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图案技术以及纤度差分区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294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透气图案技术以及纤度差分区衣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01月10日,申请号为201280012618.9,发明名称为“透气图案技术以及纤度差分区衣服”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用力期间穿着的分区湿气管理服装(zonedmoisturemanagementapparel)。



背景技术:

设计服装以在用力期间有效地管理穿用者的排汗和冷却面临许多挑战。穿用者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变化的速度排汗,并且另外,活动类型可能影响排汗的形式。在锻炼或活动期间穿着的服装可能在与穿用者的接触面积方面变化,这影响冷却机制。



技术实现要素:

在锻炼、体育运动或其它用力期间,身体汗液蒸发以便冷却穿用者的身体。使问题复杂的是,穿用者的身体在其身体的不同部位以不同的速度排汗,并且通过蒸发的冷却在整个身体上变化。男性与女性的排汗区域也是不同的。优化湿气管理服装可以通过适应服装的不同区域的湿气管理特性来提供改进的性能。分区衣服可以通过将具有不同网眼或孔隙率的纺织饰片缝合在一起而创建;然而,这需要引入体积大且不舒服的接缝并且需要劳动密集型缝合。

为此,通过引入具有透气图案纱线组成(aerographicyarncomposition)和分区的纤度差织物,来提供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纤度差机制可利用纤维和纺织品的形态特性来提供湿气管理特性。纤度差指的是纱线在纺织品的正面与背面具有不同的纤度或厚度。湿气管理织物可以设计有两个面:正面层和背面层。表面张力和毛细作用力将湿气从穿用者的皮肤驱动到背面层。然后,由于正面层的增大的表面积,湿气从背面层移动到正面层。因为正面层的增大的表面积,湿气可以以更大的表面积扩散来蒸发。透气图案技术(aerographics)通常指的是使用两种纱线成分的方法:可以是在给定的溶剂中可溶解的一种纱线成分以及不能在溶剂中溶解的一种纱线成分。可溶性纱线的溶解可以被限制到特定区域,并可以提供移除织物的一部分以提高织物的空气流动和孔隙率的方法。通过将可溶性纱线并入到纤度差织物中,示例性衣服的某些区可被选择成是较通风的,而衣服的其它区或区域可被选择成通过将水分从皮肤移走来促进皮肤侧的干燥。

在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的一个示例中,提供了一种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该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包括第一织物层以及邻近于第一织物层的第二织物层。当穿着该衣服时,第二织物层可以是衣服的最内层或皮肤侧的层。第一织物层可以包括:在大约0.50和大约1.04之间的第一单丝纤度(firstdenierperfilament)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或微纤维(microfiber)、以及在大约0.50和1.04之间的第二单丝纤度的第一可溶性纱线或微纤维,其中第一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使第一可溶性纱线溶解。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比第一单丝纤度大的第三单丝纤度的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其中第三单丝纤度可以在大约1.04和3.50之间或者可以是微纤维,并且第一单丝纤度和第三单丝纤度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

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另一个示例在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比第一单丝纤度大的第四单丝纤度的第二可溶性纱线,其中第四单丝纤度可以在1.04和3.50之间或者可以是粗纤维(macrofiber),并且第一单丝纤度和第四单丝纤度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并且其中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使第二可溶性纱线溶解。在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的,并且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的。在另一个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中,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聚酯,并且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聚酯。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通过针织或编织构成。在一个示例中,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是圆型双面针织物。可选择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是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第一可溶性纱线可以构成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织物的大约10%和大约40%之间,例如包括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织物的30%。

此外,第一织物层的其中第一可溶性纱线在该处溶解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是区域性图案、徽标或造型。在另一个示例中,该至少一个区域可以根据运动员的汗水分布图设置在衣服上以提供所需的湿气管理和/或冷却特性。在一个示例中,其中衣服可以是衬衫,该衬衫具有:肩部区、胸部区、上背部区、腹部区、腋窝区和下背部区,该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位于肩部区、腋窝区、腹部区和下背部区处。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还可以包括另外的织物层,该另外的织物层包括第四单丝纤度的第三非可溶性纱线。该另外的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五单丝纤度的第三可溶性纱线,并且该另外的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使第二可溶性纱线溶解。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非可溶性纱线是合成物,并且所述第二非可溶性纱线是合成物。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织物层的使所述第二可溶性纱线溶解的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图案、徽标或造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还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包括第四单丝纤度的第三非可溶性纱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还包括第五单丝纤度的第三可溶性纱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使所述第三可溶性纱线溶解。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衣服是衬衫,所述衬衫具有:肩部区、胸部区、上背部区、腹部区、腋窝区和下背部区,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位于所述肩部区、所述腋窝区、所述腹部区和所述下背部区中的至少一个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的另一个示例中,可以提供一种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该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包括第一织物层以及邻近于第一织物层的第二织物层,其中当穿着该衣服时,第二织物层可以是衣服的皮肤侧的层或最内层。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可以包括非可溶性微纤维,例如在大约0.50和大约1.04之间的第一单丝纤度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非可溶性粗纤维或比第一单丝纤度大的第二单丝纤度的第二非可溶性纱线以及可溶性粗纤维,例如比第一单丝纤度大的第三单丝纤度的第一可溶性纱线,其中第二单丝纤度和第三单丝纤度在大约1.04和大约3.50之间,并且第一单丝纤度和第二单丝纤度之间的纤度差可以至少是大约0.54。此外,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二织物层可以具有带有溶解的第一可溶性纱线的至少一个区域。

另外,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二可溶性微纤维,例如在大约0.50和1.04之间的第四单丝纤度的第二可溶性纱线,其中第一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使第二可溶性纱线溶解。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可以使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根据汗水分布图来设置。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纱线,并且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纱线。例如,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聚酯,并且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聚酯。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通过针织或编织构成。在一个示例中,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是圆型双面针织物。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是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可溶性纱线可以在该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大约10%和百分之40之间。

在另一个示例中,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二织物层的使第一可溶性纱线在此被移除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是区域图案、徽标或造型。示例性区域湿气管理衣服还可以包括第五单丝纤度的第三非可溶性纱线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该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还可以包括第六单丝纤度的第三可溶性纱线,其中该另外的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使第三可溶性纱线溶解。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和所述第二非可溶性纱线是合成物。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织物层的使所述第一可溶性纱线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图案、徽标或造型。

在另一个示例中,呈现了具有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第一织物层可以具有非可溶性微纤维纱线或大约0.50和大约1.04之间的第一单丝纤度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第二织物层可邻近于第一织物层,并且还可以在穿着所述衣服时是衣服皮肤侧的层或最内层。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非可溶性粗纤维或比第一单丝纤度大的第二单丝纤度的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其中第二单丝纤度可以在大约1.04和大约3.50之间。第一单丝纤度和第二单丝纤度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此外,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或这两者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具有第一可溶性纱线,并且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或这两者中的还包括第一可溶性纱线的至少一项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使第一可溶性纱线溶解。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该至少一个区域可以由汗水分布图确定。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非可溶性纱线以及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材料,例如聚酯。在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中,其中衣服可以是衬衫,该衬衫具有:肩部区、胸部区、上背部区、腹部区、腋窝区和下背部区,使第一可溶性纱线溶解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位于肩部区、腋窝区、腹部区和下背部区处。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通过针织或编织构成。例如,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有圆型双面针织物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构成。

另外,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第一可溶性纱线可以构成该衣服的织物的大约10%和40%之间,例如织物的30%。使第一可溶性纱线移除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是区域图案、徽标或造型。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可以包括第三单丝纤度的第三非可溶性纱线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该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还可以包括第二可溶性纱线,其中该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使第二可溶性纱线溶解。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和所述第二非可溶性纱线是合成物。

在另一个示例中,使所述第一可溶性纱线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图案、徽标或造型。

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另一个示例包括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第一织物层可以具有第一非可溶性微纤维,例如大约0.50和大约1.04之间的第一单丝纤度的非可溶性纱线。当穿着该衣服时,第二织物层可以是衣服的皮肤侧的层或最内层,并且该第二织物层可邻近于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可以具有非可溶性粗纤维、或比第一单丝纤度大的第二单丝纤度的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其中第二单丝纤度在大约1.04和大约3.50之间。第一单丝纤度和第二单丝纤度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此外,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或这两者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包括第一可溶性纱线。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或这两者中的具有第一可溶性纱线的至少一项可以包括溶解在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一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第一可溶性纱线,该位置由运动员的汗水分布图以及分区湿气管理衣服与运动员的接触图来确定。汗水分布图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增加发汗的区,并且接触图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增加接触的区和至少一个较少接触的区。该至少一个区域的位置可以大体上位于该至少一个较少接触的区中。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和所述第二非可溶性纱线是合成物。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和所述第二非可溶性纱线是聚酯。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织物层和所述第二织物层是编织的。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织物层和所述第二织物层是针织的。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可溶性纱线构成所述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百分之10和百分之40之间。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还包括第三单丝纤度的第三非可溶性纱线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还包括第二可溶性纱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的至少一个区域使所述第二可溶性纱线溶解。

本章节提供了对本公开的大体概述,且不是对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从在此提供的描述,另外的适用领域将是明显的。本概述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意在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仅是为了所选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现的例证性目的,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a-b是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层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织物层可以使一种可溶性纱线溶解。

图2a-b是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层的示意图,其中第二织物层可以使一种可溶性纱线溶解。

图3a-d是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层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每个都可以使一种可溶性纱线溶解。

图4a-b是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示意图,其中该衣服是衬衫。

图5a-d是示例性纤度差织物的示意图,该示例性纤度差织物具有从穿用者的身体表面到织物的外部的例证性水分路径,并且该示例性纤度差织物带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织物层。

图6a-b是用于纤度差织物的示例性纱线的图示。

相应的参考数字在附图的全部几个视图中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a,图示了不具有至少一个区域的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该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织物可以包括两个层,该两个层可以是编织物或针织物,包括圆型双面针织物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或任何已知的经编针织物(warpknit)。可以使用编织或针织的任何合适的样式或方法。第一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一非可溶性纱线102和第一可溶性纱线103。通常,第一非可溶性纱线102可以是微纤维,并且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的单丝纤度,例如大约0.50到大约1.04单丝纤度。第一可溶性纱线103可以是微纤维,并且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的单丝纤度,例如大约0.50到大约1.04单丝纤度。第一可溶性纱线103和第一非可溶性纱线102可以具有相似或不同的厚度。第一非可溶性纱线102可以是任何合成物,包括聚酯,并且第一可溶性纱线103可以是将在不影响诸如人造纤维、棉、莱赛尔(lyocell)、其它纤维素原料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102或第二非可溶性纱线101和/或诸如可溶性聚酯的可溶性合成纤维的环境下溶解的任何纱线。另外,第一可溶性纱线103可以多达织物的全部重量或体积的40%,例如织物的总重量或体积的30%。

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二非可溶性纱线101,该第二非可溶性纱线101可以是粗纤维并且可具有大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例如大约1.04到大约3.50单丝纤度的第二单丝纤度。第二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任何合成纱线,例如聚酯。第一非可溶性纱线102和第二非可溶性纱线101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简单地说,纤度差是两种纱线之间的单丝纤度上的绝对差。纤度差湿气传递将在图6a-b中另外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在图1a中显示,使得第二织物层邻近于第一织物层,并且当穿着该衣服时,第二织物层紧接着穿用者100。

图1b中示出了具有至少一个可溶性区域108的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二非可溶性纱线105,该第二非可溶性纱线105具有超过第一织物层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106大约0.54的纤度差并且可以具有超过第一织物层的第一可溶性纱线107大约0.54的纤度差。如前面所描述的,可以期望提供在其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孔隙率和通风性的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这些区域可以由穿用者的汗水分布图以及接触图来确定,并且这些区域将在下文描述。

在图1b中,在示例性衣服中图示了区域108,第一可溶性纱线107的一部分在该处被移除。这些区域可以被移除,例如通过印刷能够溶解第一可溶性纱线107的糊状物或凝胶。当糊状物或凝胶被印刷后,这些区域可以被应用为徽标、图案或其它图形。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纱线,例如聚酯纱线,并且第一可溶性纱线可以是独特的纤维素纱线,例如人造纤维纱线。该衣服可以是用糊状物来丝网印刷的,该糊状物只溶解可溶性纱线内容并留下形成网眼织物结构的非可溶性纱线。网眼区可以具有相对于织物的未溶解部分大大地增大的孔隙率,这增强了织物的透气性。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织物的重量并且可以避免由将不同网眼的织物传统地拼接在一起以得到分区衣服而造成的粗大接缝。丝网印花方法还提供了用于创建图案或图形网眼的方案。

图2a中图示了另一个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该衣服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非可溶性纱线202的第一织物层。该衣服还可以包括具有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和第一可溶性纱线203的第二织物层。该衣服的织物层可以圆型双面针状物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状物或任何已知的经编针织物。在另一个例子中,该衣服的织物层可以是编织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202是微纤维并且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例如大约0.50到大约1.04单丝纤度的单丝纤度。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和第一可溶性纱线203,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可以是粗纤维并且可具有大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例如大约1.04到大约3.50单丝纤度的第二单丝纤度。第一可溶性纱线203可以是微纤维并且可具有大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例如大约1.04到大约3.50的单丝纤度。第一可溶性纱线203和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可以具有类似或不同的厚度。第一可溶性纱线203可以多达衣服的织物的总重量或体积的40%,例如30%或在大约10%和大约40%之间。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可以是任何合成物,例如聚酯。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可以是聚酯,并且第一可溶性纱线203可以是在将不影响诸如人造纤维、棉、莱赛尔、其它纤维素原料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202或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和/或诸如可溶性聚酯的可溶性合成纤维的环境下将溶解的任何纱线。第一非可溶性纱线202与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1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

图2b中示出了具有至少一个可溶性区域208的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5,该第二非可溶性纱线205具有超过第一织物层的第一非可溶性纱线206大约0.54的纤度差。如前面所描述的,可以期望提供在其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孔隙率和通风性的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这些区域可以由穿用者的汗水分布图以及该衣服与穿用者的接触剖面图来确定,这些区域将在下文中描述。在图2b中,在示例性衣服中图示了区域208,第一可溶性纱线207的一部分在该处被移除。这些区域可以被移除,例如通过印刷能够溶解第一可溶性纱线207的糊状物或凝胶。当糊状物或凝胶被印刷后,这些区域可以被应用为徽标、图案或其它图形。

在图3a中图示了在溶解可溶性纱线之前的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另一个示例。在图3a中,第一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一可溶性纱线304和第一非可溶性纱线302。第一织物层中的这两种纱线302/304可以是具有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例如大约0.50到大约1.04单丝纤度的单丝纤度的微纤维。然而,第一可溶性纱线304和第一非可溶性纱线302可以具有类似或不同的厚度。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第二可溶性纱线303和第二非可溶性纱线301。第二织物层的这两种纱线可以是具有大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例如大约1.04到大约3.50的单丝纤度的粗纤维。第二可溶性纱线303和第二非可溶性纱线301可以具有类似或不同的厚度。第一非可溶性纱线302和第二非可溶性纱线301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类似地,第一非可溶性纱线302和第二可溶性纱线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第一可溶性纱线304和第二非可溶性纱线301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第一可溶性纱线304和第二可溶性纱线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第二织物层是皮肤侧的层或邻近于第一织物层的紧挨着穿用者300的最内层。

在图3b中,示例性分区湿气管理衣服被图示为具有使一种或多种可溶性纱线溶解的至少一个区域。如图3b所示的区域310将第一可溶性纱线309和第二可溶性纱线307图示为溶解在区域310内。图3c-3d图示了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另外的示例,该另外的示例具有第一可溶性纱线314、第一非可溶性纱线315、第二可溶性纱线313以及第二非可溶性纱线312。图3d中的示例性衣服显示为具有使可溶性纱线根据穿用者316的汗水分布图溶解的区域321。然而,根据本发明,这些示例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种可溶性纱线的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几个例子:存在很多另外的实施方式。其它的例子可以包括一种成分的第一可溶性纱线以及另一种成分的第二可溶性纱线,使得一种纱线可以被可选择地移除。此外,以纤度差为特征的多种可溶性和非可溶性纱线可被用来实现改进的湿气管理。

在图4a和4b中显示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例子。图4a是分区湿气管理衬衫的正面,其可以包括:肩部区404、胸部区401、腹部区402以及腋窝区403。图4b显示了分区湿气管理衬衫的背面405,其可以包括:肩部区408、上背部区406、腋窝区407和下背部区。衣服的这些区中的每个可包括衣服的具有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区域。该衣服可使用相同成分的一种织物来构成,或者每个区域可具有不同比例的可溶性纱线。另外,可溶性纱线在区域中的比例可以不同:胸部区401可以移除高达大约10%,例如移除大约0-10%之间;腹部区402可以移除大约90%或更多;肩部区404可以移除高达大约50%,例如移除大约30-50%之间;上背部区406可以移除高达大约10%,例如移除大约0-10%之间;以及下背部区可以移除大约90%或更多。交替地或同时,溶解程度可以在区域中变化,以实现具有不同孔隙率或网眼的区域。

图4a和4b中图示的衣服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在所选择的区进行单向湿气传递的分区衣服可以被制作成不会在不同网眼的饰片之间存在粗大且不舒服的接缝。衣服还可以被设计用于特定的蒸发冷却方案:例如,在蒸发冷却由于空气流动而对于肩部区更有效的情况下,该区的网眼可以通过溶解由第一织物层或第二织物层组成的可溶性纱线而增加。然而,在可通过吸液(wicking)来发生的汗水移除的胸部区,第一织物层的纱线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纱线之间的纤度差提供了从穿用者的皮肤到该衣服的外表面的单向湿气传递。通过完全地移除下背部区和腹部区域中的可溶性纱线,该衣服可以变得更轻。

为了创建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可以确定穿用者皮肤上的排汗以提供汗水分布图,包括最大排汗量的区,例如腋窝或胸部区。汗水分布图可从穿用者到穿用者变化,并且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大。为了分区衣服的最优化,可以确定穿用者与衣服的部分之间的接触区。在一个例子中,接触区可以被汗水图来覆盖以来确定衣服的分区。在各种体育活动期间,可以使用关于汗水分布图的这一信息以及其它数据来为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确定理想的分区。汗水分布图和接触区还可以基于穿用者所从事的体育或活动而变化。

汗水分布图以及衣服与穿用者之间的接触区的接触图可以为分区湿气管理织物的区域设置提供指导。在一个例子中,可通过确定在某些区(例如肩部区)中比在衣服的其他区(例如腹部区)中,衣服中的什么区接触穿用者更多,来建立接触图。在那些接触区中,该衣服可以使用下文详细地描述的纤度差吸液机制来提供最合适的湿气管理方法。然而,在接触区外部的区中,穿用者也可能在排汗。由于衣服同穿用者的减少接触,通风性可能是对对汗水的管理最合适的方法。为了将通风区或区域引入到衣服的位置中,包括分区湿气管理衣服的一部分的可溶性纱线可以在期望的增加的孔隙率和通风性的区域中溶解。产生的分区湿气管理衣服可以在接触区中提供纤度差湿气管理机制,并且还可以在较少接触的区提供通风湿气管理机制。

参照图5a,描述了分区湿气管理织物的示例并且描述了纤度差机制。分区湿气管理织物501可以包括两个层:第一织物层503和第二织物层502。另外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邻近第一织物层或第二织物层或这两者的另外的层,该另外的层可以提供湿气管理的裁剪水平和在复合织物中的支撑。每个织物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和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该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物,例如聚酯,并且该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可以是人造纤维、棉、莱赛尔、其它纤维素原料和/或可溶性合成纤维,例如可溶性聚酯。

第一织物层503和第二织物层502可以分别通过编织或针织构建,并可以被组合以形成织物。在一个例子中,第一织物层503和第二织物层502可以通过编织或针织连续地构建以形成无缝织物。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针织或编织的样式或方法,例如平纹编织、缎纹编织、圆型双面针织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第二织物层502是邻近于穿用者的身体500的层,并且第一织物层503邻近于第二织物层502。穿用者的身体500排汗且水分可以从身体500的表面被吸收504至第一织物层503。下文中更详细地论述的第一织物层503和第二织物层502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提供孔隙率和表面积上的区别,其中第一织物层503可以具有比第二织物层502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小的孔。该更小的孔和更大的表面积对第一织物层503产生与第二织物层502相比增强的对水状溶液的毛细作用力。纤度差产生从第二织物层502到第一织物层503的吸液505。水分一旦被传递到第一织物层503就可以被吸收并扩散至第一织物层503的增大的表面积上。第一织物层503的增大的表面积可以激励从第一织物层503的水分蒸发506。因此,湿气管理织物可以将水分从穿用者500有效地传递到第二织物层502,以保持穿用者舒适,并且传递到第一织物层503以促进从织物的蒸发以保持穿用者干爽。

图5b-d图示了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织物层的分区湿气管理织物的例子。图5b图示了被布置在第一织物层510和第二织物层508之间的第三织物层509。每个织物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以及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该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材料,例如聚酯,并且该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可以是纤维素材料,例如人造纤维。在分区湿气管理织物中,第三织物层509可以通过针织或编织第三纱线或线来构建。第一织物层可以通过针织第一纱线来构建,并且第二织物层可以通过针织第二纱线来构建。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三织物层可以通过编织第三纱线或线来构建。在图5b中,第三织物层509可以被构建成使得第三织物层509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大于第二织物层508的孔隙率和表面积。第三织物层509可以通过针织第三单丝纤度的第三纱线而构建,其中第三纱线在尺寸上比得上或大于第一纱线。第三织物层509的单丝纤度可以大于第一织物层510的单丝纤度并小于第二织物层508的单丝纤度,以便提供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梯度。第一织物层和第三织物层可以是被分开地或一起地编织或分开地针织的双面针织物或打褶的单面针织物。第二织物层可以被单独地编织或针织。第三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是被分开地针织的圆型双面针织物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第三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可以被分开地或一起地编织。第一织物层可以被单独地针织或者被单独地编织。

图5c图示了具有至少第三织物层514的分区湿气管理织物516,该第三织物层是织物的被置于第一织物层515和第二织物层513之间的中间层。在分区湿气管理织物516中,第三织物层514可以通过编织或针织第三纱线或线来构建。第一织物层515可以通过编织或针织第一纱线或线来构建;并且第二织物层513可以通过编织或针织第二纱线或线来构建。每个织物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和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该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合成物,例如聚酯,并且该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可以是人造纤维、其它纤维素原料、和/或可溶性合成物,例如可溶性聚酯。在图5c中,第三织物层514可以被构建成使得第三织物层514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小于第一织物层515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在一个例子中,第三织物层514可以通过经编纱线或线来构建,该纱线或线在尺寸上比得上或小于第二织物层513的纱线或线。第三织物层514的纱线的单丝纤度可以大于第一织物层515的纱线的单丝纤度并可小于第二织物层513的纱线的单丝纤度,以便提供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梯度。第一织物层515和第三织物层514可以是圆型双面针织物和/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也可以使用构建织物层的可选择的方法。第二织物层513可以被单独地编织或针织。第三织物层514和第二织物层513可以是被分开地针织的圆型双面针织物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第一织物层515可以被单独地针织或编织。

图5d图示了具有至少第三织物层520和第四织物层519的湿气管理织物522,第三织物层520和第四织物层519中的每个织物层是织物的被置于第一织物层521和第二织物层518之间的中间层。第三织物层520可以通过针织或编织第三纱线或线来构建。第四织物层519可以通过针织或编织第三纱线或线来构建。在一个例子中,第一织物层521可以通过经编第一纱线或线来构建;并且第二织物层518可以通过经编第二纱线或线来构建。每个织物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和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该至少一种非可溶性纱线可以是聚酯,并且该至少一种可溶性纱线可以是人造纤维。在图5d中,织物522可以被构建成使得第三织物层520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小于第一织物层521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并且第四织物层519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大于第二织物层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在一个例子中,第三织物层520可以具有在第四织物层519和第一织物层521的孔隙率和表面积之间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并且第四织物层519可以具有在第三织物层520和第二织物层的孔隙率和表面积之间的孔隙率和表面积。第一织物层521、第二织物层518、第三织物层520和第四织物层519可以被分开地编织或针织。可选择地,诸如第一织物层521和第三织物层520、第三织物层520和第四织物层519、第四织物层519和第二织物层518的相邻层可以是双面针织物或打褶的单面针织物,并且该相邻层可以与其余的单面针织物、圆型双面针织物、或圆型打褶的单面针织物层结合。

可以采用图5a-d中图示的例子的任何组合来获得分区湿气管理织物。可以使用多个织物层来为复合织物提供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梯度。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的织物还可以包括可溶性纱线与非可溶性纱线的多种比例。可选地,邻近于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另外的织物层可具有与接触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孔隙率和表面积类似的孔隙率和表面积。通过另外的例子的方式,可以包括多个织物层来为分区湿气管理织物提供特定的湿气管理特性。

图6a-b图示了可以在构建纤度差织物中采用的纱线的例子。图6a-b中描绘的纱线不是按照比例的,而且不限于所使用的纱线或织物。图6a图示了可以用来构建分区湿气管理支撑衣服的示例性第二纱线601。该纱线可以是合成或天然纤维的单纤维丝纱线或多纤维丝纱线。该纱线可以是长丝纱线或精纺纱线。示例性第二纱线601可以是一束603单根长丝602。总的纱线尺寸604可以用纤度测量,例如9000m的示例性纱线重量xg具有x纤度的尺寸。单丝纤度通过用长丝602的总数目700来除总的纱线尺寸(x纤度)来计算。在图6b中,示例性第一纱线606可以用来构建分区湿气管理支撑衣服。该示例性第一纱线606可以是一束609任何合成或天然纤维的单根长丝608。示例性第一纱线606可以具有被表示为y纤度的尺寸607,用于9000m的重yg第一纱线606。单丝纤度通过用长丝608的总数目605来除总的纱线尺寸(y纤度)来计算。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的纱线可能是微纤维。纤度差可以被描述为第一纱线的单丝纤度和第二纱线的单丝纤度上的差异。第一纱线606可以由聚酯构成,并且第二纱线601可以由聚酯构成。此外,可以使用表面处理或另外的修饰将较大的相对疏水性给予粗纤维,或将大的相对亲水性给予微纤维。在一个例子中,用于可溶性纱线的纤维素纤维在织物层中的使用可以具有更高的水分回收,以通过吸收能力以及在湿气管理衣服或织物的非可溶性部分中的纤度差来提供湿气管理。未展示也可以是一束单根长丝或者合成或天然纤维的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可选的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也可以分别按照第三单丝纤度和第四单丝纤度来测量。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织物层可以用微纤维或者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的第一单丝纤度的第一纱线来针织或编织,该第一单丝纤度例如大约0.50到大约1.04单丝纤度。第二织物层可以用粗纤维或者大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的第二单丝纤度的第二纱线来针织或编织,该第二单丝纤度例如大约1.04到大约3.50。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之间的纤度差可以是至少大约0.54。第三织物层可以用第三单丝纤度的第三纱线来针织或编织。在一个例子中,第三单丝纤度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或者微纤维,例如大约0.50到大约1.04单丝纤度。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三单丝纤度大于或等于大约1.04或者粗纤维,例如大约1.04到大约3.50。第三单丝纤度可以是小于第二单丝纤度但大于第一单丝纤度的值。在另一个例子中,第四织物层可以用第四单丝纤度的第四纱线来针织或编织。第四单丝纤度可以小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或者微纤维,例如大约0.50到大约1.04单丝纤度。可选择地,第四单丝纤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大约1.04单丝纤度或者粗纤维,例如大约1.04到大约3.50。第四单丝纤度可以是小于第二单丝纤度但大于第一单丝纤度的值。

已经为了示例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了对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其不意在是穷尽的或限制本发明。特定实施方式的单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被限制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且可以用在所选择的实施方式中,即使没有被明确地显示或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