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自动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125阅读:1335来源:国知局
按压自动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扣领域,具体是一种按压自动扣。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皮带扣结构和款式多样,其作用是对穿过扣体的皮带进行压紧固定,以调节皮带长度,适合不同(腰围)人士的使用需要,为了方便顾客会选择自动扣头的皮带扣。

然而,现在市场常用的自动扣头本身体积较大,重量相对偏重,外露的扳手有时易勾挂衣服,内部通过磁铁及单个弹簧提供回弹力,这就造成回弹力不足,影响自动卡带的效果,出现无法自动卡扣或松扣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轻便且自动卡带效果佳不易松扣的按压自动扣。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按压自动扣,包括扣头面和底座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头底座,设有通孔和固定顶块;卡牙部件,设置在扣头底座和底座盖之间,一端设有可穿过通孔的卡牙,另一端铰接在扣头底座上并与扣头底座形成夹缝;按压部件,包括尖状侧臂、定位侧壁和按键,活动设置在夹缝间,通过按压将侧臂穿入夹缝,使夹缝张大,控制卡牙缩回通孔;第一弹性件,压缩设置在卡牙部件与底座盖之间,使夹缝扣合,控制卡牙探出通孔;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按压部件与固定顶块间,使按压部件回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件是圆盘弹簧或锥形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弹性件是圆柱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侧臂与尖状侧壁之间形成方便固定第二弹性件的槽,定位侧壁预设按键的按压深度。

优选的,所述的按键不露于扣头底座。

优选的,所述的卡牙部件通过水平轴铰接在扣头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压自动扣轻便,自动卡带效果佳不易松扣,没有外露扳手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无底座盖后视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实用新型的无底座立体图。

图5是实用新型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按压自动扣,包括扣头面1和底座盖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头底座2,设有通孔2-1和固定顶块2-2;卡牙部件3,设置在扣头底座2和底座盖7之间,一端设有可穿过通孔2-1的卡牙3-1,另一端铰接在扣头底座2上并与扣头底座2形成夹缝;按压部件4,包括尖状侧臂4-1、按键4-2和定位侧壁4-3,活动设置在夹缝间,通过按压将侧臂4-1穿入夹缝,使夹缝张大,控制卡牙3-1缩回通孔;第一弹性件5,压缩设置在卡牙3-1部件与底座盖7之间,使夹缝扣合,控制卡牙3-1探出通孔2-1;第二弹性件6,设置在按压部件4与固定顶块2-2间,使按压部件4回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件5是圆盘弹簧或锥形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弹性件6是圆柱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侧臂4-3与尖状侧壁4-1之间形成方便固定第二弹性件6的槽,定位侧壁4-3预设按键4-2的按压深度。

优选的,所述的按键4-2不露于扣头底座2。

优选的,所述的卡牙部件3通过水平轴铰接在扣头底座2上。

在使用时,皮带穿过扣头底座上2和扣头面1之间,卡牙3-1探出通孔2-1卡住皮带上的卡槽,将皮带扣紧,当需要调节腰围时,按住按键4-2,使得卡牙3-1缩回通孔2-1,与卡槽脱离,继而可以拉紧或放松皮带,调节合适后松开按键4-2,卡牙3-1弹回原位卡紧皮带。定位侧臂4-3顶住固定顶2-2块防止按键4-2按的太深入造成不易弹回的情况。

所述的按压自动扣结构简单重量轻,由于同时设有两个弹性件提供足够的回弹力,使得自动卡带效果佳不易松扣,平齐扣头底座2边沿设计的按键4-2不会造成外露扳手钩挂衣物的情况影响使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和替换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