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0691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餐盒,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食物包装容器及其生产方法主要是涉及食物快餐盒的需要,还涉及蛋糕盒和食品盒等,这类制品中的泡沫塑料制品虽然具有沸水不渗漏和不易变形的特点,但是,其不可降解性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大致有五种:1、纸板涂模型(含纸板衬pe模塑型);2、纸浆模塑型;3、植物纤维模塑型;4、食用淀粉模塑型;5、光/生物降解模塑型。目前上述制品及模塑生产方法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制造商为了使制品达到规定标准(如耐100℃热水、热油的要求),在生产过程采取的手段或嵌入不可降解的pe塑料膜、或人工涂刷苯-丙类乳胶等防水材料、或增加静电喷涂装置来喷洒涂料、或将不能全降解的防水投入模塑配方中等等。上述现有技术主案的缺点在于:一是,所使用折防水膜或防水粉不能降解或不能全降解;二是,增加了涂膜工序,增加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三是,增加了昂贵的烘干设备或喷涂设备;四是,增加了设备的能源消耗;另外有的虽然可降解,但热稳定性不好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包括盒盖,盒盖与盒体连接且两者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盒体由外盒、内盒及底座组成,所述的底座与外盒连接,底座与内盒连接,外盒与内盒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溶解腔,溶解腔内部设有水囊及溶解囊,所述的内盒上贴有防水膜或防水涂层。

所述的盒盖、外盒、内盒及底座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此可降解材料的配方为:聚丙烯、聚乳酸、盐酸氨基乙酰丙酸、玉米淀粉、5-氨基乙酰丙酸、二氧化钛、高岭土、尿素、氨基酸、抗氧剂、植物纤维素、蜜胺、颗粒树脂、中和剂、甲醛清除剂、六亚甲基四胺及琥珀酸淀粉脂;可降解材料配方的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聚丙烯1-5份、聚乳酸3-5份、盐酸氨基乙酰丙酸2-7份、玉米淀粉10-30份、5-氨基乙酰丙酸2-3份、二氧化钛1-4份、高岭土2-5份、尿素3-5份、氨基酸4-7份、抗氧剂2-5份、植物纤维素4-6份、蜜胺2-6份、颗粒树脂3-8份、中和剂4-7份、甲醛清除剂2-4份、六亚甲基四胺1-3份及琥珀酸淀粉脂1-5份。

所述的抗氧剂为二苯胺或对苯二胺;所述的中和剂为氧化锌;所述的甲醛清除剂由氢氧化钾、磷酸铵及生石灰粉混合而成。

所述的外盒的厚度小于内盒的厚度。

所述的水囊由纯水、外囊及二氧化碳气体组成,所述的外囊的材质与气球的材质相同,外囊内部设有二氧化碳气体及纯水。

所述的溶解囊由水溶膜及防水膜溶解剂组成。

所述的水溶膜由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钛白粉及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

所述的防水膜溶解剂由二氯甲烷、甲酸、苯酚及硫酸组成。

所述的防水膜或防水涂层由乙酸丁酯及硝化纤维组成。

所述的乙酸丁酯能替换为丙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此装置采用外盒和内盒分开使降解更加容易,同时采用了新的可降解材料,使降解的效果更好;2、此装置采用的是防水膜或防水涂层,能够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而且此防水涂层或防水膜在与溶解囊内部防水膜溶解剂相接触时,会在防水膜溶解剂下溶解,使防水膜或防水涂层的降解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包括盒盖1,盒盖1与盒体连接且两者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盒体由外盒3、内盒6及底座组成,所述的底座与外盒3连接,底座与内盒6连接,外盒3与内盒6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溶解腔,溶解腔内部设有水囊4及溶解囊5,所述的内盒6上贴有防水膜7或防水涂层。

所述的盒盖1、外盒3、内盒6及底座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此可降解材料的配方为:聚丙烯、聚乳酸、盐酸氨基乙酰丙酸、玉米淀粉、5-氨基乙酰丙酸、二氧化钛、高岭土、尿素、氨基酸、抗氧剂、植物纤维素、蜜胺、颗粒树脂、中和剂、甲醛清除剂、六亚甲基四胺及琥珀酸淀粉脂。所述的抗氧剂为二苯胺或对苯二胺;所述的中和剂为氧化锌;所述的甲醛清除剂由氢氧化钾、磷酸铵及生石灰粉混合而成。所述的外盒3的厚度小于内盒6的厚度。所述的水囊4由纯水、外囊及二氧化碳气体组成,所述的外囊的材质与气球的材质相同,外囊内部设有二氧化碳气体及纯水。所述的溶解囊5由水溶膜及防水膜溶解剂组成。所述的水溶膜由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钛白粉及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所述的防水膜溶解剂由二氯甲烷、甲酸、苯酚及硫酸组成。所述的防水膜或防水涂层由乙酸丁酯及硝化纤维组成。所述的乙酸丁酯能替换为丙酮。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该使用方法如下:在降解的过程中是有热量产生的当外盒3和内盒6降解到一定程度时,水囊4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膨胀,使水囊4中的外囊爆开,使水囊4中的纯水进入到溶解腔内部,当纯水与溶解囊5中的水溶膜相接触时,水溶膜会在纯水的作用下进行溶解,溶解之后位于水溶膜内部的防水膜溶解剂会从其中流出,与位于溶解腔内部的纯水进行混合,利用纯水将防水膜溶解剂进行稀释,使防水膜溶解剂的浓度变稀,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内盒6的厚度相比于外盒3的厚度要薄一下,故内盒6的比外盒3先降解完成,当内盒6降解完成后,位于溶解腔内部的稀释过后的防水膜溶解剂就会作用到防水膜7上,此时防水膜溶解剂就会对防水膜7进行溶解,当外盒3降解完成后,防水膜7也会跟随其一起溶解完成,从而能够做到快速降解全部的餐盒,此种降解方式,不仅能够做到快速降解,而且能够做到全部溶解,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不仅如此,此装置中的水囊4还可以通过剧烈摇晃或发生碰撞时,使其发生爆裂,爆裂之后的效果与上述效果保持一致,爆裂的原因在于,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进行溶解时,摇晃的愈加剧烈就会对外膜的碰撞效果越大,直至使外囊发生爆裂。

此装置中的盒盖1、外盒3、内盒6及底座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一种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包括盒盖1,盒盖1与盒体连接且两者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盒体由外盒3、内盒6及底座组成,所述的底座与外盒3连接,底座与内盒6连接,外盒3与内盒6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溶解腔,溶解腔内部设有水囊4及溶解囊5,所述的内盒上贴有防水膜7或防水涂层。所述的盒盖1、外盒3、内盒6及底座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配方的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聚丙烯1份、聚乳酸3份、盐酸氨基乙酰丙酸2份、玉米淀粉10份、5-氨基乙酰丙酸2份、二氧化钛1份、高岭土2份、尿素3份、氨基酸4份、抗氧剂2份、植物纤维素4份、蜜胺2份、颗粒树脂3份、中和剂4份、甲醛清除剂2份、六亚甲基四胺1份及琥珀酸淀粉脂1份。

实施例二、一种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包括盒盖1,盒盖1与盒体连接且两者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盒体由外盒3、内盒6及底座组成,所述的底座与外盒3连接,底座与内盒6连接,外盒3与内盒6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溶解腔,溶解腔内部设有水囊4及溶解囊5,所述的内盒上贴有防水膜7或防水涂层。所述的盒盖1、外盒3、内盒6及底座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配方的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聚丙烯3份、聚乳酸4份、盐酸氨基乙酰丙酸5份、玉米淀粉20份、5-氨基乙酰丙酸2.5份、二氧化钛3份、高岭土3份、尿素4份、氨基酸5份、抗氧剂3份、植物纤维素5份、蜜胺5份、颗粒树脂5份、中和剂6份、甲醛清除剂3份、六亚甲基四胺2份及琥珀酸淀粉脂3份。

实施例三、一种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包括盒盖1,盒盖1与盒体连接且两者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盒体由外盒3、内盒6及底座组成,所述的底座与外盒3连接,底座与内盒6连接,外盒3与内盒6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溶解腔,溶解腔内部设有水囊4及溶解囊5,所述的内盒上贴有防水膜7或防水涂层。所述的盒盖1、外盒3、内盒6及底座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配方的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聚丙烯5份、聚乳酸5份、盐酸氨基乙酰丙酸7份、玉米淀粉30份、5-氨基乙酰丙酸3份、二氧化钛4份、高岭土5份、尿素5份、氨基酸7份、抗氧剂5份、植物纤维素6份、蜜胺6份、颗粒树脂8份、中和剂7份、甲醛清除剂4份、六亚甲基四胺3份及琥珀酸淀粉脂5份。

使用效果实验:

本研究通过100名企业对此产品进行使用考察,考察该洗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各方面的效果。测试项目评份标准为:非常满意5份,满意4份,一般3份,不满意2份,非常不满意1份。其中普通组为普通可降解餐盒;

通过以上企业使用本申请文件中的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此具有植物纤维素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在实施例二的情况下具有盛放情况、降解情况、降解残留及降解时间上稳定的优势,说明可降解材料配方的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聚丙烯3份、聚乳酸4份、盐酸氨基乙酰丙酸5份、玉米淀粉20份、5-氨基乙酰丙酸2.5份、二氧化钛3份、高岭土3份、尿素4份、氨基酸5份、抗氧剂3份、植物纤维素5份、蜜胺5份、颗粒树脂5份、中和剂6份、甲醛清除剂3份、六亚甲基四胺2份及琥珀酸淀粉脂3份时处于最稳定状态,使用效果也是最佳状态,能够达到餐盒良好的降解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