际加工时,斜面211的角度可以是1度、4度或者8度。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儿童足部更好的发育,将斜面211的倾斜角度设置为2度至4度,斜面211的倾斜角度可以是2度、3度或者4度等,儿童足部发育过程中,后跟外翻角度能够控制在4度-6度。

请参阅图3,鞋帮200加工制造时,其为一体成型,鞋帮200加工完成后,即形成了在脚后跟穿戴部210处具有斜面211的结构,为了便于斜面211的位置的确定和斜面211的加工,优选设置为,脚后跟穿戴部210的断面为弧形,脚后跟穿戴部210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侧弧形部212、中间弧形部213以及内侧弧形部214,斜面211位于外侧弧形部212上,且位于外侧弧形部212的内侧面,儿童穿戴该儿童鞋后,能够与斜面211更好的接触,保证儿童足部正常发育。

进一步的,儿童的足部发育时后跟会在一定范围内外翻,一般为4度-6度,因此,为了适应后跟发育过程中的外翻,在脚后跟穿戴部210加工时,脚后跟穿戴部210的硬度不同,具体的,外侧弧形部212的硬度、中间弧形部213的硬度以及内侧弧形部214的硬度依次减小,内侧弧形部214的硬度小,能够满足后跟内侧的正常内翻,外侧弧形部212的硬度大,与斜面211配合,能够更好的限制后跟的外翻,后跟不易出现过度外翻的情况。

请参阅图4,鞋底100为安装鞋帮200的结构,同时,为与地面接触的结构,鞋底100包括与人体的脚后跟相匹配的脚后跟支撑部,脚后跟支撑部的硬度由鞋底100的内侧向鞋底100的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即脚后跟支撑部的外侧硬度小,内侧硬度大,在行走时后跟接触地面时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儿童正常的行走。

具体的,脚后跟支撑部的外侧支撑部110的硬度与脚后跟支撑部的内侧支撑部120的硬度差为邵氏硬度10-30,实际加工时,脚后跟支撑部的外侧支撑部110的硬度与脚后跟支撑部的内侧支撑部120的硬度差为邵氏硬度10、20或者30等,加工时灵活方便,操作的范围更大。

穿戴设备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儿童鞋,能够保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足部正常的发育。优选设置为,还包括鞋垫,鞋垫可拆卸安装在鞋底100的内底面,穿戴更加舒适,便于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