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运动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14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运动背包。



背景技术:

目前,人在运动时,如果背着背包,往往会影响到动作状态,使得运动不顺畅。特别是在跑步时,背包的晃动会使得人奔跑的速度难以提升,甚至可能会影响人体平衡而致使人体跌倒,或者使得背包脱落、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束缚于身体上的新型运动背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运动背包,包括本体、可拆卸地设于本体背部的背带,所述本体背部的中部由上至下设有脊椎让位沟槽,所述本体上位于脊椎让位沟槽的两侧分别设有通气沟槽,两通气沟槽沿本体中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本体上位于通气沟槽的两侧设有复数个横向沟槽,各横向沟槽的一端连通通气沟槽,另一端穿透本体,所述通气沟槽内设有弹性带体,所述弹性带体的两端紧固于通气沟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体的宽度大于背带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横向弹性带,所述横向弹性带的一端紧固于本体,另一端通过魔术扣与本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下端设有条状沟槽,所述横向弹性带设于条状沟槽内。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脊椎让位沟槽、通气沟槽、横向沟槽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实现透气,通过弹性带体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实现将背包束缚于身体上,而且弹性带体两端紧固于通气沟槽内,在不使用弹性带体时,也不会影响背带效果;进一步的,弹性带体的宽度大于背带的宽度,可以使得背带的效果更好,防止因为弹性力较大而造成勒紧的不适;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横向弹性带,所述横向弹性带的一端紧固于本体,另一端通过魔术扣与本体相连,通过横向弹性带的设置,将背包的下端紧缚于人体腰部,从而将背包牢牢锁紧于身体;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下端设有条状沟槽,所述横向弹性带设于条状沟槽内,这样可以不影响正常背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运动背包,包括本体1、可拆卸地设于本体1背部的背带2,所述本体1背部的中部由上至下设有脊椎让位沟槽3,所述本体1上位于脊椎让位沟槽3的两侧分别设有通气沟槽4,两通气沟槽4沿本体1中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本体1上位于通气沟槽4的两侧设有复数个横向沟槽5,各横向沟槽5的一端连通通气沟槽4,另一端穿透本体1,所述通气沟槽4内设有弹性带体6,所述弹性带体6的两端紧固于通气沟槽4内,弹性带体6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处于微微张紧的状态,即处于拉伸状态,从而使其紧贴于通气沟槽底部。所述弹性带体6的宽度大于背带2的宽度。所述本体1下端设有条状沟槽7,所述条状沟槽7内设有横向弹性带8,所述横向弹性带8的一端紧固于条状沟槽7内,另一端通过魔术扣81与条状沟槽7相连。

上述本体的正面上还粘设有反光膜(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在夜间使用时增加安全性,反光膜可以设置成条状,且间隔设置;上述本体的背部内填充有3D网布(图中未示出),从而加大透气性能;上述背带可以通过魔术扣粘扣的方式实现可拆卸。

通过脊椎让位沟槽、通气沟槽、横向沟槽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实现透气,通过弹性带体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实现将背包束缚于身体上,而且弹性带体两端紧固于通气沟槽内,在不使用弹性带体时,也不会影响背带效果;进一步的,弹性带体的宽度大于背带的宽度,可以使得背带的效果更好,防止因为弹性力较大而造成勒紧的不适;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横向弹性带,所述横向弹性带的一端紧固于本体,另一端通过魔术扣与本体相连,通过横向弹性带的设置,将背包的下端紧缚于人体腰部,从而将背包牢牢锁紧于身体;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下端设有条状沟槽,所述横向弹性带设于条状沟槽内,这样可以不影响正常背带的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