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06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针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



背景技术:

骑行服是自行车运动员的专用服装。常见的骑行服大致分为骑行内衣、公路骑行服和骑行外套三类。由于骑行运动时身体出汗量比较大,要求骑行服必须不仅外观要求时尚,还要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导湿快干功能,以及良好的透气性、与肌肤接触舒适性和合体性。市场上现有的骑行服,大多选用弹性面料,经裁剪和缝合制成,虽然设计时尚,但存在不透气、不散热,以及穿着时有紧绷感、不够贴合人体等缺陷。单一的弹性材料并不一定完全能满足穿着的功能需求,骑行服的设计应当结合运动中人体的特征和运动生理学要求,结合原料、面料组织结构设计制备适于骑行运动的服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无缝针织成形技术,经原料优选、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穿着舒适、兼具变色效应和导湿快干、抑菌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包括下摆、腹部、腰部、胸部、肩部、领口、挂肩、袖子、袖口、背部、臀部、腋下,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肩部含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所述胸部、臀部含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所述腋下含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

优选的,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单面纬平针添纱组织和连续2~6针、十横列浮线组织复合而成,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为2~6针、十横列浮线集聚点和纬平针反面线圈组合而成,在内表面形成菱形的突起点并点状分布最后构成菱形网眼效应,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构成的菱形闪色效应,所述菱形闪色效应,是指从表面上看菱形结构的凹凸感不明显,但隐约可见。

优选的,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单面连续八横列平针添纱组织与一隔一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交替配置而成,所述一隔一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为一针六横列单面添纱成圈与一针六横列浮线组成,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横列和横楞组织中的拉长成圈线圈横列形成表面具有凹陷横条的隐横条效应,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为横楞组织中六横列反面线圈和八横列纬平针反面线圈形成表面具有突起横条的显横条效应。

优选的,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采用单面连续四十横列平针添纱组织与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交替配置而成,所述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由八针六横列单面添纱成圈与四针六横列浮线组成,所述四十横列平针添纱组织由抗菌功能纱线与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横列和横楞组织中的拉长成圈线圈横列形成表面具有凹陷横条是隐横条效应,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为横楞组织中六横列反面线圈和四十横列纬平针反面线圈形成表面具有突起横条的显横条效应。

优选的,所述胸部、背部和袖子含变色区,所述变色区由变色纱线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经嵌花编织方式,在变色区的外表面构成具有图案的色块,所述变色纱处于变色区外表面,所述锦纶/氨纶包芯纱处于变色区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胸部的其余部位为单面纬平针添纱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下摆、腰部其余部位与领口为采用添纱方式编织的具有纵条纹效应的3+1假罗纹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袖子为采用添纱方式编织而成的具有纵条纹效应的5+2假罗纹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变色纱线为40s粘胶变色纱线,所述异截面锦纶长丝为120d/98f十字形锦纶长丝,所述锦纶/氨纶包芯纱为30d锦纶包20d氨纶。

优选的,所述袖子的袖口、挂肩、领口经绷缝线迹缝合而成,所述袖口与挂肩为四针五线绷缝线迹结构,所述领口为二针三线绷缝线迹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选用无缝成型技术编织而成,前后衣片无侧缝,主体材料选用锦纶/氨纶包芯纱,具有良好的弹性,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提高内衣的纵向延伸性,具有纵条纹效应的假罗纹组织,提高内衣的横向延伸性。(2)本发明兼具导湿快干、抗菌和贴体舒适性能于一体:(a)骑行内衣主体原料优选细旦、十字形异截面锦纶长丝,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且细旦丝柔软、十字形异截面具有导湿快干功能,提高穿着舒适性;(b)在腹部、肩部含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使运动过程中内表面与人体点接触;胸部、臀部含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腋下部位含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在增加骑行内衣纵向延伸性的同时,内表面与人体线接触,点接触和线接触均可有效提升着装者出显汗时的穿着舒适性;(c)腋下采用多横列纬平针线圈,结构轻薄提高透气性,交织抗菌纤维纱线,兼具抗菌功能。(3)优选变色纤维纱线经嵌花组织在胸部、背部与袖子形成明显色块,当骑行者户外穿着骑行服时,该色块将会随紫外线的变化而改变色彩,增加科技动感和时尚感;挂肩与袖口处四针五线绷缝线迹,领口处二针三线绷线迹,可以与骑行服色彩设计搭配,不仅起到装饰和点缀作用,且制备工艺简单,提升美观度和时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的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摆;2、腹部;3、腰部;4、胸部;5、肩部;6、挂肩;7、领口;8、袖子;9、背部;10、臀部;11、腋下;23、袖口;

12、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13、十横列浮线集聚点;14、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15、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16、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17、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18、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提供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下摆1、腹部2、腰部3、胸部4、肩部5、领口7、挂肩6、袖子8、袖口23、背部9、臀部10、腋下11,所述腹部2、肩部5含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所述胸部4、臀部10含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所述腋下11含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所述胸部4、背部9和袖子8含变色区;

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单面纬平针添纱组织和连续2~6针、十横列浮线组织复合而成,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12为2~6针、十横列浮线集聚点13和纬平针反面线圈组合而成,在内表面形成菱形的突起点并点状分布最后构成菱形网眼效应,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14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构成的菱形闪色效应,所述菱形闪色效应,是指从表面上看菱形结构的凹凸感不明显,但隐约可见;

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单面连续八横列平针添纱组织与一隔一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交替配置而成,所述一隔一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为一针六横列单面添纱成圈与一针六横列浮线组成,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15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横列和横楞组织中的拉长成圈线圈横列形成表面具有凹陷横条的隐横条效应,,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16为横楞组织中六横列反面线圈和八横列纬平针反面线圈形成表面具有突起横条的显横条效应;

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采用单面连续四十横列平针添纱组织与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交替配置而成,所述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由八针六横列单面添纱成圈与四针六横列浮线组成,所述四十横列平针添纱组织由抗菌功能纱线与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17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横列和横楞组织中的拉长成圈线圈横列形成表面具有凹陷横条的隐横条效应,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18为横楞组织中六横列反面线圈和四十横列纬平针反面线圈形成表面具有突起横条的显横条效应;

所述变色区由变色纱线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经嵌花编织方式,在变色区的外表面构成具有图案的色块,所述变色纱处于变色区外表面,所述锦纶/氨纶包芯纱处于变色区内表面;所述胸部的其余部位为单面纬平针添纱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下摆、腰部其余部位与领口为采用添纱方式编织的具有纵条纹效应的3+1假罗纹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袖子的其余部位为采用添纱方式编织而成的具有纵条纹效应的5+2假罗纹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所述变色纱线采用40s的粘胶变色纱线,所述异截面锦纶长丝采用120d/98f十字形锦纶长丝,所述锦纶/氨纶包芯纱为30d锦纶包20d氨纶;所述袖子的袖口、挂肩、领口经绷缝线迹缝合而成,所述袖口与挂肩为四针五线绷缝线迹结构,所述领口为二针三线绷缝线迹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