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213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鞋装置,尤其是指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鞋工艺中,鞋底鞋面压合工艺一般为:在鞋面及鞋底均匀刷胶水,再使用气袋式或三维块式压紧机压底,压底时,作业人员应注意到压底机的使用正确性、压着时间、压力的控制。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全包式鞋底鞋面压合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3709385u),其包括一工作台面,工作台面顶端左、右侧分别设有左压力仓、右压力仓,工作台面底端设有底部压力仓,左压力仓的底面及右面、右压力仓的底面及左面、底部压力仓的顶面均为皮囊,将待加工鞋子放置于底部压力仓的皮囊上,左压力仓及右压力仓在主汽缸的牵引下相互靠拢,使鞋子完全被皮囊包覆,此时,用液体或气体通过进仓孔往左压力仓、右压力仓及底部压力仓内加压,令皮囊及鞋子产生贴合动作,达到完美的压合效果。

该专利虽然能不受鞋型及鞋件大小码数的限制,完全免用鞋模或其他模具,但是操作麻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始终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鞋底鞋面压合装置操作麻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限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包括能够对鞋面鞋底进行施压的压力机构和位于该压力机构内部的胶皮袋,所述胶皮袋内具有可容纳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的空腔;所述胶皮袋上还具有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以及通孔,该开口可供所述鞋底鞋面穿过;所述开口连接在所述压力机构上,并能够在所述压力机构施压时闭合使所述空腔呈密封状态;所述通孔上连接有抽真空管,该抽真空管外接抽真空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胶皮袋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该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的边缘通过密封胶粘合并留有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容置槽与位于该容置槽正上方的压板,容纳有所述鞋底鞋面的胶皮袋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胶皮上表面位于所述开口处的部分与所述压板下侧连接,所述第二胶皮下表面位于所述开口处的部分与所述容置槽侧壁的上侧连接;所述压板下移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胶皮对所述鞋底鞋面施压,并使所述开口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该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丝杆,所述压板与所述丝杆上下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的边缘还通过牛皮线缝合。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胶皮上,所述抽真空管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抽真空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管为橡胶软管。

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压力机构中的压板上升,之后将胶皮袋放置于所述压力机构中的容置槽内,并使该胶皮袋中的第一胶皮上表面位于开口处的部分与所述压板下侧连接、第二胶皮下表面位于所述开口处的部分与所述容置槽侧壁的上侧连接;

2)将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放到所述胶皮袋内,并使鞋底朝下、鞋面朝上;

3)控制所述压板下降,对所述鞋底鞋面进行施压,同时使所述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位于开口的部分相互抵压,使该胶皮袋的空腔呈密封状态;

4)启动抽真空设备,通过连接于所述第一胶皮上的抽真空管对所述空腔进行抽真空;

5)待对所述空腔抽完真空后,保持20~40s;之后再次控制所述压板上升,将所述鞋底鞋面取出,压合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5中,待对所述空腔抽完真空后,保持30s。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胶皮袋,使得用户要将鞋底鞋面压合时,仅需将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放入胶皮袋内,再控制压力机构动作使胶皮袋的开口闭合,之后再对胶皮袋进行抽真空,便可借助外部的气压对鞋底鞋面进行压合;本发明无需鞋模,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设备成本,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使得抽真空时,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之间能有相向的压合力,鞋底与鞋面受力均匀,提高了压合的效果。

3、在本发明中,设置容置槽与压板,在抽真空之前,压板能够下降对鞋底鞋面进行施压,使得鞋底与鞋面之间粘合得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压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述压板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所述胶皮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包括能够对鞋面鞋底进行施压的压力机构1和位于该压力机构1内部的胶皮袋2,胶皮袋2内具有可容纳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3的空腔4;胶皮袋2上还具有分别与空腔4连通的开口5以及通孔6,该开口5可供该鞋底鞋面3穿过;此外,开口5还连接在压力机构1上,并能够在该压力机构1施压时闭合使空腔4呈密封状态;通孔6上连接有抽真空管7,该抽真空管7外接抽真空设备(图未示出)。通过设置胶皮袋2,使得用户要将鞋底鞋面压合时,仅需将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3放入胶皮袋2内,再控制压力机构1动作使胶皮袋2的开口闭合,之后再对胶皮袋2进行抽真空,便可借助外部的气压对鞋底鞋面3进行压合;本发明无需鞋模,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设备成本,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具体的,胶皮袋2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胶皮21与第二胶皮22,该第一胶皮21与第二胶皮22的边缘通过密封胶粘合并留有所述开口,该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3应以鞋底31朝下、鞋面32朝上的角度穿过开口5并容置于空腔4内。通过设置第一胶皮21与第二胶皮22,一是使得抽真空时,第一胶皮21与第二胶皮22之间能有相向的压合力,鞋底与鞋面受力均匀,提高了压合的效果;二是使得压力机构1施压时,开口能够更加紧密地闭合减少空隙,从而提高空腔的密封效果。此外,第一胶皮21与第二胶皮22的边缘还通过牛皮线缝合,从而提高第一胶皮21与第二胶皮22之间相连的稳定性,胶皮虽然具有质轻、耐压力强的特性,不会在抽真空时开裂,但密封胶却存在开裂的可能性,因此通过牛皮线缝合可进行加固。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压力机构1包括容置槽11与位于该容置槽11正上方的压板12,容纳有鞋底鞋面3的胶皮袋2放置于该容置槽11内;第一胶皮21上表面位于开口5处的部分与压板12下侧连接,第二胶皮22下表面位于开口5处的部分与容置槽11侧壁的上侧连接;压板12下移后能够通过第一胶皮21对鞋底鞋面3施压,并使开口5闭合。在抽真空之前,压板12能够下降对鞋底鞋面3进行施压,使得鞋底31与鞋面32之间粘合得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压合效果。

另外,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压力机构1还包括驱动电机13以及与该驱动电机13输出轴连接的丝杆14,压板12与丝杆14上下传动连接。该驱动电机13可以为伺服电机,其通过固定板15固定在容置槽11上方;容置槽11的侧壁上还可固定装设有复数个滑动杆16,压板12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滑动杆16上。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通孔6开设于第一胶皮21上,抽真空管7穿过压板12与抽真空设备连接,抽真空管7为橡胶软管,抽真空设备为真空泵。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不需要鞋模的鞋底鞋面压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压力机构1中的压板12上升,之后将胶皮袋2放置于压力机构1中的容置槽11内,并使该胶皮袋2中的第一胶皮21上表面位于开口5处的部分与压板12下侧连接、第二胶皮22下表面位于开口处的部分与容置槽11侧壁的上侧连接。其中,第一胶皮21与压板12之间、第二胶皮22与容置槽11侧壁之间均可以通过聚氨酯树脂等胶水粘接;

2)将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3放到胶皮袋2内,并使鞋底31朝下、鞋面32朝上;该鞋底31和鞋面32之间粘合的胶水也可以采用聚氨酯树脂;

3)控制压板12下降,对鞋底鞋面3进行施压,同时使第一胶皮21与第二胶皮22位于开口的部分相互抵压,使该胶皮袋2的空腔4呈密封状态;

4)启动抽真空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胶皮21上的抽真空管7对空腔4进行抽真空;

5)待对空腔4抽完真空后,保持20~40s;之后再次控制压板12上升,将鞋底鞋面3取出,压合完成。其中,保持的时间最好为30s。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