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粉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28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防尘粉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尘粉扑。



背景技术:

粉扑是在化妆的过程中常用的工具之一,能够方便的将粉底均匀的涂在面部或者颈部,方便上妆。现有的粉扑大多为圆形粉扑,其面积大,方便对脸颊、额头等部位进行扑粉。有些粉底盒的顶面设有粉饼腔并放有粉饼,粉饼上放置有粉扑,这种粉底盒没有设置盒盖而让粉扑带替盒盖对粉饼进行覆盖。但是这种粉扑放置在粉底腔中时,其周缘与粉底腔壁之间留有缝隙以方便人们取出粉扑进行化妆,当不使用粉底时再将粉扑放回粉底盒中,此时灰尘会从缝隙中进入粉底腔内污染粉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粉扑周缘与无盒盖的粉底盒中粉饼腔内壁存在缝隙会落入灰尘从而污染粉饼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粉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粉扑,包括放置于粉底盒上的粉扑本体,所述粉扑本体的周侧向外延伸有遮挡缘,所述遮挡缘的竖直投影包围所述粉扑本体的竖直投影;所述粉扑本体于其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手指放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槽壁固定设置有防尘薄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投影包围粉扑本体的遮挡缘能覆盖其与粉底盒之间的缝隙,从而阻挡灰尘进入到粉底腔内;并且,凹槽的设置使得手指能够将力集中在在凹槽上,使得粉扑本体能够与粉底盒中的粉底充分接触,以抵消部分遮挡缘作用在粉底盒上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缘的外缘朝向所述粉底盒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扩口状的遮挡缘可将粉底腔的开口纳入其中,从而让灰尘从由上而下或水平的方向上无法进入到粉底腔中,提高其防尘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缘的外缘设有朝向所述粉底盒翻卷的翻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边使遮挡缘能形成扩口状的同时还能更好地贴合于粉底盒的表面,从而使粉底腔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缘的中间部位朝向所述粉底盒所在的一侧凸出延伸有翻缘,其外端朝向远离所述粉底盒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缘及其包围内的遮挡缘形成为扩口状盖于粉底盒外侧以达到防尘效果,而遮挡缘的最外缘可使用户能方便地将粉底从粉底盒上拉开,提高其便利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缘的侧面上延伸有远离所述粉扑本体的拉接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通过拉接件将粉扑拉出粉底盒,而将拉接件设于遮挡缘上是当用户拉接时使粉扑的一端能首先形成开口,继而开口慢慢扩大至粉扑拉出粉底盒,避免粉扑在粉底盒内形成负压吸合时整体拉出而带出过多的粉底。

进一步的,所述粉扑本体由第一层体、第二层体及第三层体依次粘接而成,所述第三层体直接接触粉底,所述第三层体的周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层体,所述第二层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体与第三层体围成的空间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层体在第三层体与第一层体连接后直接塞入两者之间的缝隙,使粉扑的制作工序更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体由带绒棉布制成,所述第二层体由海绵制成,所述第一层体由聚氨酯合成革制成,所述遮挡缘由第一层体的周缘向外延伸而成,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层体的中间位置,且槽底连通所述第二层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带绒棉布可一次携带更多的粉底,海绵制成粉扑具有柔软的手感,而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当做外侧的第三层体及遮挡缘可提高粉扑的使用寿命,且凹槽的设置可以使手指直接作用在海绵层上,使得粉扑本体与粉底之间的作用力更加集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在粉扑本体上设置遮挡缘,投影包围粉扑本体的遮挡缘能覆盖其与粉底盒之间的缝隙,从而阻挡灰尘进入到粉底腔内;

2、翻缘及其包围内的遮挡缘形成为开口状以达到防尘效果,而遮挡缘的外端可使用户能方便地将粉底从粉底盒上拉开,提高其便利实用性;

3、通过粉扑本体上设置拉接件,用户可通过拉接件将粉扑拉出粉底盒,而将拉接件设于遮挡缘上是当用户拉接时使粉扑的一端能首先形成开口,继而开口慢慢扩大至粉扑本体拉出粉底盒,避免粉扑本体在粉底盒内形成负压吸合时难以开启;

4、凹槽的设置能够使得粉扑本体集中受力从而与粉底更加充分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竖直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竖直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粉扑本体;2、第一层体;3、第二层体;4、第三层体;5、遮挡缘;6、翻边;7、翻缘;8、拉接件;9、粉底盒;10、粉底;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防尘粉扑,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放置于粉底盒9内的粉扑本体1,粉扑本体1由第一层体2、第二层体3及第三层体4依次由下而上粘接或缝合而成。第一层体2由带绒棉布制成,其带绒面接触粉底10以粘粉;第二层体3由海绵制成使粉扑具有柔软的手感;第三层体4由聚氨酯合成革制成,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可提高粉扑的使用寿命。第三层体4的周缘固定连接于第一层体2,第二层体3塞入第一层体2与第三层体4围成的空间内,这种设置可以使粉扑的制作工序更简便。

第三层体4的周缘向外延伸有环状或弧状的遮挡缘5,遮挡缘5的竖直投影包围粉扑本体1的竖直投影,投影包围粉扑本体1的遮挡缘5能覆盖其与粉底盒9之间的缝隙,从而阻挡灰尘进入到粉底腔内。遮挡缘5的外缘向第二层体3所在的一侧倾斜使遮挡缘5呈扩口状,扩口状的遮挡缘5可将粉底盒9的开口纳入其中,从而让灰尘从由上而下或水平方向上无法进入到粉底盒9中,提高其防尘效果。遮挡缘5的外缘设有朝向第二层体3翻卷的翻边6,翻边6使遮挡缘5能形成扩口状的同时还能使其靠近第二层体3的层面更好地贴合于粉底盒9的表面,从而使粉底盒9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另外,为了使得第一层体2能够更加充分的与粉底盒9中的粉底10接触,抵消部分遮挡缘5作用在粉底盒9上的力,在第一层体2的中间位置开设了供手指放入的凹槽11,凹槽11的槽底和槽壁连通第二层体3。另外,为了防止灰尘进入第二层体3内,在凹槽11的槽底与槽壁固定设置有防尘薄膜。

实施例二

一种防尘粉扑,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遮挡缘5的中间部位朝向第二层体3凸出形成翻缘7,其外缘的朝向远离第二层体3的方向倾斜。翻缘7及其包围内的遮挡缘5呈扩口状盖于粉底盒9外侧以达到防尘效果,而遮挡缘5的外缘可使用户能方便地将粉扑从粉底盒9上拉开,提高其便利实用性。遮挡缘5的侧面上延伸有远离第三层体4的拉接件8,拉接件8为一根扁布条对折缝制或胶粘于遮挡缘5的侧面。用户可通过拉接件8将粉扑拉出粉底盒9,而将拉接件8设于遮挡缘5上是因为当用户拉接时使粉扑本体1的一端能首先形成开口,继而开口慢慢扩大至粉扑本体1拉出粉底盒9,避免粉扑本体1在粉底盒9内形成负压吸合时难以开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