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鞋,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挺性的立体袜鞋。
背景技术:
一般鞋子的鞋面大抵为材质偏硬的皮革,且将其裁片缝制定型而成,主要能对于穿着者的足部提供较佳的支撑及防护,但同时也会对穿着者的足部产生大面积的迫压及摩擦等不舒适感受,所以穿着者都会在其足部先套上袜子后才穿上鞋子,通过柔软材质的袜子作为穿着者的足部与鞋子的鞋面间的缓冲隔离层,以降低上述不舒适感受,所以近年来编织鞋逐渐取代皮鞋而成为主流,但由于编织鞋制造时间长且成本高,因此遂是有业者开发运用于袜子为主要元件所制成一体的袜鞋,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M473088号、M522581号与M526299号。
然而,所述袜鞋本身除了因为较薄而不具保暖性之外,所述袜鞋也因为不具防水性或透湿防水,因此当外出遇到下雨时,所述袜鞋因为无法防止雨水渗入其内部,对穿着者而言,不仅会因为湿闷而穿着不舒适之外,足部长时间地处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也容易感染上香港脚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疾病。另外,所述袜鞋主要是靠穿着者的足部去撑挺起所述袜鞋的三维形状,也就是说,所述袜鞋于不穿时,会因为向内塌陷而呈扁平且较多皱褶的外观形状,而存有卖相不佳,难受消费者青睐的缺憾。再者,穿着者也需如同穿袜子一般,先将双手手指伸入呈扁平状的所述袜鞋内并将其撑开后,才能供穿着者的足部穿入,所以能理解的是所述袜鞋因为无法像一般鞋子一样地快速供足部穿入,实质上也存有不好穿戴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好穿且于不穿着时也能保有三维形状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包含一个鞋底、一个立体袜,及一个束紧单元。
该鞋底沿一个前后方向延伸。
该立体袜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界定一个足部三维空间,该立体袜包括一个设置于该鞋底上的袜底部,及一个连接该袜底部周缘且不向内塌缩的袜面部,该袜底部与该袜面部相配合界定该足部三维空间。该立体袜由内向外依序设有一个内里袜体、一层塑形接合层、一个防水套、一层定型接合层与一个外层袜体,较佳地,该内里袜体为一体成型的编织袜,该外层袜体为一体成型的编织袜。
该束紧单元横向设置于该立体袜。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立体袜的该防水套具有一片形状对应于该足部三维空间的基材,及一片设置于该基材表面的透湿防水膜。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立体袜的该防水套是由两片呈片状的透湿防水膜彼此以高周波或超音波方式胶合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立体袜的该防水套的材质含有聚氨基甲酸乙酯、热塑性聚氨基甲酸乙酯、胶乳与热塑性弹性体、聚四氟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与聚氯乙烯树脂的其中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立体袜的该外层袜体具有与该内里袜体彼此相匹配的纹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鞋底具有呈前后相反设置的一个脚趾区与一个脚跟区,该立体袜的该袜面部具有一个相反于该袜底部的袜口端,该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立体袜的强化单元,该强化单元包括一条设置于该立体袜的该袜面部的支撑条、一层设置于该立体袜的第一补强层,及一层设置于该立体袜的该袜面部且邻近该脚趾区的第二补强层,该支撑条邻近该鞋底的该脚跟区且自该鞋底朝该立体袜的该袜口端延伸,该第一补强层呈U字型地局部围绕该脚跟区。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束紧单元包括一对设置于该鞋底左右两相反侧的束紧片,及至少一条连接所述束紧片的束紧条,每一个束紧片具有一个连接该鞋底的连接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部的自由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束紧单元包括两对在该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束紧片,每一对束紧片分别设置于该鞋底左右两相反侧,且每一个束紧片具有一个连接该鞋底的连接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部的自由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内里袜体的防侧翻件,该防侧翻件包括一个呈向下弯曲的上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束紧单元包括多个设置于该外层袜体且显露于外的环圈部,所述环圈部两两一对并在该前后方向上间隔排列,该束紧单元还包括一个穿绕所述环圈部的鞋带。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束紧单元包括一个局部环设于该防水套且向上弯曲的包覆体,该包覆体具有呈左右相反设置的两侧部,及多个位于所述侧部的环扣部,所述环扣部两两一对且在该前后方向上间隔排列并穿设于该外层袜体而显露于外。
本实用新型的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该立体袜的该塑形接合层与该定型接合层均为黏着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立体袜具有该防水套的设计来防止水渗入该足部三维空间,以达成防水与透湿防水的目的。另外,通过该塑形接合层与该定型接合层分别具有黏着结合的作用,以让该内里袜体、该防水套与该外层袜体能三合一地紧密结合成该立体袜而维持不向内塌缩的立体造型,使本实用新型不仅美观也便于穿着,也能因为较保暖而提供较舒适的穿着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剖视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一个立体袜的一个防水套的一个变化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四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9是该第四实施例的一个束紧单元的一个变化例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一实施例,该具挺性的立体袜鞋包含一个鞋底1、一个立体袜2、一个束紧单元3、一个强化单元4,及一个设置于该立体袜2内部并供穿着者踩踏的鞋垫5。
该鞋底1沿一个前后方向L1延伸。该鞋底1具有呈前后相反设置的一个脚趾区11与一个脚跟区12。
该立体袜2沿该前后方向L1延伸且界定一个足部三维空间20。该立体袜2包括一个设置于该鞋底1上的袜底部21,及一个连接该袜底部21周缘且不向内塌缩的袜面部22。该袜底部21与该袜面部22相配合界定该足部三维空间20。该立体袜2的该袜面部22具有一个相反于该袜底部21的袜口端221。
参阅图1、3、4,该立体袜2由内向外依序设有一个内里袜体23、一层塑形接合层24、一个防水套25、一层定型接合层26与一个外层袜体27。
该立体袜2的该内里袜体23能为触感柔软且具一定厚度并具纹路的一体成型的编织袜,但不需要特别以此为限,例如也能以不织布为材质而一体成型所制成,如此,该内里袜体23便能提供吸汗、保暖与吸震等相同于一般软性布料的功能,让穿着者的足部能获得较舒适的穿着感受。
该立体袜2的该塑形接合层24为黏着剂,借此使该防水套25与该内里袜体23相接合,并初步塑造该内里袜体23的整体形状,即对应于该足部三维空间20的立体造形。
该立体袜2的该防水套25也能具有透湿性(Moisture Permeability),在本实施例中,该立体袜2的该防水套25具有一片形状对应该足部三维空间20的基材251,及一片设置于该基材251表面的透湿防水膜252。该透湿防水膜252可以利用一种透湿防水树脂以含浸(Deeping)方式完全覆盖地形成于该基材251的外表面。然而,该透湿防水膜252形成于该基材251的外表面的方法不以上述含浸成膜方式为限制,例如还能以喷涂(Spraying)成膜方式来制造。较佳地,该透湿防水树脂还可以混合有抗菌剂的添加剂,使得所形成的该透湿防水膜252还能具有对应于上述添加剂的功效,如抗菌。
该透湿防水膜252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简称PU)、热塑性聚氨基甲酸乙酯(TPU)、胶乳(LATEX)、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eastomer,简称TP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PTFE)树脂、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树脂、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树脂与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树脂的其中一个。
参阅图1、4、5,值得一提的是,该立体袜2的该防水套25也能不需要以该基材251为载体,而是将该透湿防水树脂直接喷涂于一个鞋楦外表面,再进行加热干燥固化而形成该透湿防水膜252,最后再将该透湿防水膜252自该鞋楦卸下即是该立体袜2的该防水套25。另补充说明的是,该防水套25也可以是先制造两片呈片状的该透湿防水膜252,然后再以高周波或超音波方式将彼此胶合连接固定而成为一体式的该防水套25。
参阅图1、3、4,该立体袜2的该定型接合层26为黏着剂,借此使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相接合。在经过加热干燥固化作业后,该内里袜体23、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均会相对应于该足部三维空间20,而被定型为一个不会向内塌缩且具挺性的该立体袜2。补充说明的是,该塑形接合层24与该定型接合层26也能具有透湿性。
该立体袜2的该外层袜体27可以是具有纹路且为一体成型的编织袜,但不需特别以此为限。也说明的是,该内里袜体23、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彼此也能具有相互匹配的纹路结构,如将特殊纹路设计在相对应脚踝处以提高紧度,借此获得强化足部支撑的功效。
参阅图1、2、3,该束紧单元3横向设置于该立体袜2,且能与该鞋底1的左右两相反侧相连,该束紧单元3用于使该立体袜2束紧于穿入该足部三维空间20的该脚。在本实施例中,该束紧单元3包括一对设置于该鞋底1左右两相反侧的束紧片31,及三条连接该对束紧片31的束紧条32。每一个束紧片31具有一个连接该鞋底1的连接端部311,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部311的自由端部312。
该强化单元4设置于该立体袜2,并包括一层设置于该袜面部22的第一补强层41、一条设置于该袜面部22的支撑条42、一个围绕设置于该袜面部22的该袜口端221的弹性束体43,及一层设置于该袜面部22且邻近该脚趾区11的第二补强层44。该第一补强层41呈U字型地设置于该袜面部22且局部围绕该脚跟区12。
详细说明的是,该第一补强层41与该第二补强层44均可以但不需限制地为热熔胶膜层,该第一补强层41是自该脚跟区12朝该脚趾区11呈U字型延伸。该支撑条42可以但不需限制地为皮革材质,该支撑条42邻近该鞋底1的该脚跟区12且自该鞋底1朝该立体袜2的该袜口端221延伸,较佳地,该支撑条42自该鞋底1延伸至该立体袜2的该袜口端221。本实用新型具有该第一补强层41与该支撑条42的设计,也能进一步强化足部支撑,以提升脚踝的稳定度。
该弹性束体43围绕设置于该立体袜2的该袜口端221,较佳地,该弹性束体43能以编织方式形成于该袜口端221而成为一个自该外层袜体27向外凸设的凸缘部,借此进一步强化该袜口端221的结构强度,也就是说,在长期使用下,本实用新型的该袜口端221较不会因反复向外撑开拉扯而失去弹性。
配合参阅图4,在制造上,能先将该内里袜体23适度撑张地套入该鞋楦后,先第一次涂上黏着剂于该内里袜体23的外表面,接着将该防水套25套入该内里袜体23后,再第二次涂上黏着剂于该防水套25的外表面,再将具纹路的该外层袜体27套入该防水套25后,即可置入烘箱加热,使位于该内里袜体23与该防水套25间的黏着剂固化成该塑形接合层24,也使位于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间的黏着剂固化成该定型接合层26,如此,该内里袜体23、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彼此即三合一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将该鞋底1贴合于该立体袜2的该袜底部21,以及将该束紧单元3、该第一补强层41、该支撑条42与该第二补强层44贴合于该立体袜2,最后再将该鞋楦移除,便能得到不会向内塌缩且具挺性的本实用新型。补充说明的是,该束紧单元3、该第一补强层41、该支撑条42与该第二补强层44也能是以车缝方式结合于该立体袜2。
本实用新型因为具有挺性,所以在穿着上毋须像现有袜鞋需先将双手手指缓步伸入呈扁平状的所述袜鞋内并将其撑开后,才能供足部穿入,本实用新型只需将该袜口端221些微撑开后,即可快速供足部穿入,所以能改善现有袜鞋不好穿着的情形,而更具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立体袜2具有该防水套25的设置,且该塑形接合层24与该定型接合层26也能具透湿性的设计,让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水与高度透湿的功效,在实际使用上,当足部流汗时,该内里袜体23能吸汗,且水气能通过该防水套25往外排出,而当雨天时,也能防止雨水自该外层袜体27朝该内里袜体23渗入,所以能确实保持穿着者的足部干爽。
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该束紧单元3包括两对在该前后方向L1上排列的束紧片31,及一条连接所述束紧片31的束紧条32。每一对束紧片31分别设置于该鞋底1左右两相反侧。每一个束紧片31具有一个连接该鞋底1的连接端部311,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部311的自由端部312。
补充说明的是,该第二实施例的该外层袜体27能是采用不同于该第一实施例的该外层袜体27(如图2所示)的纹路图形,借此提供穿着者不一样的外观视觉效果。
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该具挺性的立体袜鞋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内里袜体23的防侧翻件6。该防侧翻件6包括一个呈向下弯曲的上限位部61,较佳地,该防侧翻件6也能呈圈状而直接套设于该内里袜体23的外表面。该防侧翻件6的该上限位部61能用于改善穿着者的脚踝因踩踏姿势不正确而导致脚踝向外侧翻转的情形。应能理解的是,该具挺性的立体袜鞋也能是包含多个在该前后方向L1上间隔排列且设置于该内里袜体23的防侧翻件6,只要能达成用于防止脚踝侧向翻转的目的与功效,该防侧翻件6的数量与设置方式不需特别以上述说明为限。
如此,该第三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参阅图8与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一个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该束紧单元3设置于该立体袜2并包括多个设置于该外层袜体27且显露于外的环圈部33,所述环圈部33两两一对并在该前后方向L1上间隔排列,该束紧单元3还包括一个穿绕所述环圈部33的鞋带34。应能理解的是,通过绑紧该鞋带34而使两两一对的所述环圈部33相互靠近的使用方式,也能达成用于使该立体袜2束紧于穿入该足部三维空间20的该脚的相同目的与功效。
在本实施例中,该束紧单元3也能是以另一种变化例来实施。该束紧单元3包括一个局部环设于该防水套25且向上弯曲的包覆体35,该包覆体35具有呈左右相反设置的两侧部351,及多个位于所述侧部351的环扣部352,所述环扣部352两两一对且在该前后方向L1上间隔排列并穿设于该外层袜体27而显露于外。在使用上,所述环扣部352一样能供该鞋带34依序穿绕设置。
如此,该第四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经由以上的说明,能再将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该立体袜2具有该防水套25的设计,能防止水渗入该足部三维空间20,以达成防水或透湿防水的功效。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塑形接合层24与该定型接合层26分别具有黏着结合的作用,且对该内里袜体23、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三者外观形状产生塑形与定型的作用,借此让该内里袜体23、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能三合一地紧密结合成该立体袜2而维持不向内塌缩的立体造型,使本实用新型不仅美观也便于穿着。
三、由于该内里袜体23触感柔软且具一定厚度,使得本实用新型该内里袜体23、该防水套25与该外层袜体27彼此三合一地紧密结合为该立体袜2后,该立体袜2能因具有厚度而具有较佳的踩踏缓冲触感;该立体袜2也能因具透湿防水的功能而确实保持穿着者的足部干爽;该立体袜2通过该外层袜体27采用不同特定纹路的编织结构的设计,除了让本实用新型能呈现多变化的视觉效果之外,将特定纹路设计在相对应于穿着者的脚踝处也能提高紧度,以强化足部支撑。
四、本实用新型该立体袜2具有该袜底部21与该袜面部22,且该袜底部21与该袜面部22均具有透湿防水性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防止水自侧面渗入该足部三维立体空间20,也能防止水自该鞋底1经该袜底部21渗入该足部三维立体空间20,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防水与透湿防水的效果是全面性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挺性的立体袜鞋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