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式防霾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289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气道式防霾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口罩,特别是一种气道式防霾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日常使用的一种防护用品,随着防护城市污染所产生的霾,人们对防护用品需求也不断扩大,而便携式防霾用品种类也急剧攀升,由于普通口罩网格过大,过滤灰尘能力较弱,而一次性防雾霾口罩使用较为严格的滤网,空气通过率较低,且鼻部三角区形成较大空隙,即便有固定夹,口腔呼吸出的水蒸气遇冷空气后凝结于口罩内壁,在说话或者剧烈运动时,造成固定夹松动,依然会吸入污染的空气,由于污染物吸附能力限制需常常更换口罩,也不利于环保。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行业内研发了一些电力驱动防霾口罩,电力驱动防霾口罩多以外置风扇驱动器管道输送空气和直吸式正对面部输送空气为主,管道式输送受制于活动限制和冷空气对管道脆化及对气密性有一定破坏,直吸式正对面部输送空气由于正对面部抽入冷空气会造成严重的口鼻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道式防霾口罩,解决外置风扇驱动器管道式输送冷空气时对管道脆化性及气密性的影响,同时解决直吸式正对面部输送空气时对口鼻造成的不适,其将进气道集成于主体框架两侧,排气口集成于主体框架前端,使其结构紧凑,携带方便,保证了口罩各组件间的气密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是:该气道式防霾口罩包括:由主体框架内部两侧集成的进气道与前置排气口组成口罩本体,进气道包括对应的风扇驱动器、导风盖、进气滤芯,前置排气口包括排气滤芯及导流罩。其技术要点:在主体框架两侧壳体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气道,在进气道外部敞口处的内壁设置有风扇驱动器固定槽,风扇驱动器的定子基座设置在风扇驱动器固定槽内,并与主体框架内电路相连接;风扇驱动器的扇叶与进气道垂直方向一致,在进气道外部敞口处设置有导风盖固定槽并与导风盖相连接,导风盖上设置有进气滤芯固定槽并与进气滤芯相连接;在主体框架前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外部依次设置有排气滤芯与导流罩的固定槽,当排气滤芯与排气口外部固定槽进行闭合后,将导流罩扣压在排气滤芯外部并与排气口外部导流罩固定槽相连接。

所述主体框架两侧壳体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气道。

所述进气道外部敞口处的内壁设置有风扇驱动器固定槽,风扇驱动器的定子基座设置在风扇驱动器固定槽内。

所述进气道外部敞口处的外部设置有导风盖固定槽并与导风盖相连接。

所述风盖上设置有进气滤芯固定槽并与进气滤芯相连接。

所述主体框架前部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排气口外部依次设置有滤芯与导流罩的固定槽,滤芯与排气口外部固定槽进行闭合,将导流罩扣压在滤芯外部并与排气口外部导流罩固定槽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是通过主体框架内部两侧集成进气道和前置排气口,在主体框架中形成倒Y字形气流,将空气送入口鼻前侧,避免气流对面颊及口鼻造成的不适,进气道由于内置风扇驱动器扇叶面积大于进气滤芯凹陷面积,为了更好的布设风扇驱动器,进气道外部壳体的一部分被设计成独立连接的导风盖,将进气滤芯设置在导风盖上的固定槽中,风扇驱动器定子基座通过进气道外部内壁设置的固定槽与主体框架内电路相连接后,导风盖在通过进气道外部敞口处设置的导风盖固定槽与进气道相连接,使风扇驱动器工作时既能保证进气道的气密性,又能保证从进气滤芯吸入清洁的空气输送至口罩本体内,面部与排气口间隙处形成对流,为防止呼吸时透过排气口误吸入污染空气,在排气口的外部设置排气滤芯固定槽并与排气滤芯相连接,为防止呼出蒸汽对视线的影响,在排气滤芯固定槽的外檐处设置有导流罩固定槽并与导流罩相连接,将呼出蒸汽分散至口罩两侧,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利用主体框架内各气道间外部预设固定槽的方式,保证其组件的易安装、易拆卸和更换十分方便,尤其是可以更换不同功能的导风盖与滤芯,用以适应季节的使用环境,因此,本发明为佩戴者带来极大使用上的便利,其主体框架与进气道、排气口结合为一体,使结构紧凑,携带方便,保证了口罩的耐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流通过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原理图;

图中序号说明1主体框架、2进气道、3排气口、4风扇驱动器、5导风盖、6进气滤芯、7排气滤芯、8导流罩、9驱动器电路、10电路、11驱动器固定槽、12导风盖固定槽、13进气滤芯固定槽、14排气滤芯定位槽、15导流罩固定槽、16定子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易于理解,根据实施例图1-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如图1-3所示,一种气道式防霾口罩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主体框架中由两侧进气道及进气口组成口罩本体,两侧进气道包括对应的风扇驱动器4、导风盖5、进气滤芯6,排气口包括对应的排气口滤芯7、导流罩8,具体为,主体框架1内部分别由两侧的进气道2与排气口3构成口罩主体,进气道2外部分别设置有驱动器固定槽11、导风盖固定槽12,驱动器固定槽11中设置有驱动器电路9,其中驱动器电路9用于连接定子基座16与电路10,风扇驱动器4随定子基座16一同植入驱动器定位槽11中,风扇驱动器4的扇叶与进气道2垂直方向一致,导风盖5与导风盖固定槽12通过粘合或机械旋拧方式相连接固定,其导风盖5中预置有与进气道2垂直方向一致的进气滤芯固定槽13,进气滤芯通过旋拧的方式设置在进气滤芯固定槽中,排气口3外部分别设置有排气滤芯固定槽14、导流罩固定槽15,依次将排气滤芯7设置在排气滤芯固定槽14后,导流罩8与导流罩固定槽15通过粘合或机械旋拧方式相连接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风扇被拆分为风扇驱动器4与定子基座两部,易于更换扇叶,而不更换整体驱动器。

如图4所示,气流延进气道依次进入口罩主体内部,并由排气口排出。如图5所示,风扇驱动器电流回路图,通过上述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